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樣做,才能在通訊企業獲得更快的晉升?”
上面這個問題,小棗君在知乎上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更通俗的版本:“我究竟怎樣才能更快地當上領導?”
這是一個有點功利但卻非常現實的問題。現在房價這麼高,職位晉升往往意味著收入增長,對年輕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況且,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一個人渴望升職,往往說明他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希望獲得更大的權力,創造更大的事業。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小棗君自認為是沒有資格進行回答的。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我的職場之路並不成功,工作了十多年,也只當過一個小科長。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雖然我沒有成功的經驗,但我有失敗的經驗。也許,經驗的經驗更有價值呢?
今天,索性寫一篇職場失敗覆盤,送給有緣人。
▉ 年輕人一般工作多久,會迎來晉升?
現在的企業都講究年輕化,提拔年輕人的速度明顯加快。
一般來說,校招新員工進入職場,6~12個月的時間,在領導和同事心目中的個人能力印象就已形成。技術是否OK,做事是否靠譜,人品是否過關,屬於內向型還是外向型,哪方面能力強,哪方面能力弱……所有這些,都已經有了初步的評判。
後期,這個員工如果想要扭轉領導或同事對自己的印象,會非常困難。
18~36個月,第一撥優秀的年輕人,開始成長為部門業務骨幹。
30~48個月,迎來第一次的基層管理幹部選拔。基層管理幹部的常見職務,是經理或科長。通常來說,會帶領一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
一般情況下,外地專案現場的晉升速度和頻率,會明顯快於總部。尤其是海外專案,晉升更快。因為海外人員流動大,老員工待久了就會考慮回國,需要年輕人不斷地接班。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管理職位的“含金量”可能比國內更低。尤其是專案線的職位,專案結束,可能就沒了。不像國內的行政線職位,部門的成立和解散機率小一點。
我回憶了一下,我入職後直接去的海外,大約是1年左右,就成為專案現場的技術經理,算是小團隊的負責人。入職後大約4年,當上科長,算是正式的管理崗。
基層管理崗位雖然職級低,是個“芝麻綠豆官”,但非常鍛鍊人。一個人的管理風格,基本上形成於這個階段。
一般來說,想要晉升更高職位(科長升部長),必須在基層管理崗位鍛鍊至少3年。
根據我的觀察,80%的職場打工人(包括我),職業生涯止步於這個層級。再往後發展,職稱(職級)提升容易,但是管理職位提升很難。
管理幹部晉升,基本上是“十里挑一”
同樣是因為管理團隊年輕化的趨勢,當代企業晉升中層幹部的年齡紅線也在不斷下降。
現在,如果35歲還沒晉升中層,後面的希望會越來越渺茫。這也是35歲中年人焦慮的一個主要原因,職場發展到了天花板,幹不過別人,被變相淘汰。
再往後是高層。這個級別我沒有見識過,就不瞎嗶嗶了。等我退休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有機會寫寫。
總之,在講武德的情況下,年輕人爭取晉升要趁早,越年輕後面越有優勢。傳統那種“熬資歷、排順序、等位置”的方式,反正在私企是越來越少。
▉ 職場晉升的依據,究竟是什麼?
