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近些年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收入水平雖然提高了,老百姓卻抱怨沒剩錢。這一點也是令人比較疑惑的地方,一方面是企業抱怨不賺錢,另一方面老百姓也抱怨沒剩錢。對此自然有人好奇,社會中的錢都流向哪裡了呢?

就像以前大家都認為進廠上班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很多人“搶著”想要進廠上班,而現在願意進廠上班的年輕人寥寥無幾,很多人甚至認為沒能力才會進廠上班。即便每個月的工資比不少白領都要高,也依舊吸引不到年輕人。

就在大家每天都在努力賺錢的時候,每個月口袋卻沒有什麼盈餘,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每個月都負債累累。實際上社會上的財富確實不少,但是大部分財富只流向了少部分人的口袋。絕大部分人每個月掙的工資,也只夠維持自己基本生活。

如果從房子分配來看,其實就可以明白了。前些年靠拆遷暴富的不在少數,有些人只要家裡老房寫上“拆”這個字,立馬就躋身有錢人行列了,手裡光是房子就買了好幾套。而普通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也只夠買上一套自己的房子,甚至還需要一大家子共同償還房貸。

對於這點其實企業家曹德旺曾經也透露過資金“去向”,在他看來國內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僅2億人。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之多的國家,相當於12億人都是沒有消費能力的。而12億人的錢都被2億人“拿走了”,自然也就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消費了。

明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肉眼可見的提升了,消費能力卻變弱,其實和以下這2點也是有關的。

高房價

這一點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猜到,在高房價的背景下,大部分家庭早就已經“入不敷出”了。光是家庭負債總額,就達到幾十萬億之高了,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房貸造成的。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即便收入再高,每個月也要拿出一部分償還房貸,並且這一情況要持續幾十年的時間。

換句話來說,只要選擇將錢花在房子上,也就意味著不會有多餘的資金去消費了。網購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盛行,一方面是因為便利,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價格優勢。老百姓拋棄質量有保證的實體店,選擇價格便宜的電商平臺,其實也證明了手頭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消費。

生活成本太高

除了房價之外,生活各方面的成本也在增加。即便暫時不買房的人群,可能也要面臨租房這方面的困擾。還有做生意的,現在房租有多貴相信已經不用多說了。不少實體店撐不下去關門倒閉,其實就是因為房租太貴,成本太高了。

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要麼就努力提升自己的薪資水平,要麼就指望房價能夠有所降低。目前看來,還是踏實工作提升自己的實力更加靠譜一些。

8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3類人,最容易得頸椎病?看看有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