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問題愈來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財務人員作為會計資料資訊的直接加工處理者、分析提供者,其誠信水平不僅關係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影響經濟資訊的質量,還會直接影響管理層經濟工作決策的質量,應引起各級管理層的高度重視。
時代需要財務人員誠信為本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是會計行業的立行之本。財務人員誠信缺失,必然造成會計資訊失真, 不僅掩蓋了經濟執行中存在的潛在矛盾和隱患,還會造成決策失誤, 直接影響社會資源和社會利益的合理配置 ,形成潛在財務危機。近年來,國內外會計造假醜聞大有越演越烈之勢,從安然、世通等世界著名公司的轟然倒塌,到2014年的新中基財務造假案,再到今年的康美、康得新財務造假案引發的股市信任危機,會計誠信問題使得會計行業面臨“信用沼澤”、“誠信危機”,極大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執行。因此,提高財務人員誠信水平 已成為有效提升會計資訊質量的重要舉措和當務之急。
目前,分析會計誠信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從業環境日益複雜,財務人員難以獨善其身。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人員面臨的財務環境趨於複雜化,部分單位領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法制觀念淡薄, 以個人主觀願望選配財務人員,不考慮資質能力,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會計法律法規於不顧,授意指使會計人員違反法規,對會計資料進行粉飾、修正。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法律觀念不強,抵制違法行為的自覺性不夠,存在主動迎合單位領導,受理假憑證,做假賬,編制假報表現象。大部分單位財務人員未經過專業教育和系統培訓,業務素質不高,對會計資訊化帶來的挑戰缺乏足夠的準備,不能依法規範處理財務。
二是受利益驅使,財務人員誠信缺失。 現階段財務人員對單位領導直接負責 ,單位對財務人員的管理服從於單位領導的意見,財會機構缺乏獨立性,不能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會計監督作用。不少財務人員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往往屈從領導安排弄虛造假,以致陷入利益的旋渦中而不能自拔。
三是誠實守信的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在會計資訊化背景下,單位內部控制、會計監督、審計監督作用對預防會計資訊失真起著關鍵作用,而當前,大多數單位還沒有建立完全適應會計資訊化的內部控制、內部監督、內部審計相結合的監督體系。資訊化監管手段的缺乏,力度不足,使得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群眾監督作用發揮不夠,造成激勵約束機制失靈, 管理層權力過分集中等問題,易形成單位會計誠信缺失現象。
四是會計培訓和法律監管不到位、違規處罰不嚴。目前,單位普遍對會計文化建設關注度不高,缺乏針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整體培訓,僅依靠財務人員自身難以有效提升財務人員誠信水平,確保會計資訊質量。加之對會計誠信缺乏造成的資訊失真行為處理缺乏統一的法律依據,對會計資訊失真的衡量標準和處罰標準也並不明確,造成相關經濟法律制度約束力也不強,對單位會計造假打擊力度不夠,單位會計資訊造假的違法成本低廉,不僅不能有效的起到懲戒作用, 還極大地挫傷了誠信者遵循誠信原則的積極性,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惡性迴圈 。
提升財務人員誠信水平是防止會計資訊失真的根本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精髓。作為立國之基,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任重而道遠。隨著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相關單位和部門必須從以下方面入手,不斷提升財務人員誠信水平,持續推進會計行業誠信建設。
一是要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營造良好會計誠信氛圍。
相關部門和單位應將會計文化建設作為新時期反腐倡廉的重要抓手,積極透過加強法律意識、法規知識等各種教育培訓,不斷增強單位管理層法制觀念,使其切實負起會計主體責任,透過健全會計機構和人員配備,增強財務機構的獨立性,確保財務人員正常發揮會計監督作用;要透過開展業務培訓、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會計誠信教育和符合會計職業特點的道德實踐活動,不斷豐富財務人員精神生活,使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深入人心,切實把誠信觀念貫穿到會計實際工作中去,以不斷淨化會計從業環境,從思想上、認識上遏制會計資訊失真現象的發生,築牢廉政安全防線。
二是要藉助資訊化體系建立會計資訊綜合利用機制。
資訊化技術對於提高會計資訊的準確性,促進會計誠信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單位管理層應根據會計資訊化要求,建立內部控制、內部監督、內部審計一體化監管共享體系,以切實發揮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審計作用發揮,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可靠,預防並遏制會計資訊失真。 同時要以內部監管共享體系為基礎,逐步形成以審計監督、財稅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為主的會計資訊綜合利用機制, 實現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多部門協同審計、鑑證和監督。
三是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落實責任承擔制度。
目前,我國會計核算監督管理體制仍需進一步改革和規範,因此,必須透過建立會計資訊責任制,明確提供會計資訊各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應承擔的經濟、民事和法律責任,明確會計資訊失真的衡量標準和處罰標準,對提供虛假會計資訊,給資訊使用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在承擔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因其違法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讓造假行為付出沉重的違法代價,使其不敢造假、不能造假。
四是要建立健全財務人員全方位的誠信評價系統。
財政部門作為行政執法處罰的主體,應嚴格按照《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獎懲措施,對提供虛假會計資訊的財務人員進行記錄,並規定一定的範圍,對超過限定範圍的違法行為,採取相應的懲處措施並向社會公眾公佈。
同時,財政部門應建立會計人員誠信資訊系統,將會計誠信檔案作為財務人員晉升、晉級、聘任專業職務、表彰獎勵等的重要考核依據,適時對財務人員的誠信行為作出評價,實行一票否決制, 從而促進會計誠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約束會計失信行為,使會計人員自覺地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自己的行為,促進會計誠信的實現。
五是要形成誠信體系建設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
誠信體系建設對會計行業發展具有根本性促進作用,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社會各界協調配合,共同努力,透過大力開展會計行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才能不斷推動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有效減少會計誠信缺失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