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鏡子物語:世界佈滿枷鎖,願你從不放棄對自由的探索。

有一次和好友聊天,朋友向我吐槽,說前幾天他們老闆忽然叫人在辦公室裡裝了一個攝像頭,監控他們的一舉一動。這讓她心裡很不爽,本來還挺有工作積極性,忽然就覺得挺沒意思的。

“真不知道老闆是怎麼想的,我們把工作給她做好不就得了?用得著像看犯人似的麼?唉,工作就是那麼回事兒,做做樣子給老闆看得了。”

我對朋友表達了同情和理解。同時我也明白老闆的心態。多數老闆都希望把一切掌控在手中,卻不知道,過度控制帶來的負面效應是毀滅性的。

從更深的層面來分析,現在普遍存在的職場倦怠,包括人生倦怠,很大程度上都是“控制”造成的。只是由於長期身處其中,人們已經變得麻木了。所以我們需要揭開真相,看清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怎麼活。

01 你的熱情是被控制“殺死”的

職場人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每次剛到一家新單位,都挺有積極性,想好好幹,但不到一個月,這份熱情就消失殆盡了。就像一個小孩子,明明剛上學時挺有上進心,但沒多久就開始討厭學習了。

我們自己也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有的人還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堅持,而一味自責。

其實,殺死你工作熱情的“元兇”,是環境中無所不在的“控制”。各種考核、監督、評估、紀律要求,包括績效獎金,都讓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按照一套固定的規則行事。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做事動機悄悄發生了置換,從對工作本身感興趣,轉向了避免懲罰,獲得獎勵。

這種置換的結果,就是自主性的喪失。沒有了自主性,自然不會有發自內心的熱情和動力。

人們普遍認為,控制,是激勵一個人的有效手段。比如教練會憑藉充滿天賦的“三寸不爛之舌”,時而鼓勵時而羞辱勸誡,最終將懦夫變成冠軍;老師會透過巧妙的獎懲手段,把一個個“小淘氣”變成聽話的學習者。

而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巧妙施加的壓力有時的確能使人順從,但這種順從必定會帶來負面後果。

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讓兩組被試人員分別在各自的房間裡玩一種叫作“索瑪”的拼圖遊戲,同時告訴其中一個小組:每成功拼出一個圖案,就會得到報酬。而另一個小組則沒有。

當德西宣佈任務結束後,繼續讓兩組被試在房間裡待了一會兒,並暗中觀察。結果,已經獲得報酬的被試者往往會去看雜誌,而從未獲得報酬的被試者更願意繼續解決拼圖問題。

德西得出結論,那些被提供報酬的人不再有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外部獎勵會損害內在動機。其他研究者進而發現,不僅是獎勵,各種外在控制手段都可能會破壞內在動機。

比如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手段:威脅。人們總在威脅別人,比如父母威脅孩子,“如果你不學習,就不能看電視”;老闆警告員工,“如果你不按時上班,那就別來了”。“如果我在監控裡發現你不認真工作,就扣你工資。”

被威脅者往往會順從,而順從的最終結果,是“疏離”。

以我的觀察,現在職場中,“疏離”是一種普遍狀態。就是一個人雖然每天都坐在工位上,但心不在此。上班是為了生活,是不得不上。只要條件允許,分分鐘都想要逃離。在那些臨下班被老闆叫去開會,非自願加班的人身上,這種疏離狀態更是顯露無餘。

02 自主是生命的本質需求

為什麼控制會對人產生這麼大的破壞性呢?因為控制與自主不能並存,而自主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內在需要。自主一旦不能被滿足,就像不能滿足溫飽一樣,會使人們的幸福感直線下降。

所謂自主,就是人們的行為來自自己的真正選擇。當一個人完全願意做自己所做的事情,並且帶著興趣和決心沉浸在做事的過程中時,他就是自主的,真實的。

就像美國藝術大師羅伯特·亨利所說:“畫一幅畫的目的不是為了畫畫。畫作本身只是一件副產品,每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背後的目標,都是獲得一種存在的狀態、一種亢奮的狀態、一個超越尋常的存在時刻。”

這種狀態就是自主狀態,在嬰幼兒的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嬰兒無需大人要求,也無需獎勵,就會帶著驚奇的目光,不斷探索周圍的世界,發展自己的新能力,他們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搭積木,併為此感到開心無比。

人類天生就是傾向於不斷奮鬥並蓬勃發展的個體。但是,這種天生擁有的自主性,很容易因為受到控制而感到無能為力。

受到控制意味著人們在壓力之下行事。當其行為帶有“不得不做”而不是“選擇去做”的體驗時,就既不自主,也不真實。而當一個人不斷屈從於控制時,會漸漸忘記自主的感覺,可能表現得越來越需要受到控制。

能否獲得自主狀態對一個人的身心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著名心理學家埃倫·蘭格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挑選了一批65歲到90歲的老人,其中47位老人為實驗組,被告知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自主權。另外44位對照組的老人則被告知,別人會給他們營造舒適的環境,在各方面幫助他們。

