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純電平臺、 OTA 以及輔助駕駛成為衡量一款新能源車優秀的標準。似乎做不到這些功能的新能源汽車,只看引數表,都可以在摸都沒摸過的情況下,直截了當地說「它不行」,我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隨波逐流。

在接到 e-tron 試駕通知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糾結的,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大眾奧迪「美容圈」的 R20 車主,曾經被一臺改了三階百公里加速 2.7 秒的 S3 死死拿捏。奧迪也曾是我的熱愛,我怕我的熱愛會變成「什麼玩意兒」

在試駕 e-tron 前一個寂靜的凌晨,我陷入了深思,什麼樣的使用者會從錢包掏出 70-80 萬元的軟妹幣,買一臺奧迪電動車。我試圖尋找答案,拼命得想多瞭解一些 e-tron,但終究無功而返,直到我莫名得找到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張圖。

瞬間,我的內心從糾結到了「期待」

我用 e-tron 佔了兩個車位

「就很奧迪」,是我對 e-tron 的第一印象。車頭保留的中網中間部分,會根據電池溫度自動開啟或關閉是一大不同點。關於外觀,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坐到 e-tron 的車內,其實我有點陌生,陌生到差點不知道怎麼掛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關注新勢力的發展,沒有去關注奧迪了,竟然不知道原來奧迪內飾設計早已換代。說實話,如此科技,很不傳統。

我還陷在什麼樣的人會買 e-tron 的問題裡,為了尋找這一答案。我駕車前往陽澄湖,我把 e-tron 停在了湖邊一個車流量較大的露天停車場。為了吸引眼球,我還特地佔了兩個車位。

第二個來搭訕的也是大概 30 歲左右的賓士 C 200 車主,「這是純電動的奧迪嗎,續航有多少」連續的兩個問題,展現了他濃厚的興趣。在知道指導價在 69.28 萬元起後,一句「太貴了」結束我與他萍水相逢的緣分。

第三個來偶遇的路人,我跟他聊了比較久。他是一位大概 45 至 50 歲之間的大叔,「小夥子,這個車有空氣懸掛嗎」,光聽這問題,我就知道這大叔不一般,果然我遇到了一位大眾途銳以及賓士 V class 的車主。據他介紹,賓士 V 級主要是公司商務用,途銳是自己開,但車齡已經 8 年了,所以有換購的想法,之前也瞭解過一些純電動車,但沒有合適的。「我就想花跟途銳差不多的錢,買臺跟途銳差不多舒服的車,但總不能再買一臺途銳吧」透露出他的無奈。

我用 e-tron 教育了 C 63

突然,我對 e-tron 使用者有了一個大概的畫面,「這也許是一臺給奧迪 A8L 以及大眾輝騰車主們,自己開的一臺車」。基於 e-tron 的售價,我嘗試著把自己帶入同等消費能力的使用者情境中。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把 e-tron 帶到限速 120 公里的高速上,

舒適模式下,e-tron 加速踏板前段的非常沉穩,並不像一些電動車,低速比較竄。奧迪的工程師很明白一臺豪華車在加速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表現,「我一身價八位數的人,可不喜歡在這車上有莫名的推背感」。 同時,e-tron 優秀的 NVH 表現,完美詮釋了一臺豪華車應該具備的素養,絲毫不影響我在車上跟客戶談妥一個「小目標」的專案。

跟著潮流,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也在往電氣化發展,多片離合器正在蠶食託森的市場。作為一個把託森搬運到 R20 上的人來說,雖然我為此感到惋惜,但電氣化取代機械化的過程是無法阻擋的。

正常情況下奧迪 e-tron 是依靠後軸電機驅動, 但在感應到車輪失去附著力後,四驅系統 可以實現任意單獨車輪 0-100% 扭矩分配,也就是即便三個車輪都失去了附著力,這套系統可以把 664 牛米的扭矩全部釋放一個有附著力的輪胎上,使得這臺重達 2.6 噸大胖子,就可以完成自救。

突然我想起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作為大佬的我,日常的行程安排就比較急促,我需要一臺車能夠快速帶我去目的地。

為了驗證這一功能,我開啟了奧迪動態模式,空氣懸掛降低車身且激活了 Boost 模式。為了試驗的趣味性,我喊上了朋友的賓士 C 63,來做個簡單的一個紅綠燈起步。

全油門起步的那一刻,我就聽到隔壁來自賓士輪胎打滑後不服的嘶吼,而四驅狀態下的 e-tron 則穩步衝出,奪得了領先。「5.7 秒 KO 4 秒,四驅 KO 後驅」,車廂裡我放肆地大笑,好在奧迪的工程師早就知道大佬都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隱私,雙層隔音的玻璃,讓這個小秘密只留在車內

當然,不要誤會,沒其他意思。大馬力後驅車全油門起步的打滑以及前驅車的扭矩轉向,在我們這些非專業車手操作下很常見,紅綠燈路口跑不過四驅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把賽道拉長,那結果肯定顛倒。

我用 e-tron 明白了個道理

經過幾天體驗,在我眼裡 e-tron 不僅是一臺豪華感十足,而且同時兼顧運動性。

隔音表現也好得不可思議,空氣懸掛的調教,也絕對是百萬級別車型的水平。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奧迪對於 e-tron 花了很多心血去打磨,同時還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內,e-tron 的機械素質以及駕駛質感絕對是排名前列的。

那麼問題來了,那為什麼會被一些媒體所不認可呢?

這又讓陷入了深思,為什麼當初我願意花更高的價格去買一臺 5 秒的高爾夫 R,而不是去買一臺同為 5 秒、便宜得多且車機更智慧的比亞迪秦呢? 0.01 秒後,我想明白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更好的機械素質才是衡量一臺車優秀與否的標準」

同樣的思維放在今天,也是一樣。現在的大環境都在盯著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以及智慧化的發展程序,對最基礎的車輛本身的調教卻抱著非常寬容的心態。

雖然現階段,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補能體系以及智慧化發展是新能源汽車的重頭戲。但長此以往,太多的目光放在這個領域,只會讓品牌方、廠商都覺得機械素質的調教差一些也沒問題,畢竟媒體和消費市場都不重視這塊。

時代的發展已經讓大排量 NA 發動機瀕臨退出歷史舞臺,大 V8 也變得越來越奢侈,沒人能阻擋新能源浪潮的撲來。但有得就有失,作為汽車的熱愛者、駕駛樂趣的擁護者,我們貪心的希望,失去的東西儘量少一點。

傳統豪華車企,大多都有自己的圖騰車型,例如奧迪 A8 W12、R8 V10 等,且營銷也是自上而下。新勢力中有圖騰車型的,也就蔚來和特斯拉兩家,自上而下的營銷模式,也相對比較成功。但不一樣的是,特斯拉與蔚來的圖騰車型,「那真的是掛在家裡的圖騰」。

作為特斯拉、蔚來以及前 R20 車主,我知道新勢力的好處,但我也知道新勢力的不足。

現在的市場環境,鼓吹汽車從硬體定義到軟體定義的風氣太盛,讓本來就屬於小部分汽車發燒友所倡導機械素質的聲音越來越輕,而我要為這部分使用者「帶鹽」。

13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三款明年國產!賓士將推六款全新電動車型,2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