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夢想還是麵包?現代人最困擾的選擇題,其實幾千年前就有人給出了答案

工作雖然辛苦枯燥,但又必須維持生活;心裡惦念著夢想,卻因為種種原因一再推遲,始終沒有實現……是改變生活還是維持現狀?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是進是退?其實,這個問題在幾千年前,乃至孔子的時代就已經有了。

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其實"夢想"大多是出現在睡前疲憊的回想當中。孩子要忙著做作業和考試,畢竟連小學生的作業都可以做到深夜;成年人都要面對生計,工作和加班是常事,每天最發愁的就是今天的進賬出賬,不僅要吃得起飯還要還得起貸款,連眼前的事情都忙不完,哪裡有那麼多時間思考要不要夢想呢?

畢竟,往往追求夢想,就意味著要拋下現實的一切。所以就算年輕人可以還懷抱夢想,但如果肩上已有家庭的擔子,哪還敢真的隨心所欲?之前有一部電影《縫紉機樂隊》 ,其中好幾個樂手要麼人到中年,要麼已經老了,家人不管有什麼不順遂,最後都要怪到"夢想"身上來:

"搞音樂能當飯吃嗎?!"

就算是年輕人,有著最年輕力壯的身體、最青春的年華,照理應該對生活充滿熱情,但 甚至也都漸漸"佛"了起來,所以網上一度火起來"道系青年"、"佛系青年"、"儒系青年"的說法。"佛系"大概指生活裡對什麼都是:"都行"、"可以"、"沒關係"、"隨便";"道系青年"和佛系青年差不多,他們的生活態度可能還更加養生一點,俗話類似可樂裡泡枸杞, 與人交往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對事情都是順其自然;還有法系青年,等等。

這些滲透著古典思想元素的新名詞用來形容不同人的不同生命狀態,沒想到還挺恰當。反而,很少有人自稱"儒系青年",因為"儒"這個觀念,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比起另外兩個,太過深刻和嚴肅了,同時又意味著沉重的"擔當"。

儒系態度:"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在最近觀看的這部製作非常精良的人文紀錄片《中國》裡,其中一條思想主線就是圍繞著中國的主流思想展開,並且十分可見,"中國"和"儒"的觀念密不可分,所以從第一集開始,就以儒家之宗為切入——"孔子"佔了重要的篇幅。

那孔子作為"儒"的開創者、第一代言人,他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其實孔夫子比我們想得看得開多了:"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出自《論語·泰伯》。也就是說,對於儒家,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里給出的答案,無疑是大膽地追求想要的東西,不管夢想是掙錢還是揚名。甚至表示,在興旺發達的國家,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是丟人的:"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事實上,第一集中,孔子用自己的生命踐行的答案是:窮其一生,追逐自我價值的實現。老實說,孔子在當世,活得不算滋潤和體面:家無餘地,身無餘財,還會因為事業淪落到被困於荒郊野外。不僅他追求夢想的環境不是治世,甚至夢想始終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但他最終後悔嗎?沒有。

孔子夢想以"仁義"撫慰、教化世人的心靈。若不能在高位實施政治主張,便在民間教書育人。終其一生,他沒有背離過夢想,可見,在儒家眼裡,重要的在於追逐夢想的過程;如同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在數千年以儒家為主流價值觀的中國歷史中,這兩個神話得以流傳的理由,正是儒家對於理想主義者"追逐夢想"這個過程本身的肯定。

也就是說,如果讓儒家來回答這個問題,不管是求仁得仁的孔子,還是堅守王道的孟子,都會建議你把夢想擺在前方,儘可能努力了就好。

那麼,既然儒家是這樣回答的,那在思想活躍的當代,是不是也有別的回答呢?

道系態度:保溫杯裡泡枸杞

紀錄片第二集就有一半的篇幅給了莊子,也就是道家。在於朦朧飾演漢武帝的漢朝篇裡,也有黃老時代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成果展現,也就證明並不是只有一條路走得通。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莊子讚美這種狀態,也就是一種像魚一樣,在水中來去自由,灑脫從容的生活。紀錄片裡也調侃,莊子好像和魚很有緣分。

孔子在越臨近人生盡頭的時候就越明白老子的處世之道和苦心,而莊子對宰相高位說"不",莊老所代表的道家態度,是對世事的洞察和冷靜,以及對於存在狀態的追求。比起儒家,道家更希望保持生命最自然的狀態,即"天人合一",不違逆,不強求。

比如說,如果可以現在的職位可以維持生活,就沒有必要冒著健康風險,熬夜加班去爭取升遷。如果有些東西會引起心緒的煩悶和波動,那不如就不要看,"難得糊塗"也是道家哲學。道家的精髓在於接納自己,重要的不是是否追求夢想,而是做事不違背本心——追求也好,放棄也好,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成全,使自己活的更舒適。

法系態度:一切按規矩來

至於法家,又會給出不一樣的解答。法家是現實主義者,做得成就做,做不了就不要妄想,如果想去"看看世界",首先得把政策、匯率、工資、時間過一遍,而不是第一時間憧憬哪個地方最好玩;法家也適合計劃主義者,想實現做翻譯的夢想那得每天先背幾十個單詞。做到了獎勵自己,做不到就引以為戒。人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不那麼放鬆,但卻是一種鞭策。

法家又是講求功效的,正如秦國自商鞅開始獎勵耕戰,是為了富國強兵,法家的哲學需要你為自己明確一個結果,然後強制執行,勵精圖治、井井有條。至於這個結果是夢想還是現實生活的利益,長遠還是短暫,都沒有關係。

佛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

佛家思想是從梁武帝時代開始廣泛傳入中國的。在中國,佛家其實不那麼像一種宗教,而更像是一種思想流派:"佛"是人在辛苦勞累之後的一種皈依——"萬事不關心"。佛家是一種比莊老更加清淡的思想,因為道家畢竟是著眼於生命狀態,而佛則關注著"無",讓生命的"有"接近"無",簡而言之,把一切都看得不重要。

我們雖然沒有聖人的造詣,難以把住在平房和住在樓房裡的境遇等同,但佛家的哲學也未必需要需要那麼看透世俗,而只是放棄對外界的過度關注,轉過來專注自身,即佛家常說求——真。

我們常看到,寺廟中的修行的僧人似乎吃得簡單,甚至只吃素,穿著灰布衣,這種儀式也是對干擾生活的因素的去除。為什麼我們那麼在乎用了什麼、穿了什麼?在乎衣鞋用品的品牌,乃至於在乎面子和階層?倘若解除對他人的關切和攀比,省下來的時間和金錢還不足以追逐夢想嗎?

而"夢想"究竟又對生命存在有哪些必要,似乎又是一個新命題。如果是佛家回答,可能只會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說法。

不過,佛家大概還是會告訴你,除了生命的"真",也就是你的真我,其他的都可以對他們說一句"無所謂"。

所以在這些思想流派中,究竟哪個更接近自己的思想歸屬呢?

或者如同"儒佛道三系青年"蘇軾一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不管進還是退,行還是藏,"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即可。

15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如何揣摩領導的心思?這3個方法很好用,學會的都成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