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有一道天然的鴻溝,職場人士如何進行有效溝通,跨越這道鴻溝呢?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總結的13個職場溝通要點。
01
真心去傾聽
其實在職場溝通中遇見的困難,一半以上來自你或者對方不去傾聽。只有先聽,才有可能構建你理解其他人想要說什麼,或其他人想要理解你說什麼的基礎。
所以不要總想著自己想說的,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同時也要想想別人在想什麼,想說什麼,要真心去聽。
02
理解對方的訴求
傾聽並不是簡單地聽明白,而是再進一步,理解一下別人這麼想是為什麼,甚至多瞭解一下這個人的背景、這件事的背景,可以幫助你理解他為什麼這麼想。
聽不是簡單地聽,而是帶著腦子、帶著心去聽,並且你要站在他的角度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想。
03
開放 平等
在溝透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態度是平等,不要居高臨下,哪怕你是絕對上級。要知道,在一線工作的人,很有可能掌握更多的資料、資訊。
更多的時候,真正的溝通,你需要放鬆自己的預設,調整心態,不要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有答案了;否則的話,你還溝通什麼?
04
多條理,少大言
“多條理”,是先想清楚,想清楚是表達清楚的基礎;“少大言”,是不要說廢話,集中在要說的事情上。在職場溝通的時候,特別是跟高階領導溝通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這點。
如果大家能體會清楚這六個字,對於職場溝通中百分之六十的事情就能夠處理和解決好了。
05
明白事理,就事論事
事是怎麼樣的,之後應該怎麼辦?在過程中要避免把個人的榮辱、對錯和個人的責任放在第一位。
如果明白事理,無論別人是不是跟你一夥兒的,慢慢就事論事,你會逐漸開悟,得到和諧的解決方案。
06
創造一個好的溝通環境
老話講“酒後吐真言”,大家能夠彼此就著一瓶啤酒聊聊天,或者,約個跑步,在鍛鍊過程中,聊一件相對複雜的事情。這種聊天,很有可能比大家面對面在會議室就著一杯白水,聊得要更痛快、更真實、更放鬆。
在一個相對扯脫,跟商業環境不太相關的地方,作為一個有溫度的個體,和另外一個有溫度的個體,聊一件有可能彼此要花點努力才能互相理解的事情,有可能效果會更好。
07
講話可長可短
如果你去溝通的物件,有足夠多的時間,比如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你可以用“金字塔原則”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把各種細節都講清楚。
如果他沒有時間,只有上完廁所之後洗手那二十秒,你就把最重要的話擱在這二十秒去說,你能不能做到?
08
多講事實,少講喜好
觀點對觀點,理論對理論,通常很難分出對錯。比如,我喜歡紅色的車,你喜歡綠色的車。我很難說你對,你也很難說我錯,但如果我說,紅色的車遇到的交通事故少一點,綠色的車遇到的交通事故多一點。你說你的資料顯示也是如此,大家就容易形成共識。
09
交流不要龐雜
不要在跟別人交流時還一直看著手機,或你跟對方交流時,對方還在講著電話。如果希望交流的效率高,那各自都把手機放下,你可以說:“你現在有五分鐘時間嗎?咱們把手機放在旁邊聊一會兒。”甚至你可以主動做出姿態,把手機擱在身後,他很有可能也像你一樣把手機擱在身後。
10
減少使用口頭禪
大家經常會下意識地說“沒問題,我搞定”,這種背後隱藏的潛臺詞是,我已經知道了、我很棒、我沒問題、我最好了等等。
其實你往往會發現,說這些“沒問題,我搞定”的時候,不一定真沒問題,不一定能搞定,那還是把這些口頭禪收起來吧。
11
找到最好的交流狀態
找一個最好的交流狀態,就是找對方最容易聽進去話、他最有創造力的時間。
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特別累的時候交流。比如晚飯後,喝過酒了,已經累了一天了,這時候再交流很複雜的事,很有可能造成彼此一腦門子官司。
12
在交流中少情緒化
比如,保持低聲調,不要吵,吵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哪怕你有一股火從胸中湧起來,還是要記住,這股火出去,一定是對這次交流有傷害的。你把這股火壓下去,用更低、更緩的聲調來講你要說的話。
13
忘掉心機
不要妄圖改變每個人的想法,不要妄圖在每一件事上都能達成共識,要針對事交流,而不是針對人的心機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