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關係
中國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天天跟強盜在一起,遲早會成為強盜;你天天跟億萬富翁在一起,不成為百萬富翁才怪呢。
要改變一個人不僅僅是要改變他的情感、他的思想,那一切都不是立竿見影的,真正見效快的是改變他的人際關係。
我們企業在人際關係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很多員工在人際關係中被邊緣化了。流失率高、人心不穩、積極性不高,都跟“邊緣化”這個詞都有關係。
什麼叫邊緣化?
在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圖裡你能看到經理、廠長、主管的位子,但能否看到員工的位子呢?企業90%的員工在這個組織架構裡消失了。管理活動當中,我們也經常對他們視而不見,忽視他們的存在,這是一個嚴重的邊緣化現象。
邊緣化會給我們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難。一個被輕視、漠視的人,你永遠不要想去管好他。因為他認為自己可有可無,所以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都不會負責。整個人都處在邊緣,還能指望他有什麼責任心呢?
所以,我們要向企業提倡一種文化:讓人人成為主角。要管好一個人就要重視他。要讓一個人有責任感,就一定要把他納入到你的視野中來,想辦法把聚光燈打過去,照著他。
很多老師特別擅長這一招。上課時,有學生在底下玩小動作,老師會說:大家給他一點掌聲,請他上臺來。這個學生一定會不好意思再玩了。對付調皮的學生,就讓他做班幹部,他就會特別起勁,進步非常明顯。
一個人責任心的強度,跟他在人際關係中所處的位置有很大的關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重要,很受尊重,覺得自己是主角,他就會特別有責任心,認真做事。所以,我們應該讓人人成為主角。
我們提倡人人成為主角,並不是說要讓每個人都當領導。難道企業里人與人之間除了組織關係就沒有別的關係了嗎?我們應該打破把人際關係等同於組織關係的傳統概念,看到組織關係只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我們可以營造更多的人際關係網,我稱之為“人際關係改造的劇場”,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中成為主角。
一、人際關係改造的十二劇場(上)
我們把人際關係改造的十二劇場分為上下兩篇,第一篇是心態控制場。由六個“場”組成。
第一,“情場”
企業要經常營造一些感情的磁場,讓那些被冷落的人很風光地走上舞臺,讓大家為他們鼓掌。
我們諮詢公司在企業做管理變革時,每個月都要舉辦一場生日晚會,要求企業選幾個基層的主角出來。主角要在晚會上跟大家分享他的人生經歷,包括在公司成長的歷程。
如果老闆參加,也必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悲、喜、苦、樂,包括相互的誤解和怨恨。
這些場景都會有攝影師錄下來,然後向員工傳播,讓員工知道這種活動的意義。
很多企業的生日晚會沒有效果,其原因在於老闆想起來就開,想不起來就不開;心情好時就開,心情不好就不開。而且還經常搶壽星的風頭,大談企業問題,將生日晚會變成一場企業會議,效果自然很差。
第二,友場
我們諮詢公司有個客戶企業的老闆非常強勢,跟他的管理團隊和員工的關係都非常緊張,每天上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罵人。
為了改善他與員工的關係,我們設計了總經理見面會。
這是一種可自由參加的會議,不作強制性規定。會議提前一週就把海報貼出去,宣傳在總經理見面會上,總經理將以平民的身份跟大家進行溝通和交流。
等到會議當天,員工們都把長期積壓在心中的怨氣吐了出來。總經理一開始很不適應,臉色紅一陣,白一陣,但是半個小時過後,他適應了這個環境,他說:“我沒想到自己在你們心中是這樣惡毒的形象。”這句話贏得了全場鼓掌。員工反而不再怪他,而是對他說:“老闆,其實我們很理解你,你壓力太大。”
總經理擔心的失控局面並沒有出現,是他誤解了員工,誇大了雙方的矛盾。其實,只是因為平時沒有暢通的渠道讓員工反映問題,雙方才會積怨如此之久。
第三,樂場
這是指娛樂的場所。
我們公司在東莞幫助的一家企業,僅僅是買了幾臺遊戲機,員工流失率就大幅下降了。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員工不是喜歡打遊戲嗎?讓他出去打還不如在企業裡買幾臺遊戲機,好讓他們在宿舍打。
這也是讓人成為主角,成為生活的主角。某員工平時在工廠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可一坐在遊戲機面前,他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人物。在他心中自己就是主角。
娛樂比賽的目的就是讓那些有文體才能的人跳出來,成為主角。
在學校讀書時,那些文體積極分子特別容易找女朋友,因為他容易從人際關係中跳出來。一打起球來,一表演起來,大家都會注意他。所以,企業應該多舉辦一些活動,讓那些有文體才能的人成為主角,透過他們的影響力帶動一批人。
第四,夢場
夢場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圍繞個人理想而進行的演講比賽,以及關於企業未來規劃的一些活動。
企業要懂得給大家營造一個夢。透過不斷地強化這些夢,對員工形成激勵。也許說得多了,還真會“美夢成真”。
企業員工忠誠度的高低是由企業改變員工命運的程度來決定的,這最終取決於企業圓了多少人的夢。