說白了,就三條,一是能力,二是業績,三是背(guan)景(xi)。
先說說能力。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XXX的能力不行。”
什麼是能力?能力是個非常虛的概念。所謂技術能力、業務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都叫能力。
我總結出的新員工“八大基礎能力”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領導、不同的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而且,對能力的評價標準也不同。
以前我擔任能力提升總監的時候,行業裡有個逼格比較高的東東,叫做個人能力色譜(矩陣),我也搞過一個。
技術人員能力色譜
(我之前那個找不到了,臨時做了個類似的)
除了色譜之外,還有非常詳細的能力評價標準:
可以看出,大公司對員工能力標準的要求,是非常細緻的。公司的HR,往往依據這樣的標準,對員工進行針對性培訓,提升員工的能力。
有些企業依葫蘆畫瓢去仿照,卻無法落地。這和公司管理水平與企業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對一個人的評價,是一個很動態很主觀的過程。每個人內心的評價標準不一樣,每個崗位對能力維度的側重也不一樣。如果摻雜一些“人情世故”在裡面,就更難落到實處。主觀評價的方式(包括現在很流行的所謂“360° 環評”),最後就淪為形式主義,甚至利益交換。
換句話說,就是:“領導心裡有桿秤。”
再看看業績。
業績這個東西,某種程度來說,是能力的一種體現。但是,業績並不完全看能力,也看運氣和選擇。
很多新員工在選擇片區或專案的時候(如果有機會選),很喜歡選擇輕鬆和舒適的地方,選擇“比較閒”的專案。
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建議不要這麼做。
越大的專案,越重要的專案,公司各級領導的關注度越高。你如果表現出色,時不時做出點成績,或者得到客戶的表揚,很容易被領導看到,留下好印象。
此外,大專案的工作壓力大、要求高,厲害的同事很多。你參與到專案之中,個人的成長速度和資源積累速度也快,升職的機會也大。
想要快速晉升職位,千萬不要去邊緣崗位。一定要爭取去賺錢最多的部門,去最核心的主力業務科室。
邊緣崗位一般是“養老崗位”,雖然很悠閒,但不在後備管理幹部選拔範圍之內。這種職位,一般屬於老員工的蘿蔔坑,新員工不要去碰。
▉ 如何看待“關係”和“站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職場往往是最險惡的江湖。
現在很多企業的內部晉升,遵循這麼一個潛規則:“基層看能力,中層看站隊,高層看政治。”
也就是說,你的業務能力,決定你能不能當個小領導;你的站隊能力和關係網,決定你到底能爬多高。
這是職場文化的現狀,不僅是華人企業,老外的公司也是如此。只不過,華人企業(儒家文化?)好像表現得更為明顯一些。
一個人如果過於理想主義,很難在商業職場環境下生存,更別提晉升。
唯一我想說的是,在職場上,站隊不僅是能力問題,更是運氣問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我也算見識了不少“職”海沉浮。今天還風風光光,第二天就人走茶涼,常有的事。
有些人,完全把自己的前途押寶在站隊上,沒有鍛鍊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把握住關鍵資源,甚至關係網路都維持得不好。一旦靠山倒了,自己對新領導沒有價值,很快也就涼了。
在通訊行業的職場,崗位調動非常頻繁。領導在一個崗位待久了,可能遇到晉升,也可能遇到輪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看他能不能帶你走。如果能帶,固然是好。但大部分情況下,是不能帶的。
這個時候,之前麾下的干將,就要考慮自己的價值和去處。通常來說,新來的領導會優先選用自己喜歡風格的下屬。但是,如果老骨幹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他也不敢輕易撤換。
說白了,還是那句老話,稀缺性產生價值。一個人,要想辦法讓自己不可缺少,地位才會穩。沒有價值的人,怎麼拉關係或站隊都沒用。
▉ 通訊人職位晉升的最大瓶頸是什麼?
通訊人很多是理工科出生,技術上都比較強,業務也熟練。但是,在管理理論認知方面,非常欠缺。
技術派,喜歡用業務和技術能力來樹立管理威信。並且,他會認為,業務和技術能力是自己晉升的唯一因素。
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對的。
業務和技術能力強,並不等於管理能力強。恰好相反的是,業務和技術能力最強的人,往往在管理能力方面很弱。
但是,業務和技術能力差的人,肯定當不了領導,無法服眾。所以,通常來說,業務和技術能力排在前25%的人,就有了管理崗位的競爭資格。
管理是一門學問,是研究人性的哲學。
很多人,工作了幾年,積累了一些管理經驗,然後就說自己懂管理。這是不成熟的想法。他們的野生管理經驗往往缺乏理論的指導,無法發揮更大的價值。如果能夠系統地進行管理知識的學習,深入瞭解一下組織能力提升和團隊運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年我從公司離職之後,聽了很多管理學的課,收穫就非常大。以前想不明白的問題,就想明白了。以前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系統地學習了管理學之後,才找到了原因。我覺得,如果在職的時候能學一下管理學,我的職業生涯應該會走得更遠。
現在很多人去考MBA,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
你如果真正想學東西,就會發現,相關的書籍和課程很多,完全可以自學。偶爾聽聽專家的線上或線下課程,足夠了。MBA,更多是鍍金,年齡越大,越沒有必要去學。
很多人學MBA,是為了混圈子,經營外部社交關係網路。我前面說了,社交關係網這種東西,你如果對他們沒有利用價值,他們也不會幫你。
▉ 通訊人最容易犯的管理錯誤是什麼?
