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在職場中,說話做事就像一道嚴謹的數學題,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險境,但也有可能會一步登天。所以如何和同事搞好關係至關重要,它會決定於你的職場發展狀況。

一個沒有跟同事搞好關係的人,職場處處不如意,難以有大的發展。禍從口出正是這樣的道理,“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怎麼說”。那麼我們如何向周圍的同事請教問題呢?該如何開口說話呢?

職場中經常有老員工會向我們傳授一些經驗說:有不懂的問題就要多多詢問周邊的同事,不然不會還不問說明你是一個思維固化沒有上進心的人,不管你在職位上多少時間,都會被周圍的人貼上不思進取的標籤。如果經常向老闆同事詢問,就能留下謙虛好學,有上進心,專業,能力強的標籤。

其實這些所謂的理論只是一些固化的東西,有老員工的經驗之談固然很好,但是適不適合你,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職場人,積極地提問問題是難得的優秀品質,只需要你:問、確認就夠了。

當我們想要去找領導同事問一些問題的時候,多多問自己問什麼?提問題之前一定要過過腦子,主動思考,找到自己的疑問點,不然跟領導交流很可能一直是似懂非懂。所以問問題之前一定要牢記這兩點:

1、不要輕易地問問題

著名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奧肯在管理學中發明了一個有趣的“猴子理論”的研究,在他著名暢銷書《別讓猴子回到背上》裡面寫到:把責任或者下一個動作,比喻成猴子。就正如說一件事情,本來是你的責任,但你不喜歡做就會依賴其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他們若是遇到苦難就會在家依賴父母,在公司依賴同事,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行為。

職場中很多人都討厭工作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但任何瑣碎性的事情,領導佈置的任務,他都懶於做,習慣性問同事。問題認識到了,然後就該著手去做這件事,但是他們卻一味地讓別人幫你做,導致很多人不喜歡別人找他問問題。

問問題是雙向選擇,同事和領導也不喜歡你一直問問題,在職場中我們都是成年人,不管是剛入職場的小白還是歷經沙場的老員工,我們在職場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立自強,有擔當,對自己的行為,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負責人。

因為在同事眼中如果接受了你的問題既要承擔責任,有的浪費自己的工作效率。對於他們來說你找他們問問題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所以千萬不要做一個伸手黨。不斷地問問題在別人眼中,你是一個不想付出任何代價就像獲得收益的人。

2、問問題前自己要有所思考

工作中向領導問問題,也是一門有趣的學問。因為好問題比好答案更重要。問出好問題,答案或許就呼之欲出了。然而很多時候,太著急給答案,而不是給出問題,這就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

不管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的,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解決問題就是你的價值所在。工作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在於正視問題,而不是挑好聽的說,挑好看的做。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迭代,工作和生活中也是這樣的底層邏輯,沒有退路只能向前。解決問題時,最重要的是拆解問題,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

但如果你能展示出你在提問前的思考,為探索答案所做出的努力,你在知道答案前的判斷,把單向的提問解答變成積極的雙向交流,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主動和你分享,吸取你的創新性的天馬行空的奇妙想法。

所以只有管理好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所自己的成長。沒有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當下最合適的管理方法,管理就是不斷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願共勉。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中年人拒絕平庸、告別焦慮、擺脫危機,必備的13個自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