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朋友最近有點心煩,因為一起搭檔的同事最近不給力。

支援會務時,同事在6樓拿個水壺要半天,而朋友自己已經從4樓往返回到7樓,為了不干擾會議,朋友還在會議室門口等半天;偶爾朋友家裡有事請假,工作交接給同事,但其他同事總是給朋友打電話,因為他們說找不到她的搭檔;平日7:30需要到辦公室,同事卻總是要晚10-15分鐘,因為她喜歡坐老公開的班車;領導會議結束地晚,朋友交代同事幫忙看一下,結果她不打招呼就自己走了,走的時候就給朋友發個微信。朋友下班開車、到家看娃做作業,沒留心到微信,結果就被領導批評……

平日各種小事堆積在一起,一起共事的時候,朋友確實很煩惱。

一開始,我建議可不可以透過談話或者浮動績效的方式來提醒對方,但朋友說,當時考核的時候瞭解不多,在她轉正單上簽字了,現在直接和她提注意點,同事完全不理會。

但接到緊急任務時,自己真的很容易上火。

遇上這樣的事情,朋友能怎麼做呢?

類似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會碰到,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是同事,發火、大聲吼肯定行不通。不但沒法解決問題,可能會將事情更加嚴俊化。

一旦同事關係惡化,以後的共事將會更加艱難。

之前我給朋友出過主意,比如說和自己的上級溝通,讓上級給予一些反饋;

或者私下裡對同事多一些瞭解,知道對方的性格或者知道對方對什麼更為看重,只有瞭解了對方,才能夠更友好的相處。

因為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辦法改變別人,那我們怎麼樣可以進行自我調整呢?

我覺得《為什麼我的情緒總被他人左右》裡提到的這三種思維值得關注:001恐怖化:我這麼做,別人會怎樣說我?002應該化: 我如果這麼做,事情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這件事情應該怎麼樣。003 合理化: 我的原生家庭造成我的性格是這樣,我改變不了,我只能這樣,我做不到,我不行。

細細想朋友所描述的事情,我覺得朋友可能也陷入了恐懼化的思維。

她最擔心的是被領導點名批評,但遇上一個習慣批評的領導,這樣的事情總是沒法避免的。有的領導能夠包容錯誤,為別人考慮,有的領導卻是生怕不說你,你就意識不到錯誤,於是一盯上你的錯誤,就會叨叨說不不停。

既然免不了被批評,那就接受這種狀況好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平靜接受領導的教誨。等領導心平氣和了,那再和領導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不用在乎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怎麼樣的,關鍵是明白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不被他人的價值觀影響。

第二點是應該化的思維。

太多時候,我們覺得規則是這樣的,這個世界也是一個刻板的樣子,但大多數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

我們無法將自己認定東西強加給其他人,大家對於同樣的事情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也會採取不同的措施。

我們的很多壓力,其實都源自於“應該化”的思維。自己認為工作就要一絲不苟,容不得一點錯誤,但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只是豐富生活的調節劑。也就是說,每個人對於工作的要求並不一樣。對你來說壓力很大的任務,對於其他人來說,只是輕而易舉的小事。

放下“應該”的桎梏,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說法。

找合適的實際溝通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折中的方法,找到自己和搭檔共同認可的限度。

第三點,合理化思維。

這可能是我們滯留在舒適區的主要原因了。

找個理由來解釋自己當下的狀況,這是最省力的方式。

有個朋友,遇上任何自己不滿意的事,就會破口大罵。別人想要勸阻,都會被她的怒氣給嚇到。時間長了,原先認識的人都不願意和她交流。

對於新認識的人,她總是說“別怪我說話直”,然後就開始說別人的缺點。她也覺察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總說自己改不了,然後把原因推到母親的身上。

確實,小時候你可以怪父母沒有將美麗遺傳給你,但都30多歲了,外貌氣質不都需要自己調節和收拾嗎?

想要改變,第一步永遠都是先看到自己的問題,並自己有意願去改變。

如果主觀不願意,那即使別人的有再多的建議,外在環境有眾多的影響因素,也於事無補。

當我們能覺察到這三個潛在的因素,就能夠破除掉情緒帶給我們的困境。

當我們能在情緒調節上做好功課,人生的其他方面都會越來越順。

6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北漂六年,我的朋友還在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