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從“打工人”到“凡爾賽人”再到“乾飯人”,為了緩解疫情之下的職場壓力,我們不斷用自嘲來安慰自己。

然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

大廠007、被KPI綁架的壓力,很多人為了保命,選擇“逃離”網際網路大廠;熱搜話題#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把“35歲職場危機”的隱性歧視推向了高潮;“內卷化”話題甚囂塵上,“過密化”的職場壓力,把前浪拍死在沙灘,後浪拒在“蛋糕”之外。

危機之中,有人被裁員、被降薪,也有人在職場逆勢發展,被優秀企業高薪撈人

那麼,我們如何成為一名“打不垮、錘不爛、炒不熟”的“職場乾飯人”,在2021實現“錦鯉”附體?

1、這 “槽”跳還是不跳?

年底各種聚會紛沓而至,飯桌上話題總離不開“跳槽”二字。

好友Coco就職於一家國營企業,比起整日流連在人才市場苦苦求職的我們,可以說是過得體面又穩定。

酒酣耳熱之際,Coco突然提出了自己明年想跳槽。

在經濟如此不景氣的當下,誰也沒想到向來謹慎、穩重的Coco,竟然動了丟掉“鐵飯碗”的心!就目前這個形勢,多少人垂涎一份穩定工作還來不及呢!

“我現在每天上班的心情就跟上墳似的。我覺得自己的朝氣,都要被國企這股沉悶、無趣的氛圍磨光了。”

除了嫌棄氛圍,Coco還吐槽起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挑戰性,每日都在重複相同的動作,感受不到成就感。

“感覺自己的身體被掏空,這樣的工作不僅浪費時間,更是在消耗我的生命!”

“那前幾年沒疫情的時候,你咋沒想到跳槽這事?”心直口快的我單刀直入道。

“前幾年也不是沒有動這個心,只是每一次想到辭職,心底總歸缺了點底氣。加之身邊人都愛說小姑娘就應該找份穩定的工作,我心一軟,就把這事擱置了。”

Coco嘆了口氣繼續說,“今年經濟遭遇‘黑天鵝’,身邊很多朋友被裁員待業。再看看公司,業務明顯遭遇重創,福利被砍了一半,編制也收緊了。我真怕哪天 ‘被失業’,自己連工作都找不到!”

說完,她把面前的酒一飲而盡。“可是,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跳槽能做什麼?馬上35了,我該怎麼辦?”

2、找對位置比盲目堅守更重要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人的一生需要面臨三大課題:愛、工作、交友

我們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工作共度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質,也讓我們獲得了成就感和價值感。

然而,很多人像Coco一樣,一面抱怨工作讓自己耗盡心力,一面又不知道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在哪裡。

也有很多人,帶著熱情和鬥志投身工作、奮起拼搏,堅持高強度的工作。長期的精神高壓和加班,成為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堅守一份不適合的工作”,亦或延長工作時間,本質上都是在持續一場內耗——在不合適的領域努力發力,最後與想要的目標和結果相去甚遠。

疲憊、壓力、倦怠,讓我們漸漸磨光了自己在職場競爭中的優勢。

成長是需要環境的,找對位置遠比盲目堅守一份工作更加重要。

當我們缺乏對自我優勢的瞭解,很容易在錯誤的方向盲目前進;當我們感受不到自己在職場上的價值,就很容易在一種得過且過的狀態下陷入職場倦怠。

盲目“跳槽”的決策,並不能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只有對自我有更真實、深入的瞭解,我們所做的決策就不會再是受環境影響的產物,一個又一個不靠譜的決定。

3、我們的身心狀況決定了性格

要找到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①性格慢熱的人,做著需要與很多陌生人打交道的銷售工作,苦不堪言;

②不擅長寫作的人,做著需要文采和創意的文字工作,懷疑人生;

或許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恰恰與自己的性格、優勢是相悖的。這導致我們無論怎麼磨鍊崗位技能、學習相關知識,依然難以實現出彩的成績。

我們只有透過自我的深度探索,瞭解性格特點,就能找到更適合自己從事的工作

著名中醫心理學家肖然老師說過,一個人的五臟狀態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

例如,肝功能好的人,善於與人溝通、與別人相互商討;膽功能良好時,人做事果斷乾脆;脾功能強的人,遇事不容易焦慮…

我們的身體狀態決定了我們的性格,而性格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在職場上的發揮。

事實上,我們的身心狀態也是可以調整的。身心狀態的健康,將助力我們在工作中發揮更多潛能和優勢。

12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作為下崗職工,都是怎樣度過下崗歲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