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儘管不少網際網路打工人並不喜歡996,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法擺脫996束縛的職場人比比皆是,工作強度大幾乎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為此賠上自己寶貴的生命,令人唏噓不已。

這不,這個12月,接連發生兩起網際網路打工人猝死的噩耗,令人惋惜不已。一是12月4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歲員工在年終誓師動員大會期間猝死,家屬稱,法醫鑑定為過勞死,但公司不主動協商、逃避責任,“他一人被安排兩個崗位,早出晚歸,特別是雙11期間沒有休息,他說很累。”

二是12月9日,商湯科技一名47歲員工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該員工從健身房出來後,暈倒在門外的沙發椅上,約半個小時後才被同事發現,120人員到場檢視後宣佈該員工已離世。該員工於今年2月18日加入商湯科技,擔任業務系統開發經理,逝世時入職還不到1年。

知乎博主“糯米糰”分析,一般來說,運動是猝死的誘因,但是究其本質,還是運動人員自身就患有某種疾病,這種疾病最有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換言之,運動有利於健康不假,但有一個前提,即個人身體狀態不錯,如果你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性失眠,那最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運動,劇烈運動不一定是好事。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商湯科技該員工日常工作並不輕鬆,平時沒少加班。不知你發現了沒,這兩起悲劇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均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身心俱疲。扎心的是,累到無以復加,感覺身體被掏空,幾乎是大多數網際網路打工人的日常狀態,早已形成常態化。

隨之而來的是時不時傳出猝死的壞訊息,上至高管下至基層員工,既有40歲以上的中年人,也有參加工作短短几年的年輕人。比如,4年前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離世,5年前騰訊遊戲一員工在與妻子散步時猝死。網際網路行業過勞死現象頻發,給公司高層和全體員工敲響了警鐘,反思和改變勢在必行。

對於公司高層來說,網際網路行業競爭激烈,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必須全力以赴,時刻繃緊這根弦,不能有一絲鬆懈和怠慢,只能全員All in,導致員工無法有效兼顧工作與生活、家庭,甚至落下各種大病小情,靠犧牲員工健康來換取發展利益,這樣真的好嗎?

與其讓員工無休止地加班,不如想方設法提升工作效率,透過調整組織架構、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彙報等手段,讓組織充滿活力,而員工自身也應自律,少摸魚多幹實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記住,結果比形式更重要,讓員工在上班時間幹勁十足,比把工作拖到加班完成、假裝很努力更切實有效。

對於全體員工來說,經常加班甚至熬夜加班,往往自己不能左右,只有服從的命,但能做的是改變自己。一個扎心的事實是,我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別以為猝死只侷限於中老年人,其實不然,猝死現象正呈現年輕化趨勢。猝死一方面是因為患者有基礎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正確造成的。

“年輕人猝死一般是因為生活方式不潔,喜歡菸酒、暴飲暴食、熬夜,生活壓力大,工作方式比較緊張。”專家指出,年輕人從生活習慣、情緒方面作調整,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體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發生機率。言下之意是,身體是自己的,長時間加班、應酬不可取,再忙再累也要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合,不要再透支生命。

儘管猝死來得悄無聲息,但回過頭來思考,熬夜、加班、酗酒、暴飲暴食、抑鬱......那些不經意的行為是否正一步步醞釀著悲劇?確實如此,一瞬間結束的生命,其實與人們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有關,但好訊息是,猝死並非“猝不及防”,比如定期身體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誠然,網際網路行業競爭壓力促使廣大打工人長期保持高負荷運轉,但切記在努力工作的同時照顧好自己,善待自己,珍惜身體、加強鍛鍊、少熬夜、釋放壓力和戒菸戒酒,才能避免悲劇重演,於個人、公司、家人、社會才是真正的福報。

眾所周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樸實的道理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不要等到身體“報警”甚至出事,才意識到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到時候可能為時晚矣。年底了,我呼籲,網際網路打工人儘量少熬夜加班,希望每個追夢人都能一直健健康康的,過勞死的悲劇就此徹底打住。

25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如何在COVID-19期間找到安全盲區:思考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