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作為領導者,在管理工作中,你是不是經常看到員工上班摸魚,不好好努力工作,直接說他又沒用,你一走他又繼續偷懶。為此,你十分頭疼,其實,只要掌握控制員工心理的 6 個策略,他們就會積極主動配合你的工作。

1、 縮小選擇範圍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人們面對越多選擇的時候,他就猶豫不決,很難在第一時間作出判斷,這樣做事情就會拖拖拉拉的。

因此,領導者想要員工儘快執行任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縮小員工的選擇的範圍。這樣員工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不再疑慮,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在什麼時候做,讓什麼人做、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哪些人幫助,別人可以幫助到什麼程度等一系列內容。

2、設定最後期限

領導者下達給下屬的任務要設定最後期限,比如三天內、一週內等,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點:

① 如果沒有沒有做某件事情的必要性的話,比如週末懶床憋尿就必須起床上廁所,不然人們總是能拖就拖,還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讓拖延這樣不好的行為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什麼“等我再存幾年前就買房”然後全款變首付,什麼“等時機再成熟一些,我就去表白”,結果喜歡的女人被別人泡走了,什麼“等收集的資料再翔實一些,客戶看了肯定會滿意”,結果客戶選擇了別家公司了,拖延症總是會讓我們錯失機會。因此,領導者給下屬下達的工作任務要明確最後提交的期限,這樣下屬才明白立刻行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樣功率效率就提上來了。

②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生活們,人們總是對即將失去的人或事物倍加珍惜,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想得到TA。在上面我們說了給下屬設定最後的期限實際上就是利用這個心理,再拖延下去就完成不了工作,這樣就能激發出下屬工作的積極性。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人類具有“行為一致性”的強烈要求。也就是說,如果對方答應為你做一些簡單的的事情,那麼他就會立刻去做。等他做完了這些簡單事情後,你再要求他做一些更難一些事情,他也很大可能完成任務。這就是心理學上“登門檻效應”。

因此,領導者可以給下屬下達簡單的工作任務,等下屬完成這些簡單任務之後,再逐漸加強任務的難度,這樣迴圈漸進,可以提升下屬工作的積極性。

④ 明確表達期望

心理學中有一項“期望法則”:他人的期望對你的行為具有很大的影響,人往往會按照他人的期望去做事。因此,領導者希望下屬立刻執行命令,你就應該先向下屬說你對他抱著很大的期望。

怎麼表達期望?一般有兩種方式:語言和行為。用語言可以直接表達你對下屬的期望,比如“小張,我相信你能夠出色的完成這項任務”,同時再配上相應的行為,比如拍拍小張的肩膀,這樣你所表達的期望,讓小張覺得真實可信,從而更加賣力的完成你指派的任務。

⑤ 簡化指令

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會拖延,又會在什麼情況下迫不及待地採取行動呢?大多數人在面對自己喜歡的、必要的、緊迫的、簡單的事情,會立刻行動。而面對自己討厭的、沒必要的、複雜的事情,能拖就不會立刻去做,

人的潛意識裡,自己喜歡的、必要的、緊迫的、簡單的事情,這四者之間是某種程度上是互相聯絡的。比如,如果你喜歡做飯,那麼你就會把做飯看成是有必要的時候,你下班一回家就會在第一時間衝到廚房,而且你會認為做飯是簡單的事情,到超市選購自己喜歡吃的菜(你看,喜歡吃的菜也是必要的),然後回家洗乾淨,切好了,熱鍋下油翻炒蒸煮,出鍋擺盤,美味可口的飯菜就做好了。如果你討厭做飯呢?你就會認為做飯麻煩,去超市要挑選菜,結賬還要排隊,洗菜會打溼衣服,切菜會傷到手指頭,熱油會蹦到面板上,疼……還不如點個外賣呢!者太煩了!

因此,想讓下屬立刻行動起來,就要讓下屬覺得這個任務是簡單的,他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他喜不喜歡不是最重要的。反之,如果你想阻止某人做某件事,那麼你就將他想做的事情儘可能複雜的說給他聽,將每個步驟細節一一攤開說,把行動的過程說的無聊沒趣,還有各種風險,這樣就能大大降低他的行動慾望了。

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超市或者商場促銷活動中,銷售的商品再附贈額外的商品,可以有效的刺激消費者購買。據財報統計,附贈額外的商品,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商品,也能將回饋率提高三十多個百分點

在心理學上,人們總是喜歡佔小便宜的,對於不要錢的商品,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因為有便宜不佔是王八。因此,領導者想讓下屬立刻執行下達的任務,給下屬提供一個額外的好處,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好處也沒關係。比如你和下屬說:“大家加油,等做完這個專案,我請大家吃大餐。”給別人好處,哪怕是一點點的好處,帶來的效果都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做到以上 6 點,你將讓員工幹勁十足。

希望你沒煩惱

9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中,如何約同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