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在這個講究效率的快節奏社會,作為上班族的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除了日常安排外,有時還要面臨加班返工等額外工作。不少網友表示“天氣越冷越不想上班”,“每天早上起床都好難”,甚至出現了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慾不振、周身痠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表示說想回到古代,過上“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慢節奏生活。在古代當上班族真的是悠哉遊哉吃飽喝足工資就到手嗎?其實,古代的上班族們並不比我們好多少。

  上班這個詞,並不是在現代才出現的,它至少在唐朝就有了,全稱為“上朝班”。宰相去工作為“上朝”,其他閣員沒有資格上朝,就叫“上班”。

  而且,古代只有公務員才有“工作”,就是隻有在朝堂任職的才叫上班,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自由職業者或者奴隸。由此可知,想要在古代當上“上班族”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呢!

  古代上班族的日常

  當代上班族早上的上班時間一般是9點左右,對於不少熬夜黨來說仍然十分具有挑戰性。不過你知道嗎?古代的官員上班時間比現在早得多,講究雞鳴即起,天還沒亮就要去參加朝會了。

  眾所周知,公雞打鳴的時間一般為早上五點,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卯時(上午5-7點)。與此同時,官員們上朝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點人數,也就是說在古代上班也要打卡!它還有個十分貼切的名字,叫做“點卯”

  早上五點上班,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的時代,算上洗漱和吃飯的時間,基本上三四點就得起床,披星戴月地趕到殿前上朝。上午朝會的時間,根據議程多少有長有短,一般多在上午七點開始到九點結束。

  除了上午天不亮就要上班之外,古代上班族下午下班比現在還要遲,大約是酉時(下午5-7點),差不多是下午六點。而且,在當時無故曠工或者是遲到可不僅僅是像我們今天扣點工資和扣獎金那麼簡單了的。凡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或朝班失儀,都屬於違紀,歷代處罰起來都很嚴,是要被打板子和坐大牢的!

11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不栽培無人可用,栽培下屬又害怕被其取代?看看曹操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