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你跟女朋友談戀愛的時候,相處的很和諧,可是,一旦結婚,就會鬧各種奇奇怪怪的矛盾,而且很多問題看似永遠也解決不了,大家只能忍著、受者,憋屈著。做普通員工的時候,你很優秀,什麼事兒都能完成得又快又好,可是,一旦走上管理崗位,你立刻就手忙腳亂了,努力了一兩年,還是沒法帶出一支優秀的團隊,最後不得不離開管理崗位,回去老老實實的做一個普通員工。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改變了一個前提,一切就都變樣兒了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我們把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用在瞭解決複雜問題上。

什麼是簡單問題?

你跟女朋友相處,就是一個簡單問題,你愛她他愛你就可以了。

那什麼是複雜問題?

你們兩個結了婚,就成了一個複雜問題,因為這裡面涉及的人變多了,你父母,她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各種親戚各種麻煩事兒接踵而來。

你看,從戀愛到結婚,看似只改變了一個前提,但問題的本質,卻從簡單的愛情問題,變成了一個無比複雜的家庭關係問題。

解決簡單問題,是我們從小受的訓練,1+1=2,有公式,有定理,有標準答案。可是我們都知道,現實世界哪兒有什麼標準的答案,尤其是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如果你用瞭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那結果,肯定是讓問題越來越複雜。

那麼,面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就一點兒可靠的辦法也沒有了嗎?

當然有。

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洞見思維”就是我發現的,解決複雜問題的一種頂級智慧,如果你也身處複雜問題的漩渦無法自拔,那麼今天,就跟我一起來學習“洞見思維”,我會教給你一套看透事物本質的方法,並親手幫你打造一套只屬於你的思維模型系統,讓你擁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超級能力。

好,我們的旅程現在開始。

01什麼是洞見思維?

什麼是洞見思維,其實一句話就說明白了:就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唄。

你和你女朋友從來不吵架,但是她一變成你的老婆,你們就爭吵不斷。

普通人會認為是老婆的性格變了,從前小鳥依人,現在結了婚,不裝了,攤牌了,於是呢你就跟她擺事實講道理,希望老婆改變這種性格。

厲害的人呢,會從自己找原因,覺得是不是自己婚後不太上進,老婆厭棄我了。於是,想要努力改變自己。

但是,擁有智慧的人卻能夠發現,這一切的背後,是老婆的原生家庭造成她對婚姻有一種恐懼和不安,於是,就會從根本上改變跟她相處的模式,讓老婆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

你看,所謂的洞見,就是能夠穿越表面的現象層,深入到內部的系統層,發現事物本來面目。

那麼問題來了,我到底怎麼分辨什麼是現象層,什麼是系統層呢?我怎麼分辨,老婆性格改變就是表象層,而原生家庭問題,就是系統層呢?

我教給你一個簡單辦法,你只需要把一個問題分成“要素”和“關係”這兩部分就能夠發現真正的系統層了。

用我們前面提到的第二個例子來解釋啊:

你是一個技術大牛,現在剛剛被調任進入管理層,面臨如何管理好下屬這個問題。

好,在這個問題中,你們團隊的所有人,就是要素;而管理者和員工,就是你們之間的關係。

你記住,所有要素的問題,都是表象問題。

比如,管不好員工,你認為是自己能力的問題,或者是員工能力的問題。

再比如剛才的問題中,你和老婆吵架,你認為不是你的問題,就是她的問題。

這些歸結到要素上的問題,都是表象問題,是很難改變的。

而所有關係的問題,才是系統問題。

比如你以前當員工的時候,是一把好手,業務能力極強,那麼你跟你做的工作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套完美的系統。

現在你成了管理者,可你還是什麼事都親力親為,總覺得別人做得不如你好。下屬不服管,你就覺得是他們業務能力有問題,開始各種業務指導,這樣行嗎?

當然不行,你現在是管理者,你要用管理者和員工的關係,跟你的下屬相處,從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系統,而不是用你之前的那個老系統。

從根本上說,你要改變的,是你跟下屬之間的關係,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管理者,而不是專管業務的技術人員。

事實上,要解決複雜問題,只在要素上下功夫是行不通的,只有改變它們之間的連線關係,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

洞見思維就是要幫你找出這種連線關係,然後改變它。

要知道啊,普通的人觀察一隻手錶,看到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指標和錶盤嘛,可有洞見思維的人看到的是幾百個零件之間的“關係”;

普通的人觀察一個團隊,看到的是什麼,無非是人員和工作嘛,可有洞見思維的人看到的是團隊裡責權利錯綜複雜的“關係”。

02為什麼要學習洞見思維?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了。我看到了本質又怎麼樣?洞見思維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我透過強大的意志力,改變我自己,改變他人,我就只改變要素,我就不信,我還做不好事情了。

如果你這樣想,你可能把這個世界想簡單了。

我舉一個例子:

在大航海時代,船員們很容易患上壞血病,出海時間一長,就開始面板出血,牙齒脫落。一直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英國的一位軍醫發現吃柑橘能治療壞血病。於是,他發明了把橘子汁混在萊姆酒里長期儲存的方法。從此,英國海軍徹底告別了壞血病。

好,我來問題你,你覺得,橘子和壞血病之間,存在必然聯絡嗎?

在那個年代,人們還沒有發展出現代醫學,所以只能看到要素的相關性,而看不到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本來面目,所以,他們認為,柑橘和壞血病之間,就是治療和被治療的關係。

同樣的道理,我再問你幾個問題?

有資料統計,當一個超市可樂銷量上升的時候,當地的車禍發生率也會上升。

你覺得,在可樂和車禍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絡嗎?