實驗持續了3周。結果發現,實驗組的老人在做自我報告時更快樂,也更有活力,93%的老人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而對照組出現同樣情況的老人只有21%。此外,兩組老人在人際交往上也表現了顯著差異。實驗組老人與他人的接觸增多,與各類工作人員都能長時間地交談,而對照組則改變得很少。

蘭格教授在18個月後去回訪這些老人,她震驚地發現,有30%的對照組老人離開了人世,而實驗組中去世的老人僅為15%。

結合其他早期研究,蘭格指出,對於一個被迫失去自我決策權和控制感的人,如果能提高其對生活的掌控感,那麼其生活質量就會提高,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積極。

在我們身處的環境中,“控制”無所不在。總有人在不停地要求我們,同時我們也在要求著別人,這是懈怠、麻木、迷茫、痛苦的重要原因所在。而只有找回自主,同時學會支援他人的自主,我們才能重新變得快樂幸福起來。

03 三招找回內心的自主

想要找回自主,我們首先要對自主狀態和受控狀態有所覺知。如果你是自主的,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內心,至少直覺上是這樣。你能夠知曉,自己什麼時候感興趣、什麼時候投入、什麼時候充滿活力。

測試自主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問自己:“我喜歡每天做的事情嗎?”如果答案是否,那麼你的人生正處於控制之下。

通常我們選擇一份職業的時候,要麼看工資高不高,要麼看工作累不累,但很少會考慮,這份工作能否給自己帶來自主。正如著名職業諮詢大師布萊恩·施瓦茨所言:“悲哀的是,有些人接受某份工作只是因為它薪酬很高,然後用掙到的錢在痛苦的環境中為自己買樂子。”

你可能會說,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哪是那麼容易的事。但就算大環境中充滿控制,我們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體驗到自主。方法就是:保持正念,全身心投入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中去。

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指出,當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當中時,就容易進入一種“心流”狀態: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這種投入體驗會使人獲得愉悅和幸福,並最終帶來更強大的自我理解和誠實。

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我一直在跟文字打交道,也曾在多家管控嚴格的公司任職。但有一點,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只要我一開始寫字,立刻就能進入一種認真投入的狀態,我只想讓這些文字盡善盡美,那一刻我就是自主的、滿足的。

現在想來,正是這一點認真,讓我對外界環境有了一些“鈍感力”,得以保持一個相對平和的內心狀態。所以說,一份工作,不管你喜不喜歡,認認真真做好手上的事,一定不會錯。

除了自我覺知和保持正念,找回自主還與“勝任感”緊密相關。當人們感覺到,自己獲得了處理事務以及應對周邊世界的能力時,就會變得更加自主,顯得更加高效,洋溢著更大的幸福感。所以很多事情,並不是因為喜歡才能做得好,而是因為能夠做得好而喜歡。

這提醒我們,要多做自己能夠勝任的事情。如果你現在的工作挑戰過大,讓你壓力重重,屢戰屢敗,你的熱情和活力將會被透支。

當你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達不到要求,而你所在的團隊依然不支援、不欣賞你時,你就該考慮換個地方了。因為這樣的工作會嚴重傷害你的自主,這是得不償失。

當然,毫無挑戰的工作也無法帶來“勝任感”。機械重複的勞動不會使人感受到自我意願和自我決定,不能提升自主和總體幸福感。最理想的,是那些需要付出努力,但你翹翹腳可以夠得著的目標。這一點可以做為我們職業選擇的參考。

04 學會支援他人自主

有關自主的理論,也給老師、父母、管理者、企業老闆等等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提了醒:如果你想激勵一個人,控制將是最糟糕的手段。大人控制孩子,孩子則無法發展自我;管理者控制員工,員工則鄙視他們。

不控制不代表完全放任,我們可以使用獎勵、批評、監督等手段,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保持謹慎。

比如,當我們使用獎賞、表揚時,一定要注意對方會如何解讀。人們經常將獎勵理解為一種控制,一種迫使他們做出特定行為的手段。但如果能透過適當的方法,使人們僅僅把獲得獎賞看作是對他們在某方面出色表現的認可,其負面影響就會減小。

過分強調控制和紀律只會帶來負作用,但設定界限是必要的。聰明的做法,是在制定規則、界限的同時,給對方充分的選擇權。當人們在如何完成別人指派的任務上有一定發言權時,就會更喜歡這項任務,因為選擇權是感知自主的關鍵。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有施行最大的自由,才有最大的成長。”當我們都能夠不斷去追尋內心的自主,同時盡力支援他人的自主時,每一個人都會獲得心靈的解放,變得更加幸福。

七稜鏡:文學碩士,資深傳媒人,1年100本書的終身學習者,崇尚深度思考的文字控。專注提供職場成長深度實用乾貨文章。

鏡子宣言:擴充套件認知邊界,給你智慧和力量。

期待遇見愛學習、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11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我不認可“成長”一詞,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