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嘆“年味”的消失,似乎隨著成年踏入職場,過年這件事,便不再值得期待。

但“年味”到底是什麼?是煙花爆竹燃燒後的硝煙,還是親戚朋友們的相聚,亦或是久盼而來的假期?

許多人認為,成年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年味,在於現如今的習俗變化與煙花爆竹的禁止,但真的如此嗎?

其實,“年味”的消失與習俗的改變並無關聯,而是與我們自身的改變息息相關。

所謂的年味

年少時期的我們,往往可以感受到更為強烈的年味,我們期待著過年,甚至在一年剛剛開始時,我們便開始期待。

其實,年少時期的我們,之所以會期待過年,並且能在過年期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在於我們是“年”的受惠者。

在過年期間,我們往往是處於一整年中最為舒適的時期。

01 集中

為何說過年是年少時的我們最為舒適的時期呢?原因在於,那時的我們有著集中的資源,這些資源表現為空閒的時間、不菲的壓歲錢與眾多的玩伴。

其實,與其說年少時期的我們是喜歡過“年”,不如說我們喜歡“年”所附帶的各種資源帶給我們的舒適。

“年”本身並不重要,如果失去了假期、玩伴與壓歲錢的年,相信我們也並不會產生強烈的期待。

02 特權

如果時間回退至幾十年前,或者說是十幾年前物質並不如現在充裕的情況下,年味主要體現在特權的表現上。

這種特權往往出現在物質不富裕的環境之中,家庭收入越低,便表現得越為強烈,比如在以往許多家庭,只有過年時才能好好吃頓肉、只有過年時才能買幾套新衣服。

這種特權,便賦予了新年特殊的意義,使許多人只有在這一刻,才能體會到獨特的特權,因此產生情有獨鍾的情緒也不足為奇。

因此,之所以我們會懷念年味,在於我們懷念那時的舒適與特權。

年味的變化

隨著物質的逐漸豐裕,我們也隨之開始踏入職場,新年對我們的吸引力也在逐漸下降,我也時不時的可以聽到同事們的嘆息:“越來越沒年味了”。

其實,現如今不僅是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更為重要的是,新年開始越來越成為成年人的一種負擔。

甚至於,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提起新年,都會產生深深的焦慮與無奈,不僅不會期待,反而會認為是一種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年味自然無從提起,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下,使成年人對新年持有遠離態度?

01 給予者

如果說,年少時期的我們是新年的受惠者,那麼隨著我們逐漸成年,我們的身份則隨之改變為給予者。

在我們假期縮短的情形之下,我們還不得不操忙新年所需要的種種準備,還需要面對過年結束後的工作量增加。

這毫無疑問會消耗我們大量的金錢,更逞論我們還由接受壓歲錢的角色轉化為給予壓歲錢的角色。

過年不僅沒有使我們獲得舒適的環境,反而是我們的時間與金錢雙重損失,新年,自然是變得讓人“愛”不起來。

02 攀比場景

另外,作為社會中的成年人,很難逃脫人與人在社交過程中的攀比情形,這種攀比在同事之間往往是暗地裡的較量。

但到了過年親戚相聚後,由於自然的血緣關係與隨著工作逐漸疏遠的情感,這種攀比要遠比同事之間的激烈與明顯。

親戚的關係越為生疏、情感越為淡薄,攀比場景便越會出現,並且這種攀比,往往還會涉及到個人的生活狀態。

比如我們經常“吐槽”親戚不顧場合觸及我們的情感生活、或是其他涉及邊界感的問詢,都是建立在攀比這個原始基礎之上的。

這毫無疑問會進一步打擊到我們對新年的興趣。

03 自我思考

每到年底,我們總是會習慣性地回顧年初的展望,並對今年的種種經歷與選擇做出定義與思考。

但可惜的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定義與思考的結果,往往是負面的,因為許多人一年結束之後,只能產生庸庸碌碌的感受。

新年所裹挾的總結產生的壓力,不免使人產生想要逃離的情感,年紀的增長與學識的原地踏步,必然使人產生痛苦。

成年人的一年,要遠比少年時期度過得更快,我們時常感嘆“又是一年”,與其說不想變老,不如說是不想平庸的變老。

新年對於成年人來說,或許本就是一種負擔。

新的年味

隨著成年,我們的角色由受惠者轉變為給予者,新年對我們意味著精力與金錢的雙重付出,同時還會導致我們因為自己的平庸而產生焦慮的情緒。

年味確實變少了,我們所懷念的那些資源、那些特權,那些無憂無慮、可以暢快生活的日子,結束了。

但我們是否可以以一種更好的心態去渡過新年?我們又該如何重拾年味,從中找到可以使我們短暫休息的可能?

或許,這並不會太難。

01 賦予其他意義

這個世間中本無年味,所謂年味無非是我們對新年的解讀角度所賦予的獨特意義,這些獨特意義的消失,也意味著年味的消失。

但成年的我們,已經有能力主觀的對新年賦予意義,平日裡繁忙的我們,在這個傳統的節日中,也非常適合為其賦予其他的意義。

我們可以為其賦予團圓的意義、為其賦予實現自己願望的特權,甚至是為其賦予一個閒散、近乎墮落的假期意義。

我們可以在這較為長的假期中,去嘗試我們在這一年中所壓抑的情感,去改變我們對新年的解讀。

當新年可以實現我們某些“特權”,我們也自然能感知到其中的年味。

02 賦予新的開始

回想我們年少時期,似乎也聽到長輩們繁忙的嘆息,而現如今我們的角色,正如之前的他們一般。

對於職場人來說,新年不僅是對過往的總結,也是我們拋棄過往傷痛,開啟全新旅程的時刻。

對過往一年的總結與思考,目的並非是讓我們感受到痛苦與焦慮,而應是我們設立新的目標與希望的時刻。

對過往的總結與思考,是為了在開啟全新旅程時的基礎與保障,在新年這個難得的假期時刻,也是我們為新的一年寫下期望的時刻。

作為成年、步入職場的我們來說,新年必然不會像我們孩童時期的那麼舒適與滿足,我們也自然會感到“年味”的消散。

但如果我們為新年賦予其他意義,將新年作為一種行使某些“特權”的時刻,並將其作為一種良性的傳承代代相傳。

那麼,即使是沒有鞭炮的硝煙、壓歲錢的沉甸,我們仍能體味其中的“年味”。

19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你缺的不是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