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下我針對這個環節的用人原則:出去就別回來
我曾經的一個很有能力的下屬,因為和平行部門對接工作不暢,對工作機制和工作方式不滿,於是申請辭職了,當時高管都出面面談,但是最終還是毅然決然離開,投奔到待遇更好,似乎更好的單位去了,然後過了半年,就旁敲側擊聯絡我,或是託人打聽我部門是否還需要人,但是我都開玩笑地回絕了,我很欣賞這個人的才能,很認可他的能力和經驗,但是我對因為不能認同公司文化,遇到問題不正面解決,而是選擇逃避和跑路的人,是堅決說NO的,後面我再說原因。
1.出於客套
不管是因為工作壓力、溝通矛盾還是勞動糾紛,好聚好散的最終面談上,總會希望留有一些餘地,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出於客套,領導都會表示感謝,然後表示出去了如果遇到困難,歡迎隨時回公司,但是實際上,即便公司有無奈,公司既然同意離職了,還是會抓緊招兵買馬,做好交接工作和後續的規劃的,所以離職者不會對公司造成很大影響。
2.珍惜人才
確實有公司會讓員工“三進三出”,這個人有技術壁壘,有超強的競爭力,能帶動團隊,提升業績,所以他想加薪,公司就會給,有想法,公司就迎合給與支援,在公司能承受的範圍內,儘可能地滿足人才提出的需求,只要符合公司利益,以公司利益為導向都沒有問題,我所在的公司就有很多這種例子,離職之後再回來的,依然加以重用。
接下來再說說我的看法:
1.不屑於客套
2.價值觀比才能更重要
回來幹什麼呢?好意思麼?走都走了,走之前沒想好為啥走麼?出去碰壁才回來,是你能力不行吧?原本想騎驢找馬,現在出去被騾子踢了,想起了你的驢?你若就算遇到再多問題,也不要提出再回來,我給你豎大拇指;如果是你能力就是很強,ok我承認,但是你回來後就會保證不再因為其他的問題而走嗎?你的回來是因為你有了解決公司問題的能力而回來的嗎?大家都是打工仔,誰還不清楚誰心裡怎麼想的?所以沒有毅力和公司一起堅持下來的,走了就走吧。
希望還在為自己奮鬥的人,認清情況,做好抉擇,保留這份尊嚴,敢作敢為,好男兒到哪裡都可以戰鬥,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堅持下去,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有好的工作環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