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指路:看不同城市生活百態,聊一聊職場選擇與規劃!
最近網上公佈北京最新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家住順義,海淀工作,每天地鐵往返50公里,人到中年準備考研清華大學,白天上班晚上備考,週末還要帶娃早教班,臨考前3天,上午核酸檢測,下午外地出差。看完這段情況,對比前段時間成都的案例情況,打牌-蹦迪-美甲-火鍋-茶館,網友紛紛表示扎心,有人說這就是不同城市的生活差異,在一線城市肯定待遇高但生活壓力巨大,在普通城市可能待遇一般但生活。面對這種情況,從HR的角度你有哪些看法呢?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對於這不同的職業現狀你又有哪些感想?你會選擇哪種職業規劃?
一、選擇之前、明確自心:
我是山東濟南人,在我前23年的歲月裡,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北京來求學、擇業、安家。所有的一切都在大學臨畢業的那次畢業實習改變了,那是我第一次來到北京,入目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如棋盤分佈的街道,體量巨大的建築物及古都韻味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個工科女的心,當時“如果能到北京來讀書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的念頭在心中如白駒過隙般一閃而。
臨畢業的時候,我們機電系一位女同學到德國留學的簽證下來了,當時我問她:“為什麼選擇去德國留學?”
她的回答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真的是原話)。”
我說:“你說我可不可以去北京讀書?”
她說:“怎麼不可以?你看,咱們學校在濟南,咱倆是濟南孩子,畢業工作不愁戶口,你再看看咱們同學,他們但凡能透過工作解決濟南戶口的,誰願意再離開濟南?你為什麼就不能去北京工作?”
當時因為我的第一份工作的老闆已經給了我工作機會,所以這種去北京求學的想法也就在腦子裡繞了第二圈作罷。
第三次想去北京讀書是我畢業四年之後,我的男友決定要考人大的MBA(也就是我的先生,在大學裡我們是同班同學),可是我不想以後兩人沒有共同語言,於是我選擇了一起報考MBA,考取人大的MBA給了我在北京讀書的機會,也完全改變了我的職場軌跡。如果不是這個讀書的選擇,很可能我的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是,生活之中沒有如果,我能給各位分享的只能是我選擇來北京讀書之後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2003年9月我來到人大攻讀MBA,而陰錯陽差,我男友則因為聯考英語成績受限被調劑到天大,2005年7月份我從人大畢業進入某香港上市地產集團北方區總部任招聘主管。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就定了一個2005年-2010年的五年計劃:
1、找一份能夠解決北京戶口的人力資源方面的、地產行業的工作;
2、結婚、生子。
就這兩個明確的計劃,戶口解決之後,2006年10月結婚,我們是裸婚,先生家是農村的,我們倆結婚的時候什麼也沒有,沒房、沒車、沒要彩禮,唯一值錢的可能就是我們兩人的書了。
結婚想要孩子才知道,集體戶口不能開準生證,被逼無奈之下,2006年10月份我們開始踏上了看房之旅,2007年1月我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存款10萬,外加借好友的12萬,沒要兩家老人掏一分錢。
2008年生孩子、2009年買車、2010年轉職到某外資地產集團任企業文化高階經理。2010年年初,我又給自己定了一個五年計劃: 1、職位升到人力總監;
2、在北京買第二套房。
接下來2011年11月我很幸運的進入了金融行業。
2012年年初,入職不到半年我被晉升為公司的HRD。
2013年年初我還完第一套房子的貸款,房產解抵押。
2013年端午節,我買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二套房子,就在我們第一套房的同小區,揹負210萬元銀行貸款及40萬親人借款。
2014年我進入大型金控集團任HRD。
在我們在北京的第二個五年,雖然揹負鉅債,但是我們沒有感到太多壓力,該上班上班、該還貸還貸、該送孩子上補習班上補習班。
在接下來的2015年-2020年五年間,我的目標只剩下一個,就是提前還完第二套房子的房貸——這個目標在2018年實現了。
本質上看,我的選擇其實都是順著自己內心來的,選擇讀人大MBA,是因為潛意識中想到北京讀書,再加上有男友也要報考這個外界動力,所以就讀了。選擇北京,是因為對北京建築和文化的喜歡,可以說畢業實習的時候,我就對北京“一見鍾情”。
Tips1:選擇北京讀書、定居都是順著我的明確的心意來的,千金難買我喜歡。
Tips2:我和先生都是草根,沒有任何背景,但是北京就是這樣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的城市。
Tips3:人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儘早做“降槓桿”的動作,我讀MBA、買房提前還貸都是人生中的“降槓桿”。很幸運我們提前把貸款還上,疫情來臨的時候,才會這麼從容。
二、磡破趨勢、選擇城市:
就在今天我寫這篇文章之前,接到了一個來自廣州求助者的職場求助:
我:“我瞭解了,你現在認為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所以想重新找一個專業方向。但是我建議你放棄這個去非洲的工作機會。”
M:”為什麼?”
我:“因為海外疫情目前還不可控,尤其是非洲現在的情況也十分嚴峻,我們先要命要緊。”
M:“可是我有很多朋友現在北非、東南亞工作。”
我:“那是他們想回國回不來,現在回國多難回啊。你可以問問你這些朋友,是不是無一例外的都想回來?”
M:”那倒是的。”
我:“我建議你考慮一下類似‘對外漢語’專業範疇的工作,先讓自己生存下來。”
M: “教育機構之前也有機會,不過我還沒想好。”
我:“其實之前你都是在做翻譯相關工作,其他的工作沒做過,你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勝任,但是你不做,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喜歡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來多嘗試一下,儘快確定自己想做的方向。”
M:”還有一個工作機會,就是去某國企做編輯,不過在海口。”
我:“擇業邏輯是這樣的:你要先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麼,比如你現在待業半年在家,吃老本,當務之急就是要‘活下來’,那如果海口的這份工作可以讓你‘活下來’,那下一階段的目標就是‘活得好’,職場就是這樣不斷微調前進的,關鍵是明確你喜歡哪裡生活、做什麼樣的工作。”
M若有所悟般結束了通話。
在職場發展中,選擇的作用一定是高於努力的——最重要的就是磡破趨勢,目前的趨勢內容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世界範圍內疫情沒有真正結束之前,在國外工作機會非常危險,能不接就不接;
2、雖然中國經濟現在是唯一正增長的,但是其他國家都不好,中國也會深受其害,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打算,先求“生存”再求“發展”。
3、中國經濟未來高速增長點:我看好的國家層面的城市群的發展。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截至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共先後批覆了10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蘭西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
4、中國重點扶持的行業必定超速發展,重點在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說得很清楚,大家可以自行解讀。
濟南是我的家鄉, 我在家鄉的腳步是和緩的、生活是從容的,而北京的工作與生活常常讓人有種什麼在背後追著的感覺——讓我步履匆匆;
我在家鄉的心境是平和的、不過於焦慮的,而北京的工作與生活常常讓我擔心自己“記憶體”沒有空間。
有的小夥伴說了,差別真那麼大嗎?我只能說自己的感覺,其實可以比GDP、可以比人口、可以比各種基礎設施的投入等等,但是,那些生冷冰涼的數字無法帶給你真正的成長。
Tips1:職業選擇要磡破趨勢、順勢而為。真正讓你成長的不是所在的城市,而是你的經歷、你的總結、你的反省。
Tips2:當我們經歷過血雨腥風、當我們經歷了狂風大浪、當我們從一個個坑爬上來的時候,我希望我們能夠真正從這些腥風血雨、狂風大浪、各種坑中學到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