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1467字,閱讀用時2分鐘

01

朋友最近換了一份工作,可在我們看來,這份工作換得是可有可無。

原本他的工資就是3000塊錢一個月,新換的工作,卻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500塊錢。

可是,相比於加的這點錢,工作量倒是增加了不少,難度也大了許多。

我們拿他開玩笑說:別人換工作,至少圖一頭,不是輕鬆,就是工資高,可你倒好,兩頭都不圖,你可真是圖了個寂寞。

他也只是哈哈大笑,一句話:無所謂啦,反正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喜歡最重要。

所以,說白了,就是一個富家子弟,想要找一份工作,打發打發時間罷了。

這是很多不知情的人,第一時間會得出的結論。可實際上,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在於,他確實很想要,做出點什麼來。

02

之前那份工作,也不是他自己找的,而是家裡人安排的。爸媽的意見就是,只希望他輕鬆一點,找個工作每天打發點時間。

於是,在無法違抗父母命令的情況下,他在那份工作裡,耗費了三年的時間。

三年裡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他卻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覺得,如果自己永遠都是靠父母,當然能夠過得衣食無憂,可是自己生存下來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於是在等了三年之後,他找到了機會,自己默默地換了一份工作,換完了工作之後父母才知道他跳槽了,為此還對他發了一頓脾氣。

可他全然不顧,只是自顧自地,在新工作上學習著,付出著。

這個事件的解讀,其實可以分成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叫做富家子弟不知道世間險惡,憑藉著雄厚的家底,想要實現自己所謂的自我努力,可其實,這一切不過是背後資源所帶來的虛假現象。

第二個方向是,人活著,就得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活著,就得聽從內心的選擇,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第二種解讀。因為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而不是憤世嫉俗的無謂抱怨。

03

很多人就是這樣的,總覺得別人有錢,所以別人可以任性,可是卻從來不去想,別人有錢也只是別人的一個優勢罷了,或許沒有這個優勢,依照對方的樂觀心態,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可是於自己而言,剩下些什麼呢?當自己沒有具備那種優勢的時候,往往都是以悲觀的心態在看待外界的事物

自己卻不曾仔細地想過,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總是寄希望於透過輕鬆的工作,賺取高額的報酬。這是不現實的,至少在自己沒有徹底成功之前是不現實的。

正如我朋友所期望的那樣,他看中的,並不是那500塊錢,而是這份工作能夠給他帶來什麼。

基於工作能夠給他帶來的成長,他才有能力,賺取更多更多的500塊錢。

而不是說,為了眼前能夠多賺1000塊錢,選擇放棄未來的某些成長可能性。

04

所以,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人都應該明白,你要的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寬泛,但回答起來每個人給出的答案絕對不一樣。

有人就是為了眼前短暫的利益,而不斷地透過某些方式去實現。有人卻為了長遠的利益,會放棄眼前的某些小機會。

他們的選擇,都不能夠稱之為對或錯,只能說這一選擇是符合他們自己內心期望的。

怕就怕在你的選擇,實際上不是你想要的。你只是屈服於眼前的現狀,做出了這些選擇罷了,這樣的生活,才是最可怕的生活

你永遠不知道,在哪一個瞬間應該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你永遠會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被迫做出某些自己完全不想要的選擇。

當類似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選擇的判斷能力。這個時候,對個人的生活來說,就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行屍走肉。

難道這就是,你個人想要看到的自己,想要活出的自己嗎?

6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有哪些簡潔的人際交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