在管理方面,通訊人(包括所有理工科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將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不懂得分工和賦能。
自己拼命幹活,累得半死,感覺像是體恤下屬,覺得下屬會很感激,團隊會更穩固。實際上,這種做法無法讓下屬承擔更大的壓力,得不到鍛鍊。從長遠看,是害了下屬。
俗語有云:“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情不立事,善不為官”。用孫子的話說,就是:“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掌兵可以有仁愛之心,但是切忌仁慈過度。如果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失之於寬,就會導致“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領導者喪失領導能力。
作為管理者,切忌優柔寡斷。總想著要當老好人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優秀管理者的。我對自己最大的評價,就是過於優柔寡斷。
還是那句老話,管理問題其實是人性問題。對人性的理解越深刻,管理的水平就越高超。
▉ 是不是管理者必須強勢?
強勢並不是成為一個領導者的必要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越強勢的人,在管理上會越有優勢。
男性管理者建立管理威信的方式很多,例如業務能力、人格魅力等。相比之下,女性管理者非常吃虧。女性管理者通常很難透過業務能力得到認可,更多時候需要藉助強勢的態度,建立管理威信。
截至目前我接觸到女性管理者,都有明顯的強勢性格,做事情殺伐果斷、雷厲風行。如果不這麼做,她們很難贏得認可。職場對女性的不公平,所言非虛。
▉ 職場晉升,有什麼小竅門嗎?
我個人反正是沒有什麼小竅門。如果有的話,我也不至於此。
有一點建議可能會對大家有用,那就是一定要敢於把握時機。
通常來說,在本部門一邊奮鬥一邊等待,是常見的晉升方式。然而,有一個更容易的晉升方式,就是跳動晉升。
跳槽是一種。還有一種,如果公司成立新部門、新專案,需要管理人員。這個時候,就應該慎重思考,然後看看是否要把握這樣的機會。
有人面對機會會退卻,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其實,最後你會發現,上去的那個人,還不如你。
長時間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人的能力得不到增長,激情也容易消退。時間久了,職業生涯就走進了死衚衕。
所以,我個人建議,同一崗位不要工作超過五年。如果升職無望,就要積極尋求轉崗或跳槽機會。如果領導不器重你,那麼也果斷離開吧,不要浪費生命。
▉ 是不是一定要“往上爬”?
其實,當不當領導這種事情,並不是強制的。很多人的性格,他就不適合當領導。
我相信,很多人也不喜歡當領導,只希望走技術路線,踏踏實實鑽研技術,專注業務。
但是,中國的社會環境,就是重官輕工。親朋好友都覺得,當官好。一輩子做打工人,太沒出息。
企業在待遇方面,也明顯偏向管理幹部。打工人不僅在地位上比較弱勢,在職場上也得不到足夠的尊重。上了年紀,還容易被“卸磨殺驢”。
在這方面,我覺得整個社會應該反思,我們天天都說“工匠精神”,那麼我們是否真正給了“工匠”足夠的待遇和尊重?我們在價值觀導向上,是否過於鼓勵“當官”而貶低“打工”?
大家也不用覺得太黑暗、太絕望,現實社會就是如此,習慣了就好。在社會打拼的過程,就是不斷吃虧和成長的過程。
我唯獨希望,年輕人能夠守住心智,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只要心裡有明燈,走再多的夜路也不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