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絕大多數上班的人來說,我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辦公室裡度過的,我們與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時間要遠遠超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可見,在一個單位或在一個辦公室,搞好同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關係融洽,心情才能舒暢,這不但有利於做好工作,也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倘若關係不和,甚至有點緊張,那可就要遭殃了,迎接我們的可能是接二連三的小麻煩,小則影響心情,大則影響工作,甚至影響我們的職場生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同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非常特殊的馬英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見了本部門的同事就跟見了來人似的。可不是嗎?大家每天一塊兒上班,說著笑著就把活兒幹了:中午一起到食堂吃飯,其樂融融,就像一家人:晚上一幫人等時而泡吧,時而打保齡,時而題..是相見根晚馬英飛經常感嘆說:“誰說工作以後不容易交到朋友!我看同事很好相處啊!”
既然是朋友,自然無話不談,馬英飛毫不顧忌,尤其是發牢騷的時候:什麼變態的大上司、偏心的二老闆;什麼喜歡拍馬屁的他、無知的.....馬英飛常常說得不亦樂乎。在場人人點頭稱是,英雄所見略同,馬英飛還暗地裡誇自己聰明,會籠絡同事。
然而,沒過多久,馬英飛的“高談闊論”就得到了“反饋”:同事們慢慢地都不喜歡和馬英飛交往了,有的同事甚至對馬英飛怒目面視,有的同事偷偷給他準備了“小鞋”,有的於脆以牙還牙,有的甚至到領導那裡去說馬英飛的壞話。這時,馬英飛才發現:“同事真的是不能深交啊! ”然而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整個辦公室的同事都被他得罪了。最後,馬英飛為了跳出“火坑”,只得辭職。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在職場上並不少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在職場中永遠不過時。馬英飛就是犯了這個最不該犯的錯誤。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同事之間更能體現得出來。有句老話能將同事關係的為人“準則”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就是“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同事之間,千萬不能走得太近,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否則的話不僅不利於同事關係的正常發展,甚至還可能引火燒身。
當然,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說同事之間的關係不能走得太近,不能和同事“交心”,但是也絕對不能把同事放在完全“敵對”的位置上、因為如果與同事為敵的話,後果可能會更慘。
胡海波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業務員。因為同事間競爭很激烈,經常會出現一些“搶單”的現象。有一位叫張洋的同事最喜歡搶別人的單子,很多人都非常討厭他。張洋也搶過胡海波的單子,而且搶過不止一次。前一段時間,胡海波費了好大的力氣終於要簽下一個訂單,但是等到要籤合同的時候,對方告訴他,他們已經和別人簽約了,因為那個人給出的價錢比胡海波低。後來,胡海波知道搶自己單子的人就是張洋,這讓他非常氣憤。
以前,胡海波雖然也不喜歡張洋,但是大家並沒有撕破臉皮,見面的時候也會寒暄幾句。這一次,讓胡海波徹底恨上了張洋。他把對張洋有意見的人聯合起來,一起找他的麻煩。有好多次,他都在大會上讓張洋下不了臺。
但是過了幾個月之後,張洋的一個朋友做了公司的副總經理,受這位朋友的提拔,張洋被提升為公司的銷售科長,胡海波直接受他的管轄。因為以前胡海波找過自己的麻煩,張洋對他也是懷恨在心,天天找碴兒批評他,而且越在人多的時候越是這樣。後來胡海波實在受不了了,只好辭去了這份不錯的工作。
看了上面的事例,我們應該明白,在公司千萬不要得罪人,因為方便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同事之間有隔閡,會非常不舒服。另一方面,當你仇視別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想辦法報復你,這就等於給自己埋了一顆“地雷”,隨時都可能爆炸。所以,我們儘量不要在公司樹敵,即使有了矛盾和衝突,也要想其他的方法解決。
看到這裡, 也許很多人都會感嘆:和同事相處實在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那麼,同事之間究竟應該保持個什 麼樣的關係呢?我們認為,同事之間的關係關鍵是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既不能交心,也不能為敵。具體來講,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和同事閒項時把握好“度” 。和同事聊天時,不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彼此心照不宜就足夠,要考慮對方的心思,給對方留足面子,這樣比較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同時,不要涉及對方的隱私,這是對同事起碼的尊重。另外,我們要特別注意,要遠離飛短流長,它是職場中“殺人不見血”的刀,被流言困擾的人,心靈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無論是從人格還是道義上講,都不要讓自己捲入其中,以免誤人誤己。
其次,和同事相處要求同存異,客觀看待雙方的分歧。同事之間由於經歷、立場等方面的差異,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看法。與同事有意見分歧時,一是不要過分爭論。客觀上,人們接受新觀點需要一個過程,主觀上往往還伴有“好面子”“爭強好勝” 的心理,彼此之間誰也難服誰,此時如果過分爭論,就容易激化矛盾而影響團結;二是不要一味地“以和為貴",即使涉及原則問題也不堅持、不爭論是不對的,面對問題,特別是在發生分歧時,要努力尋找共同點,爭取求大同存小異。
最後,在與同事交往的時候要把握好分寸,既要相互交流,又不要走得過近。同事是和我們每天待在-起時間最長的人, 大家在辦公室面對面、肩並肩,同勞動、同吃喝、同娛樂。但當我們有了“私人空間”的概念之後,我們同樣不能忽視合理的社交空間和公共空間,辦公室裡的距離如何把握,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同事關係好,本是好事,但是切記同事之間拒絕親密。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誠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彼此信任、忠實於友誼是雙方的責任。同事就不同了,我們不能對同事有過高的期望值,否則容易惹麻煩,即使沒有大麻煩,小麻煩肯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