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網貼,有個26歲的小夥尋求網友的建議,說:
自己現在在某中型網際網路公司當程式設計師,做到了中層管理,稅前月薪三萬。
公司前景也不錯,行業排名一直在上升,自己感覺這是一份挺有前途的工作。
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忙,單休,經常出差。
小夥的老婆,孃家親戚都是某大型國企的。
自從結婚之後,老婆就不斷的慫恿他,希望他從私企辭職,
按照他的技術能力和職業水平,可以很順利地在那家國企找到工作。
老婆說:
“你來我們公司,在資訊化部門找個活。
平時就是給同事裝裝軟體,處理一下電腦方面的問題。
又輕鬆,又不用加班,多好啊!”
小夥反駁:
“可是工資才五千多,扣掉五險,到手才三千多!”
的確,在國企的三千和在私企的三萬,差了將近十倍。
但私企就一定比國企好嗎?
第一,工作的穩定性
有一個有趣的說法。
如何判斷你的工作是否穩定?
標準就是:
如果你的領導恨你恨的牙癢癢,但就是沒辦法開除你,那這份工作就是最穩定的工作。
大家想想看,社會上什麼樣的單位符合這個標準呢?
答案可能只有“體制內”。
進了體制或者相對穩定的國企,基本上就保證了你這輩子的鐵飯碗。
除非你自己作死,否則,這份工作就是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
你入職時候的同事,可能一直要搭伴工作到退休,人際關係也非常穩定。
大家不要小看了“人際關係”這個詞的重量。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個人這輩子過的好不好,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圈子。
在私企,尤其是大城市的私企,人際關係都很淡薄。
普通的小員工,說實話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經常跳槽,同事基本上半年一換,誰都指望不上。
而穩定的單位,從入職開始,這個人際關係基本就恆定了,
這就決定了,有些人,只要好好相處,你們肯定能成為彼此的人脈,甚至依靠。
好好經營,都能用得上,這是一筆非常好的財富。如果把“人際關係”的值錢程度也折算成工資,那麼一個穩定的單位,給你帶來的額外收入,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工作的壓力程度
當然,不論國企私企,體制內外,沒有什麼工作是絕對輕鬆的。
只要是認真負責的工作,每個職場人都承擔著各自崗位上的壓力。
但相比較而言,私企的工作壓力顯然更大。
正如第一點所言,國企、編制等工作,只要你拿到了編制,輕易不會被解僱和辭退;
而在私企,只要你業績不佳、表現不好,甚至僅僅是因為跟部門主管關係差,都有可能成為你被掃地出門的理由。
其實多數人出來工作,就為了混碗飯吃,既然工作的目的如此單純,那麼飯碗的結實程度,就成了評判一個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
在私企,雖然工資可能幾萬、幾萬的,但是整天如履薄冰,擔心自己被年輕人取代、被更有能力的人擠下去,這種心理壓力是不可忽視的,也會讓人非常的心累。
而與之相對,在國企或者體制內,就很少有這種心態,整個人活的也更輕鬆一些。
哪怕少賺點,但是可以保證細水長流,對普通人來說,也不失是一種優秀的人生狀態。
第三,看不見的福利
眾所周知,體制內、國企等單位,福利待遇和五險一金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好的,遠遠超過外面的私企。
福利待遇這些事物雖然並不一定體現為金錢,但它也實打實的可以為人的生活帶來莫大的好處。
比方說,有的國企比較大,內部有食堂,飯菜都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出售,職員花幾塊錢,甚至不花錢,就能吃到豐盛的一日三餐。
而私企,除了那幾家知名大公司之外,根本沒有這種待遇,員工上班都要自己買飯或者自己帶飯。
無形中,前者每天至少能省下幾十元的用餐成本,而後者則增加了相同的成本。
我們假設吃相同規格的飯菜,每個月要花一千元。
如果說,前者和後者的工資都是月薪一萬,
那麼前者相當於實際收入一萬一,而後者相當於九千。
而國企私企的區別,顯然不止幾頓飯錢這麼簡單。
比方說五險,國企編制內等單位都是按照上限繳納,而私企則是按最低線去繳納,甚至有些不講究的私企,乾脆不繳納。
像五險這些事物,年輕的時候你可能不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但等到退休年老,你會發現這些東西真的能當錢用。
所以我們職場人挑選工作,一定不要只看工資條,還要學會解讀工作背後的事物。
往往正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才拉開每個人之間的工資差距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小結
網路上有一種說法是,去國企或者考編的,都是貪圖穩定,沒有眼光,就守著一個月薪幾千的破工作準備荒廢餘生的,其實這是一種比較可笑的說法。
每年那麼多人擠破頭想要進國企,說明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
國企或者有編制的工作,是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能拿到的最好的offer。
那些努力進入體制的人其實都是聰明人,只是他們做人比較低調,更懂得細水長流的重要性。
一份普通而穩定的國企工作,可能前面幾年工資的確有點委屈;
但工作除了工資還要看穩定性,因為工作不止十年,而是要工作二十年、三十年來養活自己。
到後期,穩定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說到底,不論國企私企,體制內外,都是個人的不同選擇。
工作之間可能有工資多少之分,但人生的開啟方式並沒有高下之別,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希望同學們都能按照自身意願,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場,收穫滿意的工作和生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