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忠誠由“忠”和“誠”兩部分組成。“忠”就是公而忘私,也就是說在處理公事的時候,不夾雜任何的個人私心。那種單純的、完全拋棄個人利益的忘私,是很難真正尋找得到的。而“誠”就是無欺無偽,不欺騙老闆,不虛偽,不向老闆提供虛假資訊,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的自私天性是不能避免的。從忠誠的內涵來看,要想忠誠於你的老闆,你首先要忠誠於自己。

作為一個成功的職業人,首先必須忠誠於自己。如果一個員工連自己都不忠誠的話,還談什麼忠誠於老闆、忠誠於公司呢?忠於自己的員工,懂得忠誠於自己的價值觀。他們會按照自己既定的價值觀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然後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他們懂得自己的價值的實現永遠都是建立在公司的基礎上。因此,無論是老闆,還是職員,忠於自己的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準則。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就像變色龍一樣,走到哪裡都會改變自己的意志,這種人永遠都不會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負責。

同樣,用人單位在選擇的時候,也非常看重職員這一點。他們明白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同樣也不會忠於公司。所以,在面試的時候,用人單位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樣的?”很多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表現得很茫然。

他們尋求工作的目的既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權,僅僅只是為了一時的興趣。這樣一個沒有任何目標的人,就是不忠誠於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對公司忠誠呢?所以,世界上很多知名企業在對待員工的培訓問題上,首先強調要教育員工對自己負責,然後才有可能對公司負責,對老闆負責。

其次,作為老闆,都希望擁有更多的忠誠的員工。可是,對員工來說,忠誠的物件到底應該是誰,這也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 。在一些小的公司和企業,員工就是要忠於自己的老闆。

可在一些國際性的大型公司,又應該對誰忠誠呢?是忠誠於公司,還是忠誠於上司?恐怕很多老闆和管理者還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在這樣一種複雜的情況下,我們唯有首先忠誠於自己,才能忠誠於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可是,這裡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說忠誠於公司,而要說忠誠於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呢?這是因為,公司畢竟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就像國家一樣。我們忠誠於自己的國家,就必須遵守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老闆是公司的代表,我們必須忠誠於老闆。

可是,在企業中,普通員工直接向老闆表露自己赤膽忠心的機會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老闆就在公司裡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建立了企業文化來進行教育和訓練。企業員工只要忠誠於這些規章制度,嚴格按照這些原則和方法辦事,其實也就是忠誠於公司、忠誠於老闆。

最後,忠誠於自己的最後的落腳點依然是忠誠於上司、忠誠於老闆。當今社會,任何物質資源加在一起都不能自動地產生經濟效益,唯有人是最能動的、最活躍、最有潛力的因素。員工的忠誠從本質上來講是對企業的忠誠、對事業的忠誠。

在當今職場中,員工首先要忠誠於自己,然後才能忠誠於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進而忠誠於上司、忠誠於老闆。

10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是真的沒有時間還是你不會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