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277,預計閱讀3分鐘。
01我們部門裡的同事關係一向不錯。不過這兩天對我來說,這種關係卻遭受到了一些挑戰。
起因是一位同事聽說保險新規要生效,沒買的都在安排,她也變得著急,想要跟風買,又害怕上當受騙,因此十分糾結,到處詢問,遲遲拿不定主意。同樣的問題,她可以反反覆覆、前前後後問好幾遍。我被她問得有些不耐煩,又不好發作,悄悄找另一個同事吐槽。
但吐槽完我並沒有覺得好過一些,反而覺得自己這樣好像在背後說人壞話,還是平時關係那麼好的人,感到不安。於是我決定當面吐槽她。
意外的是,她對我的不耐煩早已有些察覺,並且對我生氣的點“同樣的問題反覆問”全然沒有覺察到,她說她忘了。這雖然很令人哭笑不得,但同時也說明,是我誤會了她——原以為她這樣做是因為覺得我的話不可信,結果只是腦袋犯了糊塗。由此,一場誤會消弭,我的心裡也舒服了很多。
02總結來說,“當面說人壞話”的好處是什麼呢?
1、讓自己打心底磊落。相比起背地裡說人不好,當面講是一種直接、坦誠的溝通,甚至是一種建議,而不是一種只求口舌之快的嚼舌根,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是,背地裡說人說多了,看誰的眼光都會變得不友善,也總會懷疑別人在議論自己;
2、成為你篩選朋友的標準。成熟的人大多數都明白“忠言逆耳”的道理,甚至會珍惜那些反駁自己的人,那些聽不得一點“異見”的人,不值得深交,接觸時也要留個心眼,維持表面客套就可以了;
3、為你贏得好名聲。與當面說人壞話相輔相成的是,背後說人好話。試想下,一個人總在你面前“剛”你好,還是表面笑嘻嘻,背後非議你好?是直接誇你讓你舒服,還是從別人那裡得知他誇了你舒服?當你瞭解到某個人有這樣的品質,即便關係不熟,你也對他徒增欣賞,而根據馬太效應,“越富越富,越窮越窮”,當你的優勢越多,你的資源也會越多,比如你擁有了好名聲,你同時也會擁有好客戶、好人脈、好業績;
4、釐清誤會。就像我和同事那樣,如果我不說,她怎麼會知道我為什麼對她臭臉?——儘管我認為我沒有,但她一定感受到了。別以為我們的演技有多好,大多數人的情緒,其實都會透過語言、神情、肢體透露出來。比如當對方在聊天中頻繁看錶,你肯定會覺得他可能是趕時間或不耐煩,但你問他,他很可能矢口否認。所以,及時溝通等於排雷,藏著不說等於埋雷。
03那麼,以上是在提倡那些當面“懟人”的槓精行為嗎?不是。槓精是為槓而槓,自己爽了就好,我們說的是,以消除誤會、表明心志為目的的溝通,它的要點在於:
1、要麼不說,要麼當面說。當面說可能是忠言,背後說一定是插刀;
2、尋找讓效果最大化的方式,如果當面說不出口,就打字說。如果無障礙,當面說的效果,會更好;
3、尋找合適時機,別逮著對方正忙、情緒不好的時候說,那無異於讓或許本不富裕的關係雪上加霜;
4、多用“我覺得”,這不是要你展示霸總風采,而是向對方表明你說的只是你的想法,因為事實分分鐘不是你想的那樣,此時“自知之明”就十分重要;
5、語氣平和,語調沉穩。打個比方,同樣一句話:你在幹嘛呢?用不同的語氣說,給人的感覺可以截然不同。高的、尖的、大聲的極易引戰,低的、穩的、中等的會讓人更容易聽進去。
“交朋友的方法是自己要成為一個朋友。”——沃夫拿格(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