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頭:最近都在聊阿里取消強制361的事,那究竟什麼是361呢?你可以理解為在企業考核10個員工裡,3個優秀,6箇中等,一個差,然後末位那個差的要被淘汰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末位淘汰制。今天這一談老升也談一談這個令無數人談末色變的制度。
實際上,阿里並非是完全取消361,而是不強制這個1的比例,也就是說可能是370,即沒有人被淘汰,但卻新增了一個“換汰率”,只針對團隊離職率低的,團隊領導可能會受處罰。我們暫且把阿里放一邊,繼續聊一聊“末位淘汰制”。
它的提出者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前CEO傑克·韋爾奇,它的提出背景是GE規模龐大,發展遲緩,官僚臃腫。所以提出了271(類似361)績效考核,據說最初271以制度的方式在GE執行,專門考核管理人員,所以在管理上很多業績差的職業經理人就被砍掉了。
末位淘汰制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它的出現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受到很多大企業的熱捧,例如微軟、Facebook、阿里、華為、騰訊、京東等;而另一方面也被眾多職場人員所唾棄。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末位淘汰制呢?我的態度是:慎行。
我在以往的文章裡不止一次提到過,企業在模仿別人的時候需要考慮自身的狀況,盲目跟從就如同邯鄲學步,最後也可能把好事做成壞事。因為並非任何企業、任何團隊和任何崗位都適用這個制度的。
企業要執行末位淘汰制前需要考慮下面的問題:
【人員問題】
制度針對的是全員還是管理層或者只是底層員工?要知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道理,如果透過末位淘汰制把某個團隊的員工都淘汰了,最後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團隊的領導身上,那真是追悔莫及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企業究竟有多少人能參與進來,上次看過這麼一個段子:
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財務是小姨子,業務經理是小舅子,出納是老婆,行政是表妹,人事經理是表姐,門衛是二大爺,月底,將公司唯一的業務員給淘汰掉了。
這個小段子很明顯說明兩個道理:制度容易受關係戶影響;制度需要有足夠的人員來執行。
所以人才儲備量也是很關鍵的,問問你們招聘部的同事,招一個新人是否很容易嗎?你們企業是否每天都有人擠著進來?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對這個制度是否執行就要慎思了,不然的話招新人的步伐都抵不過淘汰的步子。再說如何保證新招的就能勝過之前被淘汰的?如果新招的員工又處於末位,稍微不慎就陷入了死迴圈的境地。所以要考慮自己現有人員儲備是否充足,淘汰一兩個是否會影響到整個團隊運作?
【崗位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並非任何崗位都適用末位淘汰制的,通常情況下只適合於合作關係比較少的,業績容易比較的,具有內部競爭屬性的,標準合理的,且大部分人基本都能完成的工作,比如銷售和業務以訂單結果導向的。
崗位也會結合到【人員問題】,比如某個崗位就一個人,如果他在部門裡末位了,那淘汰了誰能立馬接替他的工作?等招聘新人?老升就講一個我親身經歷過的例項吧!我們部門一個同事因特殊原因離職了,後面一直招不到滿意的人,前前後後拖了大半年,相應的工作也沒辦法正常進展。所以並不是每個崗位都適合隨意淘汰的,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多麼痛的領悟。
另外,不同的崗位是不能一概而論混在一起用同一個標準考核的,你若拿一個看門的大爺和跑業務的小哥比業績,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所以同樣的制度只適用具有同樣崗位屬性的一群人。
有時候一個團隊是需要協調合作的,比如做程式開發,策劃、前端、後端、設計、運營和測試等都是需要互相配合工作的,你如果非要排個前後,那絕對是影響工作的。也違背了團隊互助的原則。如果你幫助你的同事提升了業績,那麼被淘汰的將會是你,人人自危,你還願意幫助別人嗎?
【資源問題】
當年秦惠文王為什麼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攻打巴蜀,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地廣人稀,不僅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還有更多的土地用來獎賞有功的將士,歷史證明這一決策是相當正確的。沒有足夠的資源是很難支撐起一個龐然大物的崛起的。
企業想要推動末位淘汰制也一樣,第一種資源當然就是足夠的財力,我們上述所提到的企業,員工的待遇和福利都是比較優等的,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頭要擠進去,在末位淘汰制的高壓下必然就需要高薪來做支撐,不然的話誰願意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拼得頭破血流。
再者,有罰就有賞,業績排前的是能拿到高額的獎金的,例如361裡3的部分人年底拿到的獎金有的是他們薪資的十幾倍,你們企業能做到這一點麼?
