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今年國家減稅的力度很大,減稅總目標高達2萬億,其中僅個稅就將減少6000億。

根據上半年的減稅效果來看,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共計3077億元。

然而,對於不少人來說,卻發現到手的收入反而少了。

我們以稅前月薪10000元進行計算(為了計算方便,本計算不列入公積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通過個稅計算器,不難發現員工實際到手收入減少的奧祕:

在以前,中國企業在為員工繳納社保時候,往往是以最低工資基數或者一個其他低於實際工資的基數繳納社保,社保由員工和企業共同承擔。

如果企業原來以5000元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那麼員工需要繳納個稅641.37元(老稅法)。

與此同時,員工需要承擔518.16元的社保支出(從工資里扣除),企業承擔1574.80元社保支出。

這樣,員工去除個稅、社保後的實際收入是9243.66元。

企業的實際支出(即用工成本)是11574.8元。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社保統一由稅務部門徵收,並且社保基數須與工資基數統一。

同樣是10000元的收入,員工需要承擔的社保增加到了1020元,而企業需要承擔的社保支出則增加到了3100元。

同時員工還需要繳納188元的個稅(如有符合抵扣條件的,可以抵扣),到手收入是8792元,比原來減少了451.66元。

公司的用工成本上漲到了13100元,比原來增加了1525.2元。

如此一減一增,相差1976.86元。

從理論上來講,社保的增加,意味著員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保障,尤其是退休後可以領到更多的退休金。

但是,對20多歲、30來歲的年輕人來說,領退休金是三四十年之後的事(退休年齡肯定會延期),以中國最近三四十年來的變化看,屆時將是天翻地覆的變化(40年前剛剛改革開放)。顯然,為了40年後的退休金,而支付相當一大筆支出,是不明智的(45歲以上的中年人還是合算的)。

而企業,也大大增加了負擔。

對此,該如何解決呢?

國家給了方向——可以適當運用靈活用工的模式解決。

通過嚴格的設計,企業可以在合法自願的基礎上,與部分員工(非必須崗位,如銷售、程式設計等)調整關係,雙方由勞動關係轉換為服務關係。

企業向“員工”支付相關費用,而“員工”則根據《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向公司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用於企業做賬、抵扣企業所得稅。

這時,“員工”所得到的費用不再是“工資”,而是“經營所得”。

“員工”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公司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五款規定:“經營所得,是指: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諮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通過這種辦法,企業、個人都大幅度降低了社保支出。個人增加了現金收入,企業降低了用工支出。

而“員工”本人有繳納社保的需求,依然可以自行繳納,金額自己把握,不影響“社保”附加的購房購車等資格。

​通過“靈活用工”模式,企業還可以促進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93

購房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這才是做績效,你那只是打打分,扣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