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臨近年末,為了自己的績效考核,為了年終獎,一定有不少職場人變得更加焦慮。

手上的事情越積越多,事情越多就越想把事情做好。

可實際上,自己並忙不過來這麼多事,無法面面俱到。

急著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只會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更糟。

為什麼會有焦慮?是因為錢嗎?

自己的實力和自己的野心不匹配,卻又想做得更好。

經過專家統計分析,對自身職業發展產生疑慮的職場人佔到年底職場焦慮人群的73%。

可見,自身職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是年底職場焦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更多的原因是對自己的定位、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不準確。

事實上,不管焦慮來自工作、生活、人際關係還是我們自身,它本只是一種情感的表現。

你知道自己在焦慮嗎?

現在許多的年輕人焦慮的點在於對生活、對工作的迷茫。

對現在自己所做的工作有著不滿意。

職位發展前景不佳、人際關係處理不好,薪資和自己的預期相差太大等等等等。

可是,看一看最初的自己,也是因為喜歡這份工作才選擇做下來的。

只不過是時間久了,產生了一定的厭倦罷了。

這就像追一個喜歡的女孩子,追到之前她哪裡都是完美的,追到之後才發現,

原來她也有許多缺點,和自己最初想象的不一樣。

有可能就是時間久了,產生了倦怠的心理,實際上這份工作對你來說還是有很

大的前景的。

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自己工作的不如意而羨慕著別人的生活。

在外風吹日曬跑客戶的人羨慕坐在辦公室工作的人。

羨慕明星們光鮮亮麗、看似輕鬆的工作。

可是,你真的適合那些你羨慕的工作嗎。

圖修圖,記錄下每一口美食的味道,為每一個讀者負責。

你覺得攝影師的工作不就是拍拍照嗎,可你不知道,他們為了能拍出優秀的照

片要拍下上百張照片才能選出一張最滿意的,為了拍攝效果,要進行上百次的

練習,買下更加昂貴的裝置。

其實,在你羨慕別人工作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著你。

那我們該如何面對焦慮?

其實焦慮也是具有雙面性的。

有些人總是會對現在的生活、未來的生活有著莫名的擔心。

害怕未來的自己會變得很差。

不甘於現在的平庸,卻又無能為力。

心中的傲氣和現實不斷地撕扯著自己。

其實有著“未雨綢繆”的思想,也不什麼壞事。

但是,過分的焦慮反而適得其反。

有著長遠的打算是好事,但是要知道,這只是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還是要根據實際來付出行動。

將長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

提升自己,調整好狀態,一點一點地去實現它。

在工作中,適時地給予自己一點獎勵。

我們在完成某一個工作的時候,得到結果往往需要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就可以給自己一點安慰。

比如買一個小蛋糕,買一杯奶茶。

可以模擬出收到滿意成果的成就感,哪怕事實會與我們的預期不同。

至少可以在精神上給我們一點安慰,緩解等待結果的焦慮。

也可以在收到工作成果之後,給自己獎勵。

激勵自己更加的努力,釋放能夠引起焦慮的壓力。

既然焦慮我們避免不掉,不如就直接面對它。

我們之所以會焦慮, 是因為工作了卻實現不了自身的價值。

這時候你就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要什麼都想擁有。

想要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往往會顧此失彼。

在工作前,做好規劃,列好清單,合理分配好自己的工作時間。

要如何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無法面面俱到?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一定所有領域都擅長。

如果能力不在此,那就不要勉強自己,這樣只會徒增自己的煩惱和焦慮。

如果實在焦慮,自己無法排解。

可以選擇和朋友傾訴。

有時候,朋友簡單的一句話就有可能點醒你。

哪怕,是倒倒苦水也是好的。

人這一生,哪能不出現焦慮呢。

上學時,為了焦慮。

就業時,為選擇工作、升職焦慮。

成家後,為孩子焦慮。

對抗焦慮最大的武器,就是轉變自己的想法,同時提升自己的實力。

打破現狀,走出焦慮。

不能因為自己一事無成而焦慮,又繼續在焦慮中一事無成。

不要陷入小小的焦慮之中,要相信自己的人生絕對不止於此。

看似工作給了你一份焦慮,其實,是給了你一個讓你改變的機會。

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的焦慮,你現在有哪些焦慮呢?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吃虧是福?看職場大神,是如何“吃虧”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