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全文總計2861字,需閱讀7分鐘,以下為正文:

如果是人為操作失誤,該如何去開展分析整改呢?

例如外觀缺陷、標籤貼錯、數量短缺、漏加工步驟、錯發料等問題。

領導很不喜歡我們寫‘操作失誤、人員培訓、質量意識提升’等整改措施,可是又能怎麼寫呢?總不可能什麼都上防錯吧?

其實不僅是你的領導不喜歡這樣的整改對策,任何管理人員都不會喜歡寫整改措施,動不動就寫“操作工質量意識不強,加強培訓”,“處罰當事人300塊”等等。

因為把質量問題的責任推卸給操作工,要麼是不負責任的應付,要麼就是不懂質量管理。

因為其實在生產現場,管理者們接觸到的操作工,大多都是很樸實的工人。

確實有刁鑽耍滑的,但是少之又少。

所以上述例子中的問題,無不可以從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查詢原因。

01

外觀缺陷

一般說來,外觀缺陷都是需要百分之百目測檢驗的,確實容易造成漏檢的情況。

但是還是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查詢原因和制定改進措施的。

有些工廠的外觀標準上僅簡單寫了“無飛邊毛刺、無磕碰傷”。

但是在現場操作時,操作工和生產管理人員又認為“無磕碰傷是不可能的”,因而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掌握一個模糊的標準。

規範的做法是,把產品按照功能面,逐一根據可能的缺陷確定可以接受的標準和不能接受的標準。

然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描述清楚。標準應清晰、易懂、沒有歧義,而且是現實可行的。

杜絕模糊的“外觀標準參見限度樣件”。

如果有限度樣件,也要有文字說明,限度樣件是哪個方面哪個缺陷的限度樣件,是缺陷樣件還是合格樣件,缺陷和合格的判定條件是什麼,一定要說明清楚。

杜絕籠統地說培訓不到位,而僅僅就事論事在這個缺陷上培訓這個員工,而同類的事情下次在另一個工位就另外一個問題又可能重複發生。

如果是員工培訓方面整改,一定從培訓方法、培訓流程、培訓後考核方法、新員工上崗初期的互檢和師傅陪伴等角度,在工作方法上和流程制度上找原因,加以整改,杜絕下次類似的事情發生。

例如針對外觀缺陷的培訓,除了給新員工講解外觀標準或作業指導書,還應該結合大量的缺陷實物樣件進行培訓,讓新員工做些缺陷判斷的練習。

還可以在正常生產中人為放入外觀缺陷的產品,測試員工是否能有效識別不良。

在員工上崗初期,在標準界限附近的零件要請師傅或質量人員幫忙判斷。要建立關鍵崗位管理和頂崗人員培訓制度,杜絕新員工臨時培訓匆忙上崗。

例如有外觀檢驗要求的工位的光源的光照度是否合適?

外觀檢驗工作臺的高度是否合適工件翻動和作業觀察?

員工外觀檢驗的觀察作業的次序是否有策劃並固化下來了?

也就是說,員工檢驗零件外觀時,眼睛要看到哪幾個面哪幾個點,工件翻轉次序和眼睛的行走路徑是否是固定的?

外觀檢驗和生產操作是否能夠在限定的節拍內完成?

例如針對磕碰傷問題,流水線上的產品運輸輥道是否會磕碰零件?

產品和產品之間是否會發生磕碰?

物流週轉工裝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工件堆疊?

員工操作過程、工件擺放過程是否存在磕碰風險?

02

標籤貼錯

標籤貼錯在總裝廠來說,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可能導致停線。

標籤貼錯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考慮改進。

一般來說要求嚴格的主機廠會要求供應商在生產線的包裝工位設定標籤印表機。

如果工廠有多條生產線就應該在每條線邊的下線包裝工位設定獨立的標籤印表機。

杜絕在辦公室裡列印了一堆的標籤。

有些工廠有各種不同產品的,也可能有不同批次的,喜歡在辦公室統一列印一堆標籤,然後一堆標籤拿到生產線邊,包裝時再從一堆標籤裡翻找出來貼上。

或者先包裝後,很多的包裝箱堆疊在一起,然後一起貼標籤。

甚至有的工廠在包裝後放置幾天,發運前再貼標籤。

這些不正確的做法,不出現問題才是不正常的。

簡單地說,就是在多種產品共線生產的情況下,當準備切換加工某一種型號產品時,把原材料、產成品、半成品、工裝、刀具、工具、輔具、各種作業指導書、各種記錄表、包裝材料,包括裝置裡面呼叫的程式和工藝引數,當然也包括標籤,統統切換成準備生產的產品型號相一致的。

而不一致的,確保從生產線上,從操作者可以拿到的範圍內撤離或者封蓋起來。使得誤拿誤用成為不可能,這就叫換型防錯。

在換型時,操作工利用《換型防錯點檢表》點檢並記錄所有的軟硬體的切換得到了落實,班組長互檢。

03

數量短缺問題

增加人員互檢會導致效率降低。

那麼除了採用計數器之外,還可以從如下角度考慮改進:

一個包裝盒或者一個料箱固定幾排幾列幾層,這樣點檢數量就轉換成了對排列形狀的外觀檢查,數量確認就變得很直觀。

但是在零件數量很多,每個件的重量又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時,就可能導致稱重判定數量時的不準確。

這時可以考慮在大包裝內設定若干的小包裝,而小包裝的數量設定要考慮到總重量的波動範圍的西格瑪小於一個零件重量的六分之一。

04

漏加工

除了設定連續的生產線,設定過程防錯之外,還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改進:

在每道序放行之前,操作者檢驗自行檢驗本道序加工的內容是否完成,檢驗後放行或者再放入料架料盒。下道序在加工前檢驗上道序的加工或裝配內容是否完成。

如果是單機作業,每個單機工位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一定要分開擺放,定置擺放。一般地,左手邊是待加工件,右手邊是已加工件。

嚴禁混放,嚴禁待加工已加工件放置在同一料架或料盒。在在製品週轉區,整料箱的在製品也要各個不同工序狀態的產品分割槽擺放,且做好明顯標識。

針對單機作業的生產線,料架或料車要懸掛隨行卡,在隨行卡上標明工序狀態。

05

發錯料

最常見的錯誤是一個大包裝多數正確的產品裡面混進來一兩隻不同型號的產品。

一般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把這些方面改掉了,也就基本杜絕了混料問題。

在生產工位、在生產線邊存在不同型號的產成品、在製品同時存在的現象。

所以定置管理、5S,還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簡單的乾淨整齊的而已。

除上述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被員工常常使用的原因,就是“除錯件被混在了合格件裡報交”。

我們常常會追問,你怎麼確定那個件就是除錯件的?

零件上有追溯號嗎?

除錯件的檢驗記錄和追溯號相對應嗎?

即使真的是除錯件被混入合格品的話,工廠也需要在不合格品定置擺放和標識、除錯品定置擺放和標識、開機前檢查確認、首件確認,等幾個方面的管理方法加以原因分析和改進。

而不是簡單地歸結為認為操作失誤。

企業80%的問題都是管理問題,所以一定要抓根因,看完這些,你有沒有一點啟發呢?

36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非法傳銷情色招聘,網路招聘雜草叢生,能否還求職者一個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