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時間,總和生育率下降跌破警戒線啦,呼籲徹底放開三胎,甚至完全放開生育啦,這些意見很多。
但是我們要問一句,國家真的全面放開生育,現在的年輕人敢生孩子嗎?
生孩子不是生下來這麼簡單的事情啊,生完了孩子,還要有至少10年的養育時光。而現在最讓年輕家庭不堪重負的,正是這10年的孩子教育階段。因為這10年,剛好也是年輕小家庭職場生涯的關鍵階段。
一般來說,現在的年輕父母大概是25歲左右結婚,25-30歲左右生娃,25-35歲的這段時期,正好是年輕人在職場打拼的關鍵時期,能不能升職加薪,能不能幹出一番事業,這10年來非常重要。
但也正是這10年,是他們的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非常繁重,從幼托,到小學的各種輔導班,哪一個不需要年輕的爸爸媽媽操心?
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孩子,哪一個都不讓人安心啊。哪一個都是需要付出極大心血,還可能做不好。特別是女性,由於生孩子,還飽受職場歧視,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生一個娃已經很難了,已經很累了,讓年輕父母再去生第二個?第三個?
在這種情況下,你放開二胎,三胎有什麼用?你就是徹底放開,沒有任何限制,也沒有用。
要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讓我們回想一下,我們80後的父母那一輩,為什麼不存在生孩子的難題?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年國家把生育的一切後顧之憂都給解決了。
咱們不說農村。80年代中國有8億人生活在農村。農村生孩子基本上就沒有後顧之憂。因為農村還是傳統鄉土社會,熟人社會。
首先農村女性生孩子不會丟工作,這個就不去說了。
其次,農村的孩子養育成本很低,都是熟人社會嘛,全村都可以幫著看孩子。孩子稍微大一點就可以和村裡其他大孩子一起玩,所以過去說多生個娃就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兒,那真不是虛的。
說完農村,咱們再說城市。80年代城裡人養娃的條件不像農村這樣便利,但也比現在好太多。因為當時城市職工主要都是在國營企業上班。首先也是不擔心丟工作的問題,因為都是體制內嘛。至於孩子的撫養問題,當時的國營企業內部五臟俱全,從託兒所,到幼兒園,到自己的廠礦醫院,甚至派出所都有。
年輕父母上班,順手就把孩子帶去託兒所和幼兒園了,下班再接回家,一點也不用操心。上學就是自己的子弟學校,什麼託班,什麼補習班,統統不存在。
所以當年我們80後父母這一代,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人,生孩子真的是沒有後顧之憂啊。
再看我們現在做了父母,生孩子要擔心失業問題,長大了要操心教育問題,從出生到小學這至少10年的時光,無時無刻不在操心啊。生活質量嚴重受影響,所以誰還敢多生孩子呢?
除非是那些實現了財務自由的土豪啊。
再看看咱們現在的80後,90後做了父母的,要面對多少孩子的教育問題?
前段時間,”我就是退出家長群“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這些問題的背後,就是作為父母的,做家長的,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操心太多,嚴重影響到他個人的生活了。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多生孩子?能生一個完成任務就不錯了。
所以,對比如今的年輕父母們,和咱們上一輩的父母們,他們在生兒育女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國家有沒有解決這個後顧之憂啊。
只要能夠確保這些後顧之憂都被解決好。生了孩子不需要年輕父母付出這麼多的心血和精力,就近有託班,上學不求人,不用學區房,順順利利的,國家把孩子的入托和教育問題都解決掉,解決好,讓年輕的父母少花一點時間,少花一點精力。
誰還不想兒女雙全呢?
所以啊,關鍵是解決生孩子的後顧之憂啊。
那麼能不能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