你看,在這些事件當中,我們剔除了所有關係,只呈現出要素。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如果只看要素的相關性,世界在你面前就會變得十分模糊,有些事情的發生,就很容易被冠上神奇的帽子,人們就會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成為經驗動物。你就很難發現,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或許你會說,沒必要知道世界的本來面目,有相關性就夠了。

如今IA時代的大資料不就是這麼幹的嗎?

你看淘寶,它只需要知道,當氣溫低於10度的時候,一種香腸買得比較好,這就可以了。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溫度和香腸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根本沒必要知道。

船員們知道橘子能治療壞血病不就可以了嗎?

難道每一個船員都要成為科學家?

好,那讓我把剛才的故事講完。

大航海時代過去一百年以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英國船隊出又現了大規模的壞血病。人們就納悶了,船員們明明都在吃橘子啊,這個方子用了一百多年,現在怎麼就不靈了呢?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最後才發現,當時的人們認為,橘子能夠治療壞血病,是因為橘子裡面的酸味,而當時由於船員們航海的時間逐漸加長,橘子汁腐敗的機率大大增加,於是船隊就把橘子榨成汁然後煮熟再帶上路,反正酸味還在嘛。結果呢,結果就是大面積的爆發壞血病啊。於是船隊立刻把煮熟的橘子汁,換成了生的橘子,誒,壞血病的情況就好轉了。

這件事兒直到1930年,匈牙利科學家阿爾伯特分離出來了維生素C之後,才得到了真正的解釋,原來,煮熟的橘子汁裡維生素C被破壞了,即便是有酸味,也不能起到治療壞血病的作用了。

你看,這就是用科學技術,發現了事物的本質,而產生的力量。

這個世界,從根本上來說,是有邏輯的,是存在一個因果定律的,如果只看到了表面的現象,看到了一些單獨的要素,和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就覺得自己掌握了事情發展的規律,那麼結果,很可能是自欺欺人,最後讓事情走向失敗的境地。

在我看來,能夠洞見本質的人,和一生都沉浸在觀察現象上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不管論在商業界,還是在個人生活中,洞見思維都是一種與世界相處的頂級智慧。

03如何掌握洞察本質的頂級智慧?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掌握洞察事物本質的頂級智慧呢?

我的答案是,學會用“模型”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什麼是模型?就是把要素之間的關係,固定下來的一種套路。

這麼說你可能不太能理解,我換一個說法。

開會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誒,我突然想到一個辦法。大家看這樣行不行?

於是開始大講特講自己靈光閃現時想到的絕妙思路。

這個思路對嗎?

也許是對的。

但是,我們能只依靠靈感解決問題嘛?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職業編劇,什麼叫做職業編劇,就是從來都不靠靈感寫劇本的編劇,不靠靈感搞什麼?靠技術啊。

靈感這東西是靠不住的,今天靈感值報表,明天可能就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啊。而且有時候,你所謂的靈感,可能是一個啥也不是的餿主意。

這種思維方式,就不是洞見思維,而是淺見思維,是不靠譜的。

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腦子轉的快,一會兒一個點子,但是,你要是讓他們在複雜工作中擔任決策者的角色,他們就什麼主意也沒有了。

而真正厲害的人,都會用“模型”來思考問題。

拿我來舉例:

好,針對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團隊開會尋找解決方案。

一個小夥伴說:誒,最近明星緋聞很熱,咱們做上幾期熱點內容怎麼樣?

另一個小夥伴說:誒,馬上要過年了,咱們策劃一些過年的內容怎麼樣?

負責運營的小夥伴說:不行不行,我們應該做粉絲運營,讓大家幫助我們宣傳。

他們說得對嗎?也許對,但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運用“飛輪模型”。

什麼是“飛輪模型”?

就是因推動果,果推動因的一個自驅動的快速成長模型。

淘寶的飛輪模型就是,賣家越多,買家就越多,買家越多,賣家就越多。

你看,只要使用好屬於我們自己的飛輪模型,就能夠持續的推動系統成長。

那怎麼使用飛輪模型呢?

首先,尋找關鍵飛輪。

在賬號成長這件事裡,我找到的關鍵的飛輪有三個,分別是:內容質量、賬號價值和我個人的學識。

那麼,什麼會讓內容質量提升呢?是我個人的學識,而內容質量的提升,會讓賬號的價值感增強,為了維持賬號的價值感,又會促使我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我得個人學識。

你看,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我在這三個飛輪中間,找到了一個因果相互推動的增強迴路。

第二步,確定先推動哪一個?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三個飛輪中,我是先推動賬號價值呢,還是先推動內容質量,還是先讓我自己變成一個有學識的人呢?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比如淘寶,是先推動賣家,還是先推動買家呢?

淘寶最開始的選擇,是先推動賣家,給了賣家很多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賣家入駐淘寶,但是,這個決定卻讓淘寶在早期成為假貨的聚集體,口碑一度跌落。於是,淘寶開始選擇推動買家,建立支付寶系統,為買家提供資金的安全保證,同時加大客服力度,保證買家的權益。結果呢?結果這個飛輪就飛速地轉動了起來。

那麼我呢?我該如何選擇呢?

我的選擇是,先推動內容質量,透過深度的內容,提升賬號的價值,那麼為了保證賬號價值,我就必須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內容質量。

我不知道這個選擇是否正確,那麼,我就需要第三步。

第三步,持續的推動飛輪

其實很多人也都能找到自己的飛輪,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堅持推動飛輪。飛輪要轉的快,成長要能夠持續,始終不懈的推動飛輪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未來的6個月,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我是否能推動這個飛輪快速轉動起來。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也發現了。要解決一個複雜問題,不是拍腦袋想出一個好主意這麼簡單,你需要有洞見事物本質的能力,而洞見本質,最好用的一個工具,就是使用“模型”。

好,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

9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對現在的工作你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