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間怎麼稱呼,取決於企業推行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傳統企業以姓氏加職務為主,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流行起花名,箇中用意,本文為大家一探究竟。
01 姓氏加職位:如張經理、馬總、劉會計、黃主任、胡工,適合有明確職務的同事姓氏加職位這種稱呼,幾乎通用於所有傳統企業,包括新興企業的創業前期。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可以從稱呼上直接區分出等級、身份、企業地位更方便的是,可以從稱呼上直接區分出工種、資歷但這樣的稱呼只適合有明確職務的同事,對於那些沒有明確職務的同事會很尷尬在國企內部,如果是副職,則會比較尷尬,拿掉副這個字會讓當事人誠惶誠恐,不拿掉會讓人稱呼起來非常彆扭最尷尬的是,遇到姓氏比較獨特的如“付、鄭、賈”,後面跟上職位,會讓其他人誤會,解釋起來又更加尷尬02 老或小加姓氏:如老張、老王、小李、小馬,適合對有資歷和新入職的年輕同事老或小加姓氏這種稱呼,幾乎在所有企業都是通用的,這是同事間的一種約定俗成。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可以用老這個字給人資歷上的認可,尤其是領導這樣稱呼下屬對於新人來說,稱小這個字,有利於提醒年輕新人夾起尾巴做人,收斂自己的個性壞處是,一旦被濫用,在同事之間容易形成論資排輩的不良風氣更糟糕的是,濫用這種稱呼,有可能對某些年輕人形成心理上的打壓,對公司培養人才不利03 姓氏加老師:如張老師、王老師,也可以直接稱老師,適合年輕人對所有人使用姓氏加老師這種稱呼,一般適合年輕人對所有人使用。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顯得年輕人謙遜有禮貌壞處是,對所有人都稱呼老師,助長了某些人擺譜、好為人師的心態更糟糕的是,老師這個詞被濫用,失去了原本職業的神聖感,這是全國人民的損失04 英文名:適合外企或對外業務較多的企業,但英文名重名會相當嚴重英文名,這種稱呼一般適合外企、或對外業務較多的企業,還有網際網路企業。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相處之間比較親切沒有架子,可以直呼其名壞處是,重名太多,不便於記憶,新人熟悉環境需要更長的時間不建議國人使用英文名,涉外業務較多,可以給外國同事起中文名,這才值得推行05 直呼全名:少數有個性的老闆在企業內部推行了這樣的稱呼方式,方法值得商榷直呼全名這種方式只發生在少數有個性老闆的企業,典型的如360的周鴻禕。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去掉了論資排輩,在意識上強調了人人平等壞處是,於理不合、缺失文化,全名只適合父母稱呼子女、領導稱呼下屬,同事之間全名稱呼,會讓人內心不適,這種不適是文化根源裡的,透過企業制度規定,無法去除更糟糕的是,直呼全名去掉了論資排輩的同時,把相互尊重也去掉了,這存在隱患06 使用花名:少數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用,比如阿里、網易,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使用花名,在少數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用,而且是強制執行,如阿里、網易。
使用這種稱呼有以下幾種情況:
好處是,實現了人人平等,去掉了論資排輩由於起名要求不能重複,這個花名可以代表自己的個性,確保自己獨一無二,同時免去了重名的煩惱透過花名,也很好的隱含了尊卑有序,比如馬雲的風清揚、張勇的逍遙子,這都是絕頂高手,新人想取類似這樣的名字,在公司內部可能不會過審使用化名的壞處是,隨著員工越來越多,由於不能重名好的名字越來越少,新員工很難取到好的名字總結同事之間怎麼稱呼,要看公司的規定,公司沒有明文規定的,要看公司現狀和傳統,總之要依從公司的管理和傳統來進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