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每天寫一點#個人能力提升#《這樣讀書就夠了》#RIA便籤法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坑

RIA便籤法分別對應著R閱讀原文、I重述知識、A1內化知識和A2應用知識。在書寫著三張便籤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具體的使用標準,避免陷入誤區。

I:重述知識的標準

1.詮釋:基本用自己的語言,不直接引用原文語句。

2.準確:對原文相關知識點解讀準確。

3.清晰:邏輯清晰,文字精練。

4.致用:將原文知識點總結或加工成具體的操作方法或建議步驟。

I便籤常見誤區:“附會舊知”

所謂“附會舊知”是指用原有的知識去附會新的知識,這與各人的認知水平相關。比如,有些人第一次看到披薩,就會說“這不就是大餅蓋肉嗎?”。想要避免“附會舊知”,趙周老師給的方法是“保持空杯心態”,問問自己:若是沒讀那段原文的話,I便籤寫下的這些我知不知道?如果答案是“我早就知道”,那你很可能就是在用舊知附會新知了。

想要徹底避免“附會舊知”,就要界定舊知與新知的界定邊界。學習能力越強的人,越能辨析多個維度上的區別,從而能更深入、敏銳、清晰地理解新知,同時能加深對舊知的認識。

A1:內化知識的標準

1.鮮活: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認知。

2.故事:相關敘事要素基本完整,能夠清晰地體現出起因和結果。

3.對應:和原文或I便籤的4個要素對應,使之成為貼切的案例。

4.反思:無論想到的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經驗,都能幫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這個經驗,也加深了對原文資訊的認知。

A1便籤常見誤區:泛泛而談

趙周老師對於泛泛而談的認定是,沒有具體時間、事件的,都算泛泛而談,本質上應該算I,是論述,而非敘事;是認知,而非經驗。

要避免泛泛而談,在A1便籤上最好寫“總是”“經常”“好多”,而不是“有一次,怎樣……”。此外養成將每天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進行簡單的記錄的習慣,並對其進行分類。

A2:應用知識的標準

1.目標:是否規劃了目標?目標是否符合SMART法則?

2.行動:行動是否可以拉近現狀與目標的距離?具體行動步驟如何?行動人是誰?在哪裡?行動何時開始?頻率如何?

3.關聯:是否使用了原文資訊或I便籤的方法。

4.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或能推動他人做到的嗎?可以量化做的程度嗎?行動顯性化嗎?

A2便籤常見誤區:決心氾濫或感慨萬千

從小我們就習慣表決心或發感慨,多過真實的應用和行動。想要避免,可以用目標、行動、關聯和可控這4個標準來衡量。看目標是否符合SMART原則,規劃行動是否符合原文的建議,用“冰箱檢測法”驗證計劃的可控性。所謂“冰箱檢測法”就是想象你把這張A2便籤貼在了冰箱上,一個月之後,你能把它撕下來嗎?如果你不清楚那時是否完成了便籤上的計劃,就說明這項規劃不可衡量,或不夠顯性化。

達到以上要求的便籤學習,才能真正讓我們把知識拆為己用。

13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看完這55條職場經驗,讓你少走10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