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有位員工在社交平臺發表自己對賺錢的觀點:工作半年,體會最深的就是,錢不是人生重要的東西。

因為工資無腦衝網際網路大廠,已經後悔,覺得人生丟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或者沒有樂趣跟興奮點。掙20w和50w實際上沒有本質差距,但是一天工作8小時休息4小時,和一天工作15小時就差距大了。

不少網友覺得這是還沒到真正想用錢或者缺錢的時候呢,等你缺錢就知道了,體會到沒錢的難處,才能理解那拼命賺錢的心情。因為輕易可得到,所以沒有所謂的輕重。

還有網友覺得是因為你沒買房才覺得沒區別,買房就知道了,先不說首付,連後續月供都受限。掙20w和50w的區別,取決於扣除房貸和加班後能用於消費的有多少錢。當然理想的生活還是上班8小時,剩下有足夠時間和夠用的錢追求人生樂趣。

還有很多網友覺得lz追求太低,只想著追求每天打4小時遊戲,月入5k也能生活。就算打遊戲也得花錢,沒錢遊戲都打不痛快。

也有很多網友贊同表示不能被工作支配了生活,現在工作很沒意思,自己的人生是活給自己的,當身體各個器官出現問題時就會後悔莫及。並且八個小時的工作制確實是掙多少錢都體會不到的快樂。

你為什麼要努力賺錢?因為我想要的東西都很珍貴,想去更多更遠的地方,想愛我愛的。有錢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個世界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大家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普通人會把周圍當成全世界,富人則想去看更大的世界,一個人的眼界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看事物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所追求的東西,人和人的差距也是慢慢被拉開。你覺得錢重要嗎?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網際網路大廠的996。996的隱形成本是不是全社會在承擔?

越是底層越容易分攤996的隱形成本,越是高層越容易獲得996的人口紅利,所以底層的人反感996,高層的人提倡996,一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小布爾喬亞同樣提倡996,只因為他相信努力與回報成正比的古老童話。

對於後面這種人,能談則談。談不攏,讓他老闆和他談。老闆用加班,裁員,996ICU一教,就談得攏了,願意替資產者辯護,就辯護去吧!現在還叫馬雲爸爸的,過兩年老闆一教,馬上就變成“孫子,你工人爺爺來了!”覺醒的無產者將會越來越多。

資本發展的同時會將人異化,把資本家異化成只知道追求利潤榨取剩餘價值的吸血鬼,把無產階級異化成沒有感情的打工機器。想要休息時間?你休息了老闆我還要不要賺錢了?至於教育醫療養老是老闆該考慮的事嗎?成本?我讓你給我打工就已經很不錯了,難道還讓我送你小孩上學?給你治病?幫你養老?要不要順便幫你找個老婆?自己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小時候老師沒教過你嗎?

麻煩你們自己加班快猝死的時候早點離職,要死死遠點,我又不會賠很多錢給你,你這又是何必呢?最好自己主動辭職,也省了我一筆遣散費了。至於成本?叫人事重新弄個招聘廣告就好了,他們996都能熬的下去,一個月休兩天想必也有一大把的人來,時間就定月休兩天好了,什麼?沒人想幹?現在的大學生這麼多,你不想幹有的是人幹,早晚我一天都不讓他們休!

生意怎麼越來越難做了?這麼半天一個客戶都沒有,小王你明天多招幾個銷售過來,底薪搞低一點,我們公司不養閒人,最近那幾個不出業績的談談話讓他們自己主動走,臉皮太厚的直接把工資降到最低標準,別人開單的時候你噁心他一下,我就不信他還有臉待下去!

什麼?m公司也下來跟我們搶飯吃?他把網際網路行業都壟斷了還來搶這幾個菜葉子錢?照他這樣燒錢燒下去,我們公司怕是一單都拿不到了,我得把錢套出去,臨走怎麼著也得拖欠幾個月的工資再跑路,等風頭過來重新開家公司美滋滋。

資本經濟的主要矛盾是消費和生產的矛盾,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會不斷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員工沒有時間也沒有錢消費,造成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賣出去,也就是產能過剩。

過剩了怎麼辦?提高銷售崗位在公司的比重、裁員,前者在前期有一定的作用,但隨著積壓的產能越來越多,其作用會越來越小,各個銷售從業人員應該對此深有體會。至於後者,裁員導致越來越多的居民沒錢買東西,基本上等於慢性自殺。

在這個過程中先倒黴的是肯定是無產階級,裁員裁的是他們,996的也是他們。其次是小資產階級個體戶,小攤小販奶茶店路邊攤,一旦大資本家尋找市場的時候不小心擦到了他們,大多數是沒有半點反抗能力的,他們也免不了破產的命運,於是乎無產階級的隊伍又壯大了。

但這些是很難影響到資本家們的,他們有足夠多的錢足夠多的時間來尋找和創造新的消費市場,這些失業的無產階級將會成為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新興的外賣行業擠掉了一部分傳統餐飲店,將其中的一部分個體戶和更多的找不到好工作的年輕人轉化成外賣員,再將工作外包,只享受權利不享受義務,承擔成本?對他們來說,你真的是想多了。

12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一)論為什麼要和老闆搞好私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