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90後,今年是他進入公司的第四年。
到了年底績效考核,每個部門都有攤派的比例,年終績效靠前的前30%,自然沒有他的份,因為確實有表現努力的老員工。
但他沒想到自己居然得了D,也就是合格中倒數的10%,而部門內休了9個月產假的女同事卻得了C。
有什麼理由嗎?
領導說,她去年已經拿過D了,為了權衡,今年只能把D給別人了。
小丁的胸口彷彿被巨石砸了一下,接著胸腔湧起一股無名之火。
“部門內有10幾個人,為什麼要輪到我?”
“平日遇上各種雜活,沒人願意去做,去做的又是我。”
這一年來的各種片段湧向小丁。
記得年中那段時間,有好幾項核算要從其他部門要資料,明明是小誠的工作,但因為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小主管,遇到要資料和協調的事情就讓小丁去做。
小丁自己手上的工作就不少,還要肩負別人的工作。
遇上週末緊急統計資料,別的同事都以有家人要照顧,週末在家處理工作不方便,領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領導開口,哪有不執行的道理,小丁經常莫名其妙地加班。
就這樣,領導年底居然還能把D給到他。
小丁怎麼也想不明白,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覺得自己都要抑鬱了。
為什麼自己做了這麼多活,卻有種吃力不討好的嫌疑?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把這些工作都給推掉?
小丁感覺糟透了,於是找了個傍晚,我們好好地聊了一下。
小丁的情況肯定在職場中挺常見的。
忙得腳不著地,但功勞卻是屬於別人的;加班加點,卻很少得到肯定;領導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裡面出了什麼問題?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小丁沒有搞清楚公司的職位要求。對於國企來說,個人績效和規章制度可能沒有那麼重要,領導更為注重的隱性規則。
領導說的可能是顧及人情,兼顧公平,但你會發現,總有那麼一些人,工作看起來毫不費力,功勞和成果都聚集在那幾個人身上。所謂的公平,可能只是一種障眼法。
那怎樣才能在國企裡把握隱形規則?
親情或者裙帶關係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其實,不管是哪個公司,有親情關係的人總是享有某些特權的,這項投胎技術是沒法選擇或者提升的。但有些事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努力一下。
1 多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聯絡情感。工作場所,雖然說注重業績和工作量,但很多事項因為沒有統一的資料彙總標準,最終衡量的其實還是他人的評價。
對於小丁來說,他可以和部門的前輩多聊聊天,尤其是那些在部門經常得到嘉獎和肯定的前輩。
可以偶爾請同事吃飯聊聊天,談談家長,增加工作之外的聯絡和人際交往。平日裡,向前輩多多請教平時工作中需要多在哪些方面注重學習。
小丁雖然和蠻多同事有接觸,但平時只注重完成手頭的事情,給人的感覺只是公事公辦,是個挺無趣又過於執著的小夥。
只是完成手頭的工作,其實只能是基本合格,想要職場順風順水,人情世故還是不可避免的。
2 拒絕吐槽,注重積極人設的打造在和諸多同事接觸中,小丁似乎花了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同齡的同事吐槽,而不是在工作中汲取提升的動力,或者虛心向有經驗的人請教。
吐槽,看似是很正常的行為,但某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如果經有心人轉述,就可能成為自己職場的絆腳石。偶爾在酒桌上吐槽,都可能讓自己斷送職業生涯,更可況是平時工作間隙的吐槽。吐槽,意味著你在口頭攻擊某位同事,也在為自己樹敵。在職場中,千萬不要得罪任何人,哪怕是掃地阿姨。
吐槽往往傳遞著負面的能量,負面的能量在外遊蕩一圈,最終還是會粘附在自己的身上。吐槽就如同在垃圾堆裡尋慰藉,每回顧一次,只會讓自己重溫一次惡臭。不如淡忘,或者將注意力放在更值得自己回味的事情上。
學會將負面的資訊從自己這裡止住,工作的時候能積極應對。哪怕暫時遭受了不太公正的對待,經過時間的洗禮,金子總會發光的。
3 調整心態,在生活中注重平衡人生其實就是一道坎接著一道坎的。
工作上暫時沒有受到肯定,那又不是人生的終結。
人生中應該還有更為重要的東西,比如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比如給自己找點更為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犒勞自己吃點好吃的。
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你睡不著覺,搭上自己的健康的。現在的你,除了是一個工作者,也是一個公民、一個兒子、一個休閒者。
看看生涯彩虹圖,你是不是需要給自己的其他角色分配一點時間?
保證睡眠,鍛鍊身體,保持精力,才能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
小丁細細想了自己還有這麼多有意義的事情需要做,立馬決定擺脫這件事的影響了。
職場才開始上道,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要因為這件事就影響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