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如果你總是默默無聞,或者說話讓人難受,那麼你在職場中很難出人頭地,獲得他人的喜愛。

職場小劉是一個技術員,平時總是愛琢磨工作,工作效率高,但是不善於跟領導和同事交流,開會時也沉默寡言。

等到單位選拔幹部時,需要同事以及領導投票篩選,按照工作能力來說,小劉當選幹部當之無愧,但是由於小王平時不會溝通,使得在單位默默無聞,沒人投票給他。

西方有個諺語說道: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

在如今社會,溝通變得越來越成為展示自我能力,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利器,更是保持競爭力的法寶。

在職場環境中,溝通工作中佔一天工作的50%,因此,每個職場人都必須要掌握溝通的藝術。

什麼是溝通?

我們看這個溝通模型,溝通是從資訊傳送者出發,到資訊接受者收到訊息,然後給出反饋到資訊傳送者的一個完整閉環。

資訊源,就是我們發出聲音的源頭。這裡的編碼,可以是聲音、可以是身體語言(手勢、表情)。接受者,則是你的溝通物件。

因此,我們要在溝通時,考慮到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從而使得我們的溝通是高效,且讓溝通物件舒適的。

這個溝通漏斗的產生,正是由於很多人忽視了溝通物件的背景知識、記憶水平、文化背景,而導致的溝通低效的問題,我們努力學習溝通,也是為了想辦法消除或減少溝通漏斗的產生。

如何取得更好的溝通效果?

1、學會有效傾聽

有句話這樣說:上帝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要讓我們多聽少說。

懂得傾聽的人,往往能夠給別人一種很好的形象,溝通效果也往往是最高效的。

我們要知道,傾聽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

1、不耐煩:對別人的話顯示出厭惡的表情

2、輕視別人,急於表現自己:經常打斷別人,不斷說自己的事情

3、專注傾聽:認真傾聽,尊重別人

4、設身處地的傾聽:在傾聽中產生良好的互動

最高階的形式,當然是設身處地的傾聽。這就要求我們做好以下幾件事:

1、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

少對自己的事情高談闊論,而是主動傾聽別人想要表達什麼。

2、不要試圖揣測別人說話的意思

不少人總是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急於下結論,打斷別人說話,造成很不禮貌的行為。在溝通中要避開這一點。

3、注意細節

不要做小動作,認真傾聽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要做好記錄,對對方的問題做出迴應,以及積極提問。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有這麼一句名言:“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學會傾聽,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

2、學會使用身體語言

很多人平時說話是“不過腦”的,從來沒有思考過溝通是什麼,因而也就變得隨性和無拘無束起來,最終導致溝通不順暢,造成雙方誤解或者發生不愉快的事。

真正的溝通高手,會從自己發出資訊的階段,就開始思考,並且做好準備,最後才會把話說出口,而不是隨心所欲。

在溝通管理領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溝通 = 7%內容 + 38%聲音 + 55%肢體語言”,這充分說明了身體語言在溝透過程中的重要性。

在溝通中,要學會使用身體語言,比如手勢、語氣、表情這些,幫助自己傳達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幫助對方理解。

比如:善於使用重複表述,幫助對方理解;用對方熟悉的語言溝通;目光接觸,微笑;讓別人看懂我們想要表達的含義。

3、有效提問

普列漢諾夫說:“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

溝通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不要在溝通時冷場,當對方表達接近結束時,你能舉一反三,對對方的內容進行提問。

提問方式,總共有4種方式,最好能夠結合溝通場景,使用相應的提問方式。

封閉式:咱們選擇A還是B方案?

開放式:你有其他建議嗎?

引導式:如果這篇文章沒有閱讀量,你準備怎麼解決?

反問式:難道你是這樣看這個問題的嗎?

溝通本來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但是做好卻其實並不簡單,最關鍵還是要拿出積極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正確溝通。

這樣才能受到同事和領導的喜歡,同時從溝通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希望你能從以上三點做起,逐步形成高效溝通的習慣。

第一、學會傾聽,聽懂別人說話的意思。

第二、溝通時,學會使用肢體語言,完整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含義。

第三、有效提問,根據不同場景,選擇更佳的提問方式。

—— END ——

責任編輯| 霸UU

改變習慣,重新整理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12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為什麼裸辭並不是你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