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銷售思維
記得我的一位朋友感慨過其實職場中要有“外包思維”,就是把自己當成外部的外包商,一件事當做自己的業務。其實這就是銷售思維。
客戶在找外部獵頭時總是因為其他渠道找不到了,這時才願意多花錢,這是一種花錢買時間的服務。
企業的內部資源其實都會受限,對內部招聘人員即使有考核也是整體考核,比如十個職位,完成八個似乎就算優秀了,但最重要的兩個職位可能招聘人員資源達不到,只不過在同樣的渠道上不斷重複,在有些資源不能及的地方往往浪費很多時間,所以內部招聘HR容易專注在自己容易招到的職位上。
何況有時候招聘人員是內部員工,有時也會有偏向,想想你的HR真的那麼熱愛自己的公司嗎,也許Ta也正在找新的機會呢。
獵頭是份銷售的工作,以結果為收費標準,沒有結果就沒錢,所以會歇盡全力交付達成。獵頭和時間賽跑,幾乎每一步都有SOP(標準操作流程)。
獵頭不會嫌棄客戶,當然要真正是願意付得起相應代價的客戶。
不要覺得獵頭功利,某種程度上有實力找獵頭本身就說明了企業不會太差,而人是往高處走的,試想沒有候選人願意去投奔發不出工資的企業的,獵頭為願意付費高的客戶服務也是這個道理。
02
效率思維
找工作是低頻事件,所以候選人自己在找工作時,找資訊、寫簡歷、面試都不是專業的熟悉的工作。比如候選人一天可能只能去一個地方面試,找工作變成是種極累效率極低的事,一個人找工作,面試十家就已經覺得非常多了,所以找工作要麼時間變得很長,要麼就很草率。
獵頭的每個職位都有時間限制。獵頭本身時間又是排他的。所以我們經常挖空心思的提高招聘的效率和效果,將一類事統一做,除了會重複利用落選候選人,還會重複利用客戶。
好獵頭經常會是時間管理的高手。絕不會滿足於一個半天只拜訪一個客戶,如果去客戶處,一定會看下三公里內有沒有可能約下其他客戶或候選人,總之節約時間。
比如,我看到有些做產品經理的獵頭去拜訪客戶,會帶著幾份不同型別的模板簡歷(隱去關鍵資訊),在拜訪時,一定不會只談一個產品經理的職位,而是要問下公司全部的招聘,拿到儘可能多的適合自己公司不同團隊的職位。
在搜尋找人時,也會將同一類工作放在同一時間段內處理,比如上午專門蒐集名單,下午專門打電話,晚上專門面試,一週內有一天專門外出見客戶或候選人。
在和候選人交流時,每個步驟都有清單和時間規定。第一通電話多長時間,問到多少點的問題,面試時有多長時間,前二十分鐘問什麼,後二十分鐘問什麼都有明確限制。控制好流程就能提高效率。
每個客戶和候選人的聯絡過程和評價都會記錄在系統中。有利於在下一次聯絡時提高。
優秀獵頭只不過和其他行業優秀的人一樣,充分利用好時間,不斷最佳化自己的工作流程罷了。
03
主動思維
獵頭的客戶渠道很多,候選人也很多,有些關係都非常長久,但很多候選人發展到一定階段,轉行會很困難,客戶也會出現經營不良的情況,但優秀的獵頭根據市場主動提前調整客戶,儲備人才。
從客戶來說:每個獵頭都有專注的行業,但不像公司內的HR招聘,一個時間只能服務一個公司,在內部視野會受限,每個獵頭會同時看很多公司,會對行業走向更靈敏,市場是最真實殘酷的,如果哪個企業或哪類出現真正衰落的問題,獵頭也會轉為服務大發展的公司。
比如去年中微信使用者超過10億,小黃車資金鍊斷裂意味著什麼?優秀的獵頭立刻會意識到行業已經飽和,網際網路從增量到存量時期,我們金融、網際網路、電商相關上下游行業的各團隊都重新梳理了客戶,在原有客戶行情還很好,招聘很多時就主動BD新客戶,有些BD國企客戶,有些撿起了外企客戶,都主動做了一波調整,果然年底就出現很多網紅公司裁員的現象,而做過調整的那些團隊業績就很好。
從候選人方面來看,我們每天都收到大量簡歷求職,在各自的領域都有人脈網路,但優秀獵頭從不依賴現有資料庫,自己的人脈網,更不要說外部網路了,因為這些大部分企業內部的HR也能有,我們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不斷主動出擊。
我們經常說,獵頭是為不需要找工作的人找工作的,因為企業最需要的往往不是那些主動找上門的求職者,而是在現在的崗位上幹得非常出色的人才,所以很多客戶理想的候選人往往是不看機會,沒有簡歷的候選人。
我們主動去維護人脈,主動甚至事先會建立起聯絡。為什麼這些候選人會被獵頭打動,是因為獵頭一定會幫候選人提供更優於他現在的工作的工作,會比他自己更瞭解整個行業結構和走向,這些專業人士埋頭工作,我們可以幫他們抬頭看路。
這幾種思維其實是緊密相聯的,如果能靈活運用,像獵頭一樣找工作,像獵頭一樣去規劃職涯,都能更主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