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勞動力市場中存在著各種型別的身份歧視,求職者是否會因為大學本科第一學歷差異而受到招聘方的歧視對待?這在中國當前的勞動力市場中是一個存在爭論的問題。

目前鮮有直接的證據表明第一學歷歧視系統地存在於招聘過程中,也缺乏對此類歧視背後原因的研究。

本文透過傳送簡歷的通訊實驗,研究了碩士學歷畢業生是否因其不同的第一學歷而受到招聘方歧視對待的問題。

勞動力市場歧視(discrimination)是指根據一些可觀察的群體特徵(例如種族、族群、性別等) ,具有相同生產率(工作能力) 的不同工人群體受到不平等對待的現象,包括工資差異、工作機會的不平等。勞動力市場中存在著許多型別的身份歧視,研究中最常見的包括種族、族群、性別、年齡歧視等, 這些群體特徵構成了招聘方區別對待勞動者(不同的工資或僱傭行為) 的身份基礎。

在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中,一種受到爭論的現象是求職過程中求職者認為很多時候受到了基於第一學歷(研究生畢業生的初始本科學歷) 的身份歧視, 尤其表現在校園招聘中。透過百度搜索( 2018 年 7 月 3 日) “第一學歷歧視”的關鍵詞,我們發現僅新聞報道就有176篇,而網頁有238000條之多。第一學歷歧視大多體現為,非“211 或 985 工程”( 以下簡稱“211 或 985”) 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在“211 或 985”院校進一步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後,就業過程中感受到了歧視。《中國青年報》2011 年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的結果顯示,57.5%的被調查者感覺到招聘中存在學歷“查三代”現象, 而且認為這種現象在政府、國企和事業單位最為嚴重。

政府透過更多的財政傾斜和政策配套提高985、211高校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水平,同時在客觀上創造了中國普通高等院校的分類依據,並促成了國人對於國內大學差異的基本觀念。與此同時,不同院校畢業的學生被自然地貼上了211、985 等身份標籤, 基於這種身份的歧視逐漸出現。比如,有些企業在招聘廣告的條件中會明確標註“211 /985 大學優先錄取”或“僅限 211 大學”等歧視性字句。

統計來看,211 院校研究生中會有相當大比例的學生是出身於非211院校的本科畢業生。本科第一學歷的身份標籤若構成歧視的基礎( 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中) , 那麼按照這類學生的總量, 第一學歷歧視必然構成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並可能降低勞動力市場的效率。

就業過程中的第一學歷歧視只是一種求職者求職失敗的主觀歸因(尋找藉口) ,還是確實存在呢?

不同層次的第一學歷求職者就業結果的差異是源自應聘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差異,還是源自招聘方的歧視?

武瑋( 2017) 對武漢市七所重點高校研究生的第一學歷與就業起薪資料進行研究,結果發現: 在控制了求職者學業成績基礎上,求職者的第一學歷差異對起薪有顯著的影響———第一學歷為211大學本科的碩士畢業生起薪比非 211 大學本科高 11. 8% 。但是這種工資差異是來源於招聘方歧視,還是來源於求職面試過程中體現的兩類勞動者工作能力(或潛力) 的差異,甚至是來源於不同本科背景導致的求職意向及競爭傾向的差異? 基於實際資料或調查資料的實證工作在邏輯上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的。

另外,依賴於此類實證結果,我們依然無法提供合理的公共政策建議, 因為我們無法依賴於此類實證研究推論出導致第一學歷歧視的招聘方動機。具體地說,不同的招聘方對於第一學歷的歧視對待是來源於招聘者們因為自己是211身份,而不喜歡非 211 本科學歷身份的求職者(偏好性歧視) ,還是招聘方因為無法獲得所有求職者生產能力的資訊,而將第一學歷身份作為一種訊號處理,只基於對兩類求職者的刻板印象,做出非完全資訊條件下的理性決策(統計性歧視) ? 第一學歷歧視的動因不同,我們也應該設計不同的公共政策。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一個簡歷投遞的實地實驗。實驗透過控制所有應聘者保持相同層次研究生學歷( 211 院校) ,以及不同層次初始本科學歷, 檢驗第一學歷是否受到歧視。

實驗結果顯示: 第一學歷為本科非 211 大學比本科 211 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在初次就業中收到顯著更低的簡歷回覆( 低 41% ) ; 實習經歷、校內表現和資格證書等簡歷資訊質量的提高可以提高回覆率並降低第一學歷歧視的程度; 不同企業型別的第一學歷歧視程度有所差異。同時,社會招聘的實驗結果顯示不存在第一學歷歧視。因此,第一學歷歧視至少部分源自統計性歧視。

本文的主要貢獻在於:

第一,本文是運用實地實驗方法研究第一學歷歧視的文章,透過控制求職者能力等個人特徵,得到了第一學歷歧視存在的穩健證據,補充了已有實證研究的不足;

第二,本文透過實地實驗發現, 第一學歷歧視中包含統計性歧視動機,即第一學歷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應對不對稱資訊下的質量訊號,幫助招聘方估計不同求職群體的預期生產率水平。

10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隱藏在勞務派遣中的虛開發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