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幾年之後,我越來越謹慎表露自己的善意。
從學生進入職場,有這麼三件事讓我記憶深刻,越來越在工作場合隱藏自己的善意。
也懂得了三個職場人無奈的“規則”。
第一次是畢業第一年,剛到一個單位。因為第一個月非常努力,月總結會上得了部門優秀獎,一共三個人,每人兩百塊。
我想得這個錢不多,索性和大家分享下,於是下班去買了200元的巧克力。
第二天分給同事,大家都挺喜歡,但是下班時候我被領導談話了。
領導也是挺不錯,語重心長的說知道我是想和大家分享,但是想過其他人的感受嗎?
我愣了下說什麼意思?
他說全部門20多個人,就3個人得獎。你立刻把獎金分了給大家買東西。
作為領導,如果他小心眼,會覺得我是在表達看不上這點錢,嫌獎金給少了;
作為沒得獎員工,會覺得我是在炫耀,用施捨的態度給他們買吃的,有的人可能還說閒話;
作為其他兩位得獎的員工,會覺得我的行為把他們弄得不上不下,如果不買東西,別人對比就覺得他們人品不夠好;如果也買東西,變成了模仿我,得不到什麼善意還被強迫花了錢。
甚至以後得獎的員工有了對比,都猶豫自己要不要繼續拿這個錢給大家買東西。最後本來表彰個人的獎也就成了一個全員福利的笑話,甚至因為要費心去買東西都不願意得獎。
所以,我這個善意舉動很可能變得對我不利。
看我懵懂的有點一時接受不了,他又圓場了幾句說知道你是真心想為大家好,這裡面沒有什麼對錯問題,也不見得所有人都這麼想,只是個別低素質的人會讓職場的考慮問題底線拉低。
這是我第一次現實理解了中國古語“子貢贖人”。
第二次是工作幾年了,我去一個公益組織當義工。這個組織是做社群綠色專案的,大概內容就是幫老舊社群改造居住環境,送給居民綠化箱,帶他們種植綠植什麼的。
當時的專案是社群的廚餘垃圾堆肥,組織買了一批發酵箱和種植箱,能讓廚餘垃圾變成有益菌,用來給花草施肥降低家庭的廚餘垃圾數量。
分發的時候合作的居委會選了一些家庭,都是平時會積極種植幫助社群分類垃圾的阿姨,組織他們過來參加培訓,然後每家送一個發酵垃圾箱。
因為分發的箱子都比較大,所以培訓後在社群空場分發,慢慢聚攏了一些路過的其他居民,很多人就問能不能給他們。
我們沒準備那麼多,只能委婉的告訴他們這批數量有限,可以先登記然後參加廚餘垃圾堆肥講座,下次活動再來還會發放的會優先給登記的居民。
人群裡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大媽拿起一個垃圾箱就要走,其他正觀望的也躍躍欲試。
我急忙衝過去從對方手裡把箱子搶了回來,說這個不能隨便自己拿的,是免費發的但都有數,給參加講座的家庭的。
對方爭執了起來,有居民質疑說都是發放,為什麼發給那些人不送他們,居委會的人也幫助協調,最後匆忙結束。
第二天居委會和我們聯絡,說原定的下週公益活動取消吧。昨天有人去街道投訴了,作為業主質疑為什麼有商家進入社群佔用業主公共區域做活動,還說現場聲音太大擾民。
居委會解釋了是公益活動,但也承認現場混亂。考慮到後續可能在居民間造成的矛盾,所以決定取消後續的活動了。
這是我第二次現實的理解一句古語“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次是出國玩,給同事們帶禮物工作後有了假期,所以和家人請了5天假去日本玩。
想到自己出去玩了一週,同事們還在辛苦工作,就給大家在海洋館禮品商店買了禮物。
禮品是在一個玻璃球裡面封存的沙子和貝殼,以及樹脂做的海豚,燈光照射後晚晚上會發光。還買了一些魚片什麼的食品。
日本的禮品店東西很精緻,就是價格不菲,部門每人一個算算不少錢。
假期結束回公司後上班第一天送給每個同事,還告訴他們這是在海洋館買的,給他們看手機裡的影片。
之後有個女同事忽然問你為什麼要去海洋館?給我說楞了。
然後她很認真且嚴肅的講述了海洋動物非常可憐,在海洋館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每個人都不應該去海洋館。
我挺尷尬的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沒敢多說別的,逃跑似的走了。
然後另一個大姐私下問我,說這個玻璃球吸收光線能自己發光?會不會有輻射能給孩子玩嗎?
還有個同事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日本的海產品不安全,建議少吃。大家都默默停手了。
快下班時候,我在單位茶水間的垃圾桶裡看到了一些被扔的禮物,抽了下嘴角,沒去猜誰扔的以及為什麼。
這是我第三次感受到了一句中國俗語“菜好做,客難請”。
總之,現在隨著人越來越“個性”,想讓所有人都滿意越來越難。你送出的善意或許能讓99個人有好感,但只要有一個“較真”的人,就可能讓你後悔還不如不做。
想送可愛孩子一塊糖,要想想萬一他因為這個噎住父母會不會來找你麻煩,算了;
想扶老人過個馬路,想想萬一她路上摔了會不會家屬說你的責任,算了;
小區想解決停車難修車位怕有人投訴佔綠地,給老人們修個電梯怕有人說遮擋採光,算了;
過聖誕掛個彩燈怕有人說是崇拜洋節,傳統節日許願祈福怕有人說是宣傳糟粕文化,算了;
想要挑毛病太容易,願意做事的人越來越少。
學校關閉電梯,防止萬一有個熊孩子玩電梯被門夾了家長來抱怨;
小區禁止所有外賣和共享單車入內,防止居民投訴閒雜人員進出;
未勝先料敗,以備萬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謹言慎行,戒急用忍;成為了職場的首要生存法則。
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成為了不少人職場的行動宗旨。
勇於任事的員工更需要鼓勵與支援,希望這樣的暖心阿姨,能有更多人告訴她感受到了溫暖並回饋熱情,而不是冷眼旁觀與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