首頁>汽車>

標準解析:

交強險進行了保額升級,老款標準總額度為11萬,新標準升級到總額20萬。

交強險額度的提升給了很多新手汽車使用者幻想,只要謹慎小心的駕駛汽車,20萬保額總算是勉強夠用了吧。然而新標準仍舊不夠用,因為“總”和“分類保障”是有區別的,標準如下。

財產損失保額2000醫療費用保額18000死亡傷殘保額18萬

所謂的財產損失包括很多類目(前提為責任交通事故·佔全責或主責):對方車輛損失,車內財物損失,道路設施損失等等。佔責的交通事故只要程度稍大,或者第三方車輛的價值偏高,2k標準當然是杯水車薪;而單方交通事故中如果損壞了道路護欄,知道成本有多高嗎?

綜上所述,交強險新標準仍只有「最低保障」的程度,想要低風險的駕駛汽車,商業車險作為補充仍舊非常重要。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險種都有價值,比如盜搶險、劃痕險、自燃險、涉水險的意義都很小,只要能保證停放車輛的場地足夠穩妥,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車輛,這些問題出現的機率都會很低。

至於有用的險種仍舊為基礎三項,需要提前瞭解的是“不計免賠”;該險種不能單獨投保,屬於主要險種的附加險。概念可理解為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行為本身是佔有責任的,保險公司可以因其佔責而最高免賠總額度的30%;但是假如不計免賠後則可以獲得全賠還,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保險公司為重複收費找個由頭的險種)

核心險種:

【第三方責任險】(簡稱三者險)非常重要,其功能與交強險完全相同但又有所不同。相同之處是都用於責任交通事故賠償對方(不保障己方車輛與駕乘人員),不同之處在於總額度可以用於多種場景的全額賠付。

比如把對方的勞斯萊斯賓利或者邁巴赫撞出100萬的車損,三者險額度為100萬就能全部使用;同理如碰撞到行人而產生與保額相同額度的費用,理論上也能夠全額賠償。

(涉及醫療費用的賠付存在免賠類目,指不在報銷大綱內的檢測專案與藥品;所以三者險額度建議留有冗餘,100/150/200萬是建議標準)

【車損險】同樣重要,其功能是在責任事故中出現車輛損壞或報廢,保險公司會以車損險為基礎進行全額賠償,或者是按照車輛投保評估價值賠償報廢車款。

同時各類自然因素導致的車損或報廢也在賠償範圍內(地震除外·國際標準),所以涉水險都顯得不重要了。假設車輛泡水或涉水時熄火而損壞,只要不強行或重複啟動的發動機,維修費用則會在保障範圍內。只有交強加三者保障的只是對方的損失,加上車損險才能保護自己的愛車。

【座位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可視車型與車況決定是否投保。該險種概念與車損險相同,也許叫做“人·損險”更容易理解;也就是在責任事故且對方無責的前提下,己方車輛乘員出現問題後,可以按照投保額度進行賠償。(車損險定額·按二手車價值評估費用)

如果駕駛的車輛被動安全保護水平過差,主動安全配置基本沒有的話(比如麵包車),加上這一險種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司機的風險。反之如車輛配置非常豐富,除頭部氣簾以外還有膝部氣囊甚至安全帶氣囊,再加上主動剎車或自適應巡航系統,這些車就沒有什麼投保座位險的必要性了。

最後說明:附加險種裡有兩項比較重要。

無第三方特約險附加裝置損失險

第一項險種的費用只是幾十元,功能是在車輛被碰撞損傷後,即使找不到肇事車輛或人員也可以獲得全賠,這是為數不多的、有價值的附加險。

第二項險種適合改加裝裝置比較多的汽車,如果設計電路改裝比較多的話,最好是加上該險種與自燃險,因為電路改裝總是存在隱患的。關於車險投保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如何投保可以綜合車型、滿載頻率以及用車環境(短途代步/長途通勤)來決定。

天和MCN授權釋出

9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大塊頭的對決-「途昂&探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