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為什麼是個打工的?
先生是一傢俬人企業的職員,每天早早上班,晚上很晚才回來,有時候加班太晚甚至就不回來,在公司宿舍住。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除了完成自己該做的事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爸爸回來。
有一次,先生加班到晚上十點,孩子等不到爸爸,便打電話詢問。先生解釋:“因為老闆佈置的任務還沒完成,所以不能回來。”孩子說:“你又說話不算話,說好今晚陪我一起睡的!”
先生直言:“我們都得聽老闆的,必須完成工作才能走,不然要扣工資。”孩子大聲說:“同學的爸爸是老闆,每天都很早回家,還掙很多錢!爸爸,你為什麼不是老闆?”
先生一時語塞,不知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讓孩子跟爸爸道晚安,然後把電話掛了。安頓他們睡了以後,我躺在床上反覆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不是老闆?”我們該怎麼回答孩子呢?
相信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情況,當涉世未深、不明事理的孩子問你:
媽媽,別的同學媽媽都是醫生、老師和領導,而你只是個服務員?
爸爸,我們家很窮嗎?同學的爸爸天天穿名牌,開豪車,而你卻只是個打工的?
……
這個時候,家長多少有些尷尬,那麼面對孩子的疑問,我們該持以什麼態度,又如何作答呢?
不要在孩子面前賣慘、裝窮,給孩子施以無形的壓力有些家長遇到這類問題,會順口接過話來:“都是為了掙錢養你呀,我才要每天這麼累!”,甚至會說:“我沒能力、沒文化,只能做這樣的工作,你可別學我!”或者“家裡窮,沒辦法,就指望著你將來有出息了。”
話出自孩子最信任、最有安全感的父親口裡,原想著是激勵孩子,卻不曾想這會讓孩子有多失望,也許從此一顆名為“自卑”的種子,便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了。
也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職業,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任何一種職業都值得被尊重。我們可以對孩子說:這是爸爸的工作,雖掙得不多,但足夠我們生活,在能力範圍內,我們給你都是最適合最需要的。只要你肯努力,將來就會擁有更好的!
你對自己職業的認可和尊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前段時間,一個五歲男孩,放學後幫父母送外賣,被全網盛讚。我們從孩子天真的笑臉中能看出,他並沒有因父母是外賣員而感到自卑,反而用自己稚嫩的雙手為父母幫忙解憂,並因此感到快樂自豪!
在孩子的眼中,職業沒有太多的意義和區別,但是你和周圍人的對於所從事職業的態度,卻能讓孩子感受到職業高低的差別。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自己的職業,如果我們本身熱愛自己的職業,對生活充滿希望,最終孩子也能感受得到,從而變得坦然並且自信。
你努力工作的樣子,讓孩子懂得感恩一個留守的女孩,以傲人的成績考上了北大考古系,其父母都是農民工。儘管父母對於孩子充滿了愧疚,但孩子心中卻全是感恩,她覺得父母一直很辛苦,為了家庭以及她的學業付出很多。
物質的富裕並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光鮮的職業也不一定能夠換取孩子對父母的認同。再好的物質基礎也無法保證教育的成功。只有努力生活,用心經營,生活才會回饋於你,你所做的一切才能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在這種力量的作用下,不管打工也好、跑外賣也罷,他始終都會以你為榮,感恩並且深愛著你,因為你一直都在努力想給予他最好的一切!
說在最後歸結起來,當孩子對你的職業提出質疑時,不妨開誠佈公地跟他談一次,讓他認識到,職業不僅僅是掙錢的目的,你對於職業的態度,對於生活有理想、有追求的樣子,是孩子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待孩子長大明白事理的那一天,他一定能夠在你的影響下,成就一個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