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也許,過年回鄉的心情,遠比一句"就地過年"簡單。

早晨父親氣沖沖的發來資訊:

"過年不能回去了,不用等我回去過年了。因為請假回去過年被拒一事,跟領導大吵一假。"

快到中午時分,父親又給我發來資訊:

"你哪天回老家的話,過來我單位拉些東西回去。年後幹不幹還兩說!"

看得出來,父親是真的被氣到了,全家都在勸他消消氣,不要和領導吵架,不讓回就不回了吧。但是看他的狀態,真的很煩躁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哪裡有玩的,哪裡有樂的,就是快樂所在。因為我們年輕人,從小和家的關係就不太緊密:初中開始住校,半月回一次家,畢業後開始在外地工作,哪裡發薪就效忠哪裡。戶口今天在這裡,明天也許又遷在他處。有時候別人問我你是哪裡人,我真的不知道該回答哪裡?出生在A,上學十多年在B,嫁人在C,戶口遷了四次,房子也許在C、E,工作又有可能在F。如果不是問籍貫,我都沒法回答。

而父輩們不一樣,歷史和社會發展原因,他們一輩子只認一個地方為家鄉。不管走到哪裡,講的話永遠是家鄉話。山西厚重的黃土給他們戀家、歸根的基因,走到哪裡都不易改變。"過年"對於他們來說,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不讓他們回家,對於他們真的是極大的煎熬。

3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正負極效應:不和同事交心,但也不和同事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