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自我呵護:“任何可以促進你的情感、身心健康以及幸福的有意行為。

女子連續加班一個月在地鐵站崩潰大哭:回家哭怕嚇到女兒

經瞭解,女子已連續加班1個月,現在工作做完,她不知道應該幹什麼,又怕回家哭嚇到女兒……

過度的加班後,我們忘記了生活的本來面目,從一個緊繃的高壓的環境中走出來,周圍的人群、公園的人工湖、丈夫、女兒乃至那個家,都令你覺得陌生疏離。

是的,你太久沒有放鬆了,甚至找不到一個哭泣的地方。

你或許從來不是一個要強的人,但是環境就是這樣,一進來就像加入了一場無休止的戰鬥,讓人根本停不下來。拼命不是為了贏,而是不想輸。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雪地裡穿了一件單衣,只能一直跑一直跑,不跑就會被凍死。

你的努力或許不是為了證明什麼,只是覺得該做到最好。但措手不及的是,內心還有一種叫做“自我”的東西,一直拖著拽著,一種生疼生疼的感覺。

年輕人,是時候呵護一下自己了。

01.過度加班不值得被宣揚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老師曾經有一篇文章《在向著財務自由飛奔的路上,也許是死亡先到來》,他在文中列舉了一個又一個精英人物“前半生爭取財務自由,隨後與癌症和死亡為伴”的例子,發出了“精英們為何如此拼命虐待自己的身體”的疑問。

何止是精英人物,生活中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大家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累”。

前不久,《人民日報》再次發文《從疲勞到癌症:只需四步》警示過度加班問題,觸目驚心。同時,新華社也發文《“5+2、白加黑”不值得宣揚》。

被譽為“青年導師”、“創業教父”李開復曾經一度是青年人模仿和追求的偶像,始終執著於“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他2013年在他52歲生日之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一度退出公眾視野。

再出現時,他帶來了他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向死而生》。

他說:“多年來,名利的浮漲讓我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軸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不自知。”

如果你知道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放任不管的長期疲憊會導致重大疾病甚至是死亡,你會如李開復一樣重新審視工作對於你生活的意義嗎?

02.學會呵護自己

作者Margarita Tartakovsky書中說,如果你有一份過於嚴苛的工作,那麼你很有可能被時間綁架。而且你沒有太多的機會真正地呵護自己。或許你也曾幻想要好好地呵護自己,但是卻未付出實際行動。

婚姻與家庭治療專家ElizabethSullivan將自我呵護定義為“足夠了解自己,知道何種經歷或者活動能夠昇華或者淨化自己的靈魂。”自我呵護的形式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她說:“對你有效的經歷或活動,在別人看來有可能卻是負擔。”

治療專家Melody Wilding如是定義自我呵護:“任何可以促進你的情感、身心健康以及幸福的有意行為。”她說:“自我呵護可以是任何補充劑。”

當你的工作需要耗費你所有的時間、精力和心血時,如何做到自我呵護?我們來看看Wildin的幾個建議。

1、反思自我呵護

“自我呵護”並不是讓你做“有益的活動”。“比方說,因為鍛鍊對我們有益,所以他們就把鍛鍊當成是自我呵護,認為他們應該鍛鍊。這就像是義務,最終只會讓人心力交瘁”。

例如,我說:“似乎你需要些自我呵護了。”疲憊的你可能會回答:“是啊,我今天上午去慢跑了,但是並沒有多大的用處。”甚至你並不喜歡慢跑。

“自我呵護並非是強迫自己去做些不願做的事情。”

問題在於你的空閒時間本來就不夠,然後你還要去額外給自己安排些自己不喜歡的活動。這隻會讓你越發身心疲憊。

自我呵護可以理解成“自我最佳化”或者“計劃維護”,這些詞的最終目標都是儘可能高效地經營自己。”

2、增加活動前請先減少一項活動

問問自己:“我應該拒絕做什麼?(如果你開始厭惡某件事或者某個人,這就是訊號)。”

3、專注基本需求

很多人甚至不會重視自己的基本需求。例如,我們不吃午餐,身處過熱或過冷環境之中,或者要排隊進衛生間,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心情,耗費我們的體力。“你必須首先考慮自己的基本需求。”她說。

Wilding建議好好問問自己。是不是餓了?熱還是冷?壓力大不大?現在需要什麼?

除了以上建議,我們還有很多,你可以諮詢心理醫生進行有效的調節。

或許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只有一次青春,不拼了命,也就不能盡了興。”但是,也要經常忙裡偷閒,注意自我心理調節,進行自我呵護。你可能覺得有事情忙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別讓這種忙碌變成無意義的重複,變成生活的負調劑。

6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這個崗位,商科學生嚮往,理工學生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