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文:子建

中國的農民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目前,中國農民工人數已達2.9億人,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但“農民工”這個詞可能會成為過去。老一輩的農民工隨著年齡的上漲,已經幹不動了。年輕一代不願加入這個行業,“農民工”這個詞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呢?與農民工一樣,中國還有一份工作也存在嚴重的“用工荒”。即使工資待遇不低於大學生,也很難找到求職者。這個工作叫做——技工。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用工荒的關鍵並非是找不到人,而是找不到“合適”的人。與其說是勞動力短缺,不如說是“技工荒”。事實上,在許多發達國家,技工的培訓已經成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韓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青睞職業學校。許多韓國大學畢業生或大學輟學者也會進入兩年或三年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主要學習一些職業技能,如護理、理療、社會服務、學前教育等。

而這些技術的學習,似乎更利於這些畢業生的求職。而許多韓國家長也開始改變他們的看法,認為孩子們學習技術不再是一種恥辱。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為技工培養準備“肥沃”的土地。

現如今中國普通高等教育人才供過於求,許多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後就業難、轉行難。由於普通高校畢業生過剩,企業提高了求職門檻,很多普通高校畢業生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得不繼續攻讀研究生和博士學位。即便如此,一些普通高校畢業生為了適應職業需求往往仍需進行崗位培訓,甚至從事與在校所學專業完全不同的工作,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在12月18日的會議上,國家科技辦提到了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對於技能型人才的缺乏,負責人表示,這實際上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遇到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尤其是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這大點。為解決這一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為加強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應規模,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設立政府財政資金、企業職工教育基金,社會捐助贊助、勞動者個人付費的多元投入機制,提升培訓供給能力。

其實對於技能人才欠缺這一點,政府幾年前就提出瞭解決辦法,即這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到的推廣“網際網路+職業培訓”模式。然而,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出於成本考慮,大多數企業不願意投入培訓。也正是因為對企業成本考慮太多,很多技能型人才白白錯過了很多培訓機會,因為技能培訓不是在一兩天內完成,成本太高是一方面,投資回報太久也是一方面。所以技能型人才在企業中能得到培訓,,其實是少之又少。

然而,官方的態度與企業不同。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中透過審議的建議中,就有一個是關於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中國現在已建成近2400所技工學校,在校生達到360萬人,每年都有100萬名左右的技術工人從學校畢業投身社會。

專家張恆珍更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利用勞模工作室,培養工匠叢集。來自基層的張恆珍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腦力勞動、輕體力勞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像技工這樣的工作。這樣的觀念不利於工匠精神的培養。培養尊重勞動的觀念,提高技工的待遇和地位,這是時代的“聲音”。技術人員的低社會地位和低工資使得許多年輕一代不願加入這個行業。在很多人的眼中,技工就是渾身汗臭、收入低下的典型代表。而這樣的刻板印象下,讓很多工資上萬的技工崗位也出現了無人問津的情況。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寧願拿到月薪三四千元,也不願“加入”月薪一萬的技師行列,這讓人很尷尬。被大學生“嫌棄”,更是讓招工變得難上加難。

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打破“技工荒”,改變公眾對技能型人才的“刻板印象”。正確的價值取向可以使更多的人以公平的態度對待這個立場。營造“技工光榮”的美好氛圍,讓大家學會尊重這個崗位的從業者。

11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怎麼寫方案?記住這四點:介紹背景、分析問題、描述方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