另一個資源就是企業的目標和任務。前陣子有看電視劇《大秦賦》的朋友就能看到秦朝的武官是很熱衷於打仗的,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立戰功,不然如何加官進爵?企業也一樣,定製了一個制度,但若沒有實打實的目標,沒辦法分配詳細的任務到每一個崗位,員工根本就無法表現自己,就好比武官無仗可打一樣,談何立功和排名次。
考核是需要消耗很多時間和人力的,企業是否有這樣的條件?這也是很多小企業無法執行該制度的原因,著實耗不起。因此,沒有足夠的資源是很難支撐起末位淘汰制這個貪婪的巨獸的。
【時間問題】
如同一般企業試用期三個月一樣,末位淘汰制也是有周期的,一個月、一季度、半年或一年等,這個也需要結合不同崗位來制定時間,如果每個崗位的時間都一樣,那就是一棒子打死了,例如做研發的團隊,有時候研發一個新產品都要上年,你定個月、季或半年的考評,不是純心整他們是什麼?實際上一月的考評是最不理想的,好歹你試用期都三個月了,有時候一個月是很難看出什麼成績的,更何況每個月都頻繁淘汰人員,對企業的正常運營肯定是有影響的。
另一個時間就是關於淘汰的,是一次就將末位的員工淘汰了還是累計連續幾次末位才淘汰?畢竟人都有個三衰六旺,最先執行末位淘汰制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不也申請過破產,後來重組又煥發新機,所以嘛!不要趕盡殺絕。華為的末位淘汰就比較人性化,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淘汰,華為會讓不適應崗位的員工到總部再培訓,可去新的崗位應聘,應聘成功後可轉入新崗位。
可以搞末位,可以搞排名,但淘汰二字需謹慎,只有該員工屢次處於末位,各種綜合考核都比較差的情況下方可執行。
【法律問題】
這個是備受關注的,畢竟末位淘汰制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甚至可以說他和勞動法是有牴觸的。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以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然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末位淘汰的末位不等同於“不能勝任工作”!不能以“末位淘汰”為由來辭退員工!業績排名最後的這名員工,其實是不能夠說明他能力不足、業績不達標的,只是他在這個群體當中相對排名最後而已,好比10個同學裡9個考了100分,就一個考99分,他是末位,但是你不能說他學習成績不好吧。
事實上按照勞動法規定,就算是不勝任離職,也是需要賠償n+1的,比如我工作了2年那就是賠償2+1=3個月的薪資,也結合資源問題,企業是否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來賠償這一些淘汰者了?
末位淘汰制必然也會引發諸多法律糾紛,如果淘汰頻繁,仲裁案件也肯定隨之上升,如何處理這些糾紛,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考核問題】
這個是重中之重了,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誰來評定、評定方法是什麼以及誰來審計評定結果的客觀公正性?
在傳統的績效考核評定裡大部分企業都是由團隊的領導直接來評分,也就是上級給下屬評分,這種評定方式一般會有這樣的現象,一種是領導是好人,只要下屬沒犯什麼大錯,績效基本上都是合格的;另一種是領導存在偏袒心,比如跟他好的就評優,排擠的就評差。基本上按主觀意識做事,是很難做到公平公正的。
那麼讓其他部門的人來考核呢?也多少存在些問題,一個問題是其他部門對你這個部門的人員瞭解多少?另一個問題是部門競爭故意差評,電商賣個東西都能被惡意差評,更別說企業內部的利益競爭了。
自然會生出營私舞弊、拉幫結派、排除異己、搞小團體,等等這些問題。
這裡我借鑑體育賽事的評分團延伸出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分方法:評分團是由不同部門的人組成的,他們平時需要了解每個部門的工作情況,在規定的時間內統一對這些人員進行考核,然後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算平均分,這也就是我上面說到的資源問題,人力財力物力要充沛。
【賞罰問題】
與末位淘汰制並齊的自然是首位獎勵制,不管是271還是361,賞的比例都是大於罰的,企業如果只模仿罰而不學賞,那就是學功夫學一半了,小心走火入魔。
結合上述的一些問題,這裡抄一個某企業的例子:
每年將利潤的20%拿出來作為獎金,發給公司所有人。考核分越高,獎金越高;反之,獎金越低。考核分還和升職加薪有關。公司規定每年至少加薪一次,但每個部門會有加薪總額度。那麼,考核分高的人就加很多,考核分少的人,加薪就很少。公司也不說淘汰誰,就是和切身的利益(獎金、加薪)掛鉤。如果表現不好,長期拿不到獎金和加薪,自己就會主動離職。
只有將員工的工作任務目標化、資料化,保質保量完成了就給考核分,考核分又和獎金、加薪有關,這樣一來,不用老闆盯著,員工自己就會約束自己努力工作。
考核的目的有時候也不僅僅只是淘汰不合格的員工,用的好更可以用來發現人才。
【最終建議】
末位淘汰制源自於西方,自然是西方社會的產物,我們知道,西方講究個人主義,我們東方更看重集體主義,2020年的新冠疫情把這個問題完全暴露出來了。所以,末位淘汰制看起來不錯,但不適合中國所有的企業。
企業想要搞末位、排名就需要有一個大的目標,根據目標再拆分到每個部門,由部門詳細到每個崗位,這樣才能推動制度的運作,而不是底層把目標歸納到上層,那將是零散和空洞的,甚至弄虛作假。
考核制度才是末位淘汰制的關鍵,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來調整,我在上述問題中也給出了一些作為借鑑的例子。
最後就是企業要投入足夠的資金和人力去維護這一制度,所以也不建議中小企業去玩。實際上調動積極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路子千萬條(對面的領導看過來:企業想把內部管理好必須搞懂這兩個關鍵詞),為什麼非得走這麼極端的路子呢?央企、國企是不會採用末位淘汰制的,因為他們要承擔社會責任,不能隨意裁員。可以說末位淘汰制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微軟早年末位淘汰制,但最後取消了。這次阿里取消強制361也是一個很好的訊號。董明珠也曾表態說:“我從來不會搞末位淘汰制,因為這個隊伍總有一個排在最後的,你把最後一個淘汰掉,這不公平,給他合適的崗位才是最重要的。”
說在後頭:
啥也不說,獻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