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職場裡好的人際氛圍比你所從事的崗位所入駐的公司更為重要,它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你工作之過程裡的體驗和動力。而每個人營造好的人際氛圍的方式卻是不同的,討好是很多人慣用和熟悉的,可是一味這樣做,真的值得麼?這是需要省思的。
如何定義討好?
討好:透過如何的滿足他人期待需要,來求得他人的歡心,關係帶有不平等性質。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討好他人的體驗和經歷,譬如,社會中約定俗成的家長討好老師,下級討好上級,戀愛中男人討好女人等等。
討好這個行為在上述的某些情景下可能並不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困擾,但如果討好行為有些過度,並且形成了一以貫之的行事風格,尤其是當事人對於這個特質產生了較多的心理衝突,那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了。
有時候,討好型人格的來訪者長期沒有辦法去關注處理內在心理衝突,可能導致一些身心症狀。
在職場關係裡一味“討好”,真的值得嗎?
譬如:我曾經和一位長期抑鬱的來訪者一起工作,在諮詢溝透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她對我極力的配合。當我和她澄清確認自己的反饋是否貼切時,她都表現出極力的認同,幾乎沒有出現反對或矯正的情況。
經過我們的深入溝通,發現她生活裡的人際關係似乎也是如此。這就造成了她的種種需要沒辦法被看到,更得不到滿足。當自己不被看到時她也會失望、會不滿意、會憤怒,但是本能的討好卻抑制著她的這些情緒,無處釋放。長此以往,她只能透過抑鬱來處理這部分被壓抑的情緒了,因為病了才可能被關注。
討好型人格如何形成的呢?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印象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女主松子就是典型的愛情中的討好者。
她一生渴求被愛,卻從未得到過任何真心誠意的愛,只是不停地被拋棄:
想要贏得作家的心,甘願被迫當土耳其浴小姐,結果對方棄她而去;
愛上有婦之夫,只能每週偷偷相聚也欣然接受,可對方終究還是選擇了原配;
與混混相戀,被打罵也甘之如飴,生怕對方不滿,甚至發出感慨:“不只東京,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即使是到世界的盡頭,我相信也可以生存下去。我甚至認為或許自己現在是幸福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費盡心機的討一個人歡心,為什麼過的總是很委屈?這要從討好型人格形成原因開始說起,討好型人格的成因比較複雜,和其成長經歷與原生家庭關係都有關係。
a.討好可能基於維繫安全的需要
我還有一位來訪者也是在諮詢中極盡討好。瞭解其成長史後發現她生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裡還有弟弟,從小比較自卑,容易被忽略,上學後受到同學們的各種欺負,儘管自己心裡很害怕,但並沒有向父母求助,在她心裡認為這等於給父母添麻煩,進而她學會了用討好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世界充滿敵意,沒有誰可以保護自己,只有討好他人才可能會安全。
b.討好可能出於認同的結果
討好型人格可能存在一定的討好型家庭氛圍,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有討好型人格傾向。父母常常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以和為貴,不要無事生非、要儘量息事寧人等等。潛移默化的內化了孩子討好他人而獲得認同的信念。
c.討好可能源於尋求關注的渴望
人的出生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別看孩子呱呱墜地時大人們眾星繞月一般,其實孩子常常是被撲面而來的劇烈的死亡焦慮困擾著。孩子本能的就會尋求關注,有被保護、被愛和被在意的需要。當孩子的內在需要不能被充分滿足和關注時,他就要想方設法地適應外界,滿足外界的需要,乃至犧牲自己。及具糾纏的欠缺邊界的親子關係,容易形成這樣的狀態。進而強化孩子這樣的幻想,使得形成強迫性重複。
“討好”模式的代價
“投射性認同”這一概念,表達的是人際互動中呈現的諸種心理動力相互作用之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自己把自己難以接受的情感體驗,投諸於外,透過一系列“無意識”操作,迫使對方認同這部分,進而實現自我心理“預言”。
譬如:妻子害怕丈夫不在乎自己,擔心自己是不值得被喜歡的,由此,難免會透過一些細枝末節來驗證,有時候,丈夫工作太晚回家,很累很疲憊,沒有太多的精力來給予更多的關心照顧,妻子會難免做如上理解,進而會發脾氣,會作,加劇丈夫的厭煩情緒,她要透過這個來證明對方是不是真的不愛自己了,一兩次丈夫可以忍受,可是天長日久,丈夫越發的難以承受,會爆發會冷漠,於是丈夫真的變成了自己“預設”裡的那個人。由此,“投射性認同”其實就是一種“塑造”過程,把對方逐漸“塑造”成自己“預設”的那個形象之過程。
這一過程不僅在親密關係裡,在日常職場關係裡也會呈現。常有同事會抱怨,為什麼他對別人不會那樣,為什麼對自己是這樣呢?一味“討好”有時也會把別人“塑造”成一個需要被討好的人。
電視劇《二十不惑》角色段家寶
記得自己曾經的一個同學初入職場,很像《二十不惑》裡的段家寶,總是儘可能的滿足別人的需要,不管別人有要求沒要求,自己盡力去滿足,同事推給他的事情,無論該不該他做,他也不厭其煩,幫人買咖啡,幫人做PPT,幫人寫文章,別人出現的問題,他會幫著背,久而久之,同事們把這一切作為想當然,習以為常,他控制不住的“討好”著,但是心裡委屈著,總覺得是不是自己還做的不夠做的不好,抽身來看,為什麼別人都不是像他那樣。
一味兒“討好”,潛意識裡沒有把同事當做同事,相反內含著與現實不相稱的期待,就像小孩子面對父母,期待所作所為可以被看到被肯定,自我價值恰是透過父母般的“注視”來確立的,或者害怕因為不能充分滿足他們,自己就可能面臨被拋棄被排斥的下場。可實際上,你揹負的可能是別人沒有要求你去做的事情,即便不去滿足,也並不意味著,自己的權利沒有被尊重和體諒的空間,即使盡力滿足,別人也沒有欣賞肯定你的義務。
相反越是努力“討好”,天長日久,別人越是容易忽略你的存在,你的需要,覺得你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就像《二十不惑》裡段家寶最後對她的“上司”梁爽說的,為什麼自己做了那麼多,你只知道我做的有多麼不好………你以不對等的姿態對待別人,也促使別人以不對等的姿態對待你。一味“討好”的代價是沉重的,這樣的模式常促使你深陷不健康依附關係的泥潭裡,而無法確證獨立於世的自我價值的確立。
如何走出討好模式?
首先想想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想要去做出什麼樣的改變?有的來訪想要透過改變別人來尋求不同,顯然這不現實。
其次就是如何認識自己?思考自己這樣的模式是如何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被構建起來的?創造這樣的模式對自己有著怎麼樣的意義?
面對現實人際關係存在怎樣的可能?自己曾經什麼時候有過拒絕和捍衛的情況?當你拒絕他人捍衛自我時和之前有什麼樣的不同?別人有什麼樣的表現?
這些都是需要透過梳理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去探討和探索的。
蘇格拉底說,不曾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不透過對自己的深入瞭解,而發現更多人生之可能,豈不是遺憾的人生?
讓更多的人,以更便捷的方式、更優惠的價格,接受心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