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19綠河
大半年沒有關注過熱搜的我,突然間在網上看了很多。
大抵是因為離自己太近了,所以又我一次產生了所謂的害怕情緒。
上一次近距離接觸猝死,是在北京,在和我相差一站的地鐵站,在