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封面圖|《墨攻》劇照

問:馮叔,過去這一年,我所在的公司出現了一些問題,與此同時,我感覺自己也處在了一個發展的瓶頸期,比如說公司一直在裁員,也不知道會不會裁到我頭上?萬一被裁,我還有房貸的壓力。想未雨綢繆去找工作,又感覺找不到更好的。想回老家的城市發展,又擔心之前的積累清零。有些糾結。您能不能給點建議?

馮叔:不管是等待被裁員,還是想找工作又沒有行動,這都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我覺得,首先你要把被動的人生變成主動的人生,把被選擇、消極等待的態度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主動去選擇你要做的事情。

我們常說「把喪事當喜事辦」,或者說「化危為機」,要在困難的時候去尋找機會。任何時候,只要你的生活態度,你對人生、對公司的看法比較積極,你永遠都有路。

比如說,房貸壓力大,又突然沒工作了,收入減少,供房有困難,這是一個被動的問題。怎麼把這件事變成主動的選擇?

也許你是在一線城市,那是不是可以考慮到外地,就像你說的回老家的城市發展。沒準換到一個二三線城市,房子還可以變得更大一些。在一線城市,你可能是在一箇中等公司工作,到了二三線城市,甚至能去一些更大的公司。現在二三線城市也有很多好企業。而你在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人脈,還能成為新工作的一種優勢。公司要派人去北京出差,首先就會想到你,因為你人頭熟。

我們公司就有這樣的員工。她在北京待了好多年,但是綜合考慮了氣候、孩子教育等因素,跟愛人一商量,帶著孩子,舉家搬到杭州去了。搬過去之後,房子多了一間,兩居變三居,開的車也上了一個檔次,20 萬的車子換成了 40 萬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正好我們在那邊也有專案,她就管那邊的專案。

這就是一個主動的選擇。很多時候,換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化被動為主動,一下子就盤活了很多事情。

但是,如果你很消極,坐困愁城,坐以待斃,然後怨天尤人,這時候,即使你面前有十條路,你也看不見。

《英雄》|坐困愁城時,要主動求變

第二,遇到問題,出現所謂的瓶頸期時,要多與高人談。主動地與一些能夠告訴你方法,指引你走路的人去交談。

我十幾歲的時候,一位老師告訴我,「你得追求進步。」我問老師,「怎麼樣才能進步?」老師說,「你得跟你周圍在進步的人一起。」之後我就知道了,我要永遠和我這一代人中最優秀的人在一起。我跟著他們走,哪怕我比他們差,他們是一流,我是二三流,那我也算不錯。

所以,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就做了一件事:學先進。當時我們認識的好多人,都是我主動去找,然後才認識的。比如王石。當時我們找到他那兒,談了一下午,他不停地告訴我們要學好,公司應該怎麼做,應該如何杜絕各種亂七八糟的事。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他跟我們說要正視合作當中的利益基礎,「你們光有理想不行,一定要有共同的經濟上的利益連線,否則將來會吵架」。

當時我和功權覺得王石說的確實都挺有道理,但是又有點不服氣。我們覺得我們幾個一起創業都是為了理想,不可能吵架。就像新婚的夫婦都不認為自己會離婚,實際上有的很快就會變成前妻、前夫,都有會變的那一天。王石知道會變,所以他告訴我們後邊會經歷什麼。

跟王石談了以後,大概有三四年,我們沒有聯絡。結果我們真的遇到了一點困難,合夥人之間吵架、鬧彆扭、要分家。我想起王石說的話,就打電話約他。他樂了,說,「看,我果然說中了吧?」然後我們倆聊了一下午,從那以後我就經常向他請教。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這樣一種學習。

《POI》|學習先進,然後成為先進

第三,讀點書。除去那些工具類的書籍以外,我覺得最主要的就兩類書。

第一類是講大的歷史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能夠幫你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來判斷未來發展的大格局,建立你的大視野的書。比如《道德經》。看《道德經》就像在嚼老甘蔗,越往下嚼越有味,老子講了很多世界上相反相成的道理,弱與強的轉換、無為和有為之間的關係。還比如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像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和《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等等。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這些書都對我多少有過一些影響。

另外一類是能夠幫助我們看透人性的書。比如我經常向人推薦培根的《論人生》。這本書有大概 50 多篇小短文,哲學散文。因為培根這個人本身就很複雜,你可以說他是個科學家,是個哲學家,也可以說他是個卑鄙小人,是個壞人。所以他講人生體會,論狡猾、論逆境、論真理、論死亡、論女人……他對人性的看法就跟那些所謂的君子不同,看得更為透徹。

當然,還有很多講透人性的書,以及電影,甚至聽人講故事都行,總之要把人性搞懂。

也就是說,當你處在瓶頸期或者說是困境的時候,首先要有主動求變的人生態度,然後積極去行動,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多讀書,多向高人請教。這樣的話,你就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也有更大的機會讓人生變得開闊起來。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營銷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