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收到寶媽在後臺的留言,詢問生娃後是回家做全職媽媽還是繼續迴歸職場打拼。說實話,這樣的留言我們見得非常多,因為這的確是生娃女性普遍面臨的問題。
全職媽媽不好做,這是我作為一個過來人的切身經歷。全職媽媽期間,因為自己沒收入,很可能會被老公嫌棄,自我價值感降低;此外離開職場,少了同事們的互相扶持和共同努力,會有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再加上年齡增大,賦閒在家幾年後職場價值降低,會給人深深的焦慮。
畢竟,脫離職場、年齡又大還需要帶娃的寶媽,跟充滿活力、能加班能熬夜的職場新人相比,哪個更有潛力,用人單位一比較便知。
也正是基於此,我傾向於寶媽生娃後,繼續回職場打拼。哪怕自己收入的大部分要給保姆,哪怕要忍受婆婆同住一屋簷下的不便,哪怕要吃職場上的人事關係、加班熬夜之苦。因為,迴歸職場給女性帶來的價值,遠遠超乎你想象。
一是經濟獨立。經濟獨立帶來的好處不光是有錢,還會給你話語權。
曾經有位朋友在老家全職帶娃三年,她跟我說心情完全處在低谷。離職前她的工資比老公高一倍,在家擁有女王般待遇,但當了全職媽媽後,地位一降為女僕。
儘管老公嘴上承認她的價值,說“你不上班也沒事”“知道你帶娃也很辛苦”,但回到家後一旦看到飯沒及時做,客廳不整潔便會脫口而出“你在家一整天是幹什麼吃的!”紀念日她給老公送禮物,老公收到只回一句話“花的還不是我的錢”。這讓她無比沮喪。
沒有話語權不僅體現在老公的傲慢上,婆家甚至周圍人的輕視也是全職媽媽們的暗傷。人格再強大的寶媽,因為在家不工作,就不得不成為孩子養育的背鍋俠。養得好了,這不是做媽媽應該的嗎?養得不好,你都不上班不工作了,連這點事都做不好?
進入職場後,你的工作裁判是上司,是老闆,拼勁全力去做總還能得個較為公正的評價;而回家做全職媽媽,圍著你指指點點的就是公婆、鄰居和親戚,試問把評判權交給他們,你能忍嗎?
二是自我認同感。人是社群性動物,職場能給你帶來的不僅有金錢,還有同伴以及自我認同感
一位寶媽跟我說,她一開始也想做全職媽媽,產假結束之後任性地辭去工作,在家待了近一年。但這一年裡,她的自我認同感降到最低。
因為整日裡就只能圍著寶寶的屎尿屁打轉,這讓她十分崩潰,雖然寶寶的微笑和牙牙學語能給她帶來短暫的快樂,但當她趁娃睡著後忙裡偷閒照個鏡子,看著蓬頭垢面、有著黑眼圈一臉黯淡的自己,她知道,其實自己是不開心的,因為她的價值感不在這裡。
於是,等孩子一歲半時,她選擇重回職場,那種感覺真是如魚得水,非常快樂。
多數全職媽媽會發現,自己在家慢慢和社會脫離了聯絡,這讓她們非常焦慮。人是社群性動物,只有迴歸集體才能有歸屬感。但國內並沒有全職媽媽聯盟之類的集體組織,全職媽媽們只有三五成群地聚在小區裡嘮嘮家常,還可能收穫一堆吐槽洩憤類的負面情緒。時間長了,自然失去神采。而職場,則是你精神的加油站,是獲得自我認同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