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上週,我和一個做HR的朋友聊天時,他和我談論到職場中的一種迷惑現象——那些經常把辭職掛在嘴邊的人,公司的員工換了三四撥,這個人還是沒有走;而平常那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的人,有一天會毫無徵兆地提出離職。

其實這種反向操作在職場中十分常見。畢竟沉默寡言的人都在悶聲做大事,而那些口嫌體正直的人只是口嗨怪,過過嘴癮罷了。

就像減肥,我認識很多人,他們每天都會立下減肥X斤的flag,但是也是真的每天都在吃吃吃……

以上行為,都具有濃烈且色彩斑斕的幻想主義色差,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無比誠實的實際案例。

更可怕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兩個瞬間,不知不覺地加入其中。

一、為什麼我們總是言不由衷?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容易做的。通勤時間長,同事難相處,公司環境差,領導事太多,薪水配不上能力,工資禁不住消費……

最終讓你忍氣吞聲,繼續默默堅持的原因,不是別的,只是因為貧窮;在這個米珠薪桂的城市,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對於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它是我們基本生活的保障,更能給我們帶來一份充足的安全感。

況且,換一份工作真的容易嗎?下一個公司會不會加班更多?下一個領導會不會脾氣更火爆?工資會比現在高嗎?當我們盤算著辭職的時候,這些顧慮都會一一閃現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最後,當我們發現換一份工作遠比我們預估的付出的代價要高很多時,我們只能暫時收手,迴歸到原有的生活軌道上去。

可以說,高喊辭職是對現實世界不滿的吶喊,而繼續工作不過是對殘酷的現實的妥協。

但我們並不比為此感到羞愧,想來人儘可悲,職場一途,本就是賣血肉耗壽數換五斗米果腹的辛苦行當,世人皆如此。

二、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崩潰自由?

我在一個職場論壇上看到相關話題的一個帖子,很多人都對把辭職掛在嘴邊卻呆得最久的人大加批判:

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練假把式,別光說啊,有本事真辭!天天鬼哭狼嚎的,一點行動都沒有,活該當一輩子社畜……

這些人理直氣壯地對你進行道德綁架,認為只要你說了,就應該去做,不做就是慫包、廢物,就應該被嘲笑。可他們有一點卻忘了,我們所傳達的只是一種情緒,本就不應該牽扯出什麼誠信問題、契約精神,更不應該上升到這麼高的價值觀念上。

因為其實我們每天付出比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更多的,是情緒勞動:

熬夜到凌晨四點,改了12版設計稿,客戶依然不滿意,自己只能打起精神重新做;

同事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copy你的方案說是自己做的,你還不能光明正大地拆穿他,生怕給人落個小心眼的標籤;

失戀了,也不敢在公司表現得太過悲傷,只能回家自己一個人消化所有負面的情緒……

總之,我們在公司會隱藏自己消極的情緒,把所有的煩惱和心事都擠壓在心底。

我們只能透過一些言語上的“任性"來舒緩自己的壓力,比如嘴上喊辭職。

進入職場後,太多人告訴我們要學會情緒管理,保持自己的專業形象,但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管理。

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所承受的苦難、挫折、焦慮、悲傷、不安都無法排除和釋放的話,那我們遲早會被情緒這根稻草壓垮。

三、如何進行情緒管理?

1.面對和感受你的情緒

絕大多數的「情緒問題」之所以會是個「問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人們對於自身情緒的阻抗。

也就是說,情緒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情緒,而是在於阻抗。

因為阻抗導致你沒有去面對真正的問題,所以問題就遲遲不能被解決。

於是你的情緒就會一直不停的提醒你,你的情緒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你的焦慮,不安,憤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抑制。

所以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在於面對,理解,和接受你的情緒。你要去感知你在憤怒什麼?是什麼令你悲傷?到底你的不安來自哪裡?

所以一旦你接受情緒,情緒也就不存在了。

2.分析情緒

我們要分析自己究竟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哪一個人或事,令你產生了怎樣的想法和感覺。

比如,你的同事在對比你和另一個設計師設計的兩版海報後,覺得另一個設計師設計的海報更符合這次活動的主題風格,你內心或許就會犯嘀咕,覺得他在內涵你的設計水平比較差。

但更有可能,你的同事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吹捧誰拉踩誰的意思,但因為你內心比較敏感,錯誤解讀了他說的話。

所以唯有分析清楚你的情緒產生的原因,你才能夠真正的去解決問題。

3.理性思考

情緒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能夠讓你用理性去思考問題。

不管你的理性思維是否足夠,不管你的思考是否正確,不管你最後有沒有將問題處理好,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夠學會在情緒激動時切斷情緒對你決策系統的影響許可權,你能夠學會不管在什麼負面情緒下,你的行動和選擇都是由理性思維所做出的;你能夠意識到情緒的波動和理智的決斷在本質上是兩回事;這才是情緒管理的真正目的。

另外,情緒可消耗,也可以補充,比如去運動、去旅遊、去吃一頓好的、去和朋友們傾訴一下,將心理和工作分開,你就會很快調整回正常狀態。

我們身在職場,面對每天要處理的繁雜瑣碎的工作,每個人都有1000次想離職,又有1001次忍住的時刻,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工作,但我們都在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所以對自己不必太過苛求,把情緒當做我們正常的權利和自由就好。

15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做一個溝通高手(11):怎樣輔導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