第五,交場
交場指的是社交的場。
我們一定要介入員工的社交場合。
我在南海遇到的一位老闆,在企業頒佈了一條硬性規定:下班後,不允許三個以上的老鄉在一起喝酒,查出來要處罰。這位老闆是想介入員工的社交場合,因為社交圈子直接影響這些人的工作表現。他的想法原則上是正確的。要設法讓員工不完全以地域和血緣為紐帶形成關係網,這樣的關係網進一步發展,必然成為幫派。但他的方式太笨拙。其實他可以組織一些籃球隊、乒乓球隊、圍棋隊、象棋隊,或者建立一個閱覽室,發起幾場讀書會。這都是些非地緣性的組織,且活動內容健康向上,有助於形成新的企業關係網和清新的企業文化。
第六,“心場”
心場就是思想觀念直接碰撞的場所。
很多企業的高管都有自認非凡的背景和經歷,都認為自己的模式就是成功的模式,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做法。他們之間互不買賬,導致一支獨立作戰能力很強的團隊,成了一盤散沙。
經過我們的點評,大家發現,原來各自的模式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外資企業、大企業的模式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不顧企業發展的現狀和經歷,不顧基層員工的實際,任何成功的模式都將在莎麗失效。莎麗目前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失控。於是,全體管理人員決定根據行業特點、企業特點、人員特點,摸索一條自己的管理之路,建立適合莎麗衛浴的管理控制體系。
二、人際關係改造的十二劇場(下)
上篇我們介紹了人際關係改造的心態控制場,此篇我們從心態過渡到行為,介紹行為控制場。
第一,賽場
這不僅僅是籃球比賽的賽場,更多的是勞動競賽的賽場。很多企業員工平時工作不認真,因為在這種企業工作無所謂好壞,沒有第一名、第二名之分。
我們針對這種現象,在很多企業匯入了固定模式的勞動競賽。在威泰這家企業實施勞動競賽後,員工們竟然在一段時間裡每天打破產量歷史紀錄。
那段時間,凡是打破紀錄或獲得第一名的員工,廠方都會把一張寫有他名字的大紅喜報貼在一個可容納千人的食堂;第二天,這份殊榮就會易主;第三天,又易主……大家都十分關注這種變動,為它而牽掛。
勞動競賽和我們講的主角化有什麼關聯?勞動競賽中誰是主角?是一線的工人,是班組。打破產量紀錄的絕對不是總經理。
為什麼賽場能把員工的積極性調起來?就是因為可以讓一千個人知道他、關注他,他成了全廠的焦點、主角。
這個活動的核心就是讓普通員工成為主角。有的企業也搞勞動競賽,但往往流於形式,因為他們不理解勞動競賽的實質是讓生產能手成為人人追捧的“明星”。
第二,戰場
此處戰場和賽場既相同又不同。在賽場進行的是勞動競賽,是戰鬥;在戰場進行的是產能提升戰、品質改善戰、成本控制戰,是戰役。前者是區域性性的動作,後者是全域性性的動作。
那麼,戰役中誰是主角呢?是跟戰役相關的部門和人。如我們打成本攻堅這一仗,那財務就成了主角。
我在深圳偉豪傢俱廠做管理諮詢時,打了一場硬仗:籤成本控制軍令狀。
那是在2005年底,正值企業制訂2006年經營計劃的時期。原先制訂的經營計劃是:目前產值2.5個億,明年要達3.5個億,我說:“這個目標可行,但關鍵是要有成本控制的指標。你們必須籤軍令狀,將來超過指標要罰,節約了有獎。”
當時說籤軍令狀,誰都沒意見,但我一離開,就全部拒籤。我得到訊息後,半夜趕到企業。雙方僵持了兩天,最終迫使他們簽了成本控制軍令狀。
春節開工以後,企業的材料成本就下降了10%。
第三,會場
很多企業之所以管理差,人不好管,很大原因就是沒有會議。
我們到企業去,首先把幾個會議制度建起來,如每週的管理變革例會、生產協調會、品質例會,還有一些專項會議。會議是營造權威的很好手段,權威離不開會議。
我們不同的會議,讓不同的人唱主角,樹不同人的權威。比如說,生產協調會,PMC(計劃物控部門)唱主角;品質周例會,品管唱主角。
我們還在企業裡搞了一個會議,叫案例分析會。每星期收集三個案例,即企業出現的三個問題;然後分析這三個問題是誰造成的、什麼原因導致的、應該怎樣追究責任人責任,把它們列到白板上來,用一兩個小時進行現場分析。
這樣的案例分析會就是讓那些製造問題的人被聚焦,被注意,成為負面主角,成為焦點。不讓他們隨著問題一起被忽視。
第四,考場
在有些企業,我們推行上千人規模的流程考試,並將參試者的分數公佈出來。
現在企業的員工有一個毛病,推流程時你問他:有問題嗎?他張口就說:沒問題!其實他看都沒看。為什麼?他壓根兒都不打算執行。
所以,我們推流程、推制度要考試。每個與流程相關的人要知道流程怎麼走、表格怎麼填。
第五,教場
指師傅教徒弟的教練場、內部培訓的教練場。
企業要懂得挖掘有經驗的骨幹員工的智慧,將他們的經驗整理成資料,作為內部培訓教材,甚至請他們做老師。這樣做,既提高了有技能員工的身份感,使其便於管理,又整理了企業的過往經驗,形成了有實際價值的內部教材體系,避免這些寶貴的智慧被個人壟斷,或隨人才一起流失。這比從外部請專家講課的效果好得多。
當然,還可以透過獎勵的方式讓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地傳授經驗。
總之,教場就是讓有經驗的師傅和操作者,包括技術員,成為主角。
第六,職場
“職場”是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透過職業生涯規劃,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主角,讓未來成為他內心關注的焦點。
一個人內心被未來主宰,他一定有自律精神,一個沒有未來的人是不可能自律的。
西藏佛教徒虔誠到能磕10萬個響頭的程度,為什麼?為了來世,而不是為了有生之年。他們想的未來更長遠。
人是否能管住現在要看他是否相信未來,他不相信未來,他就不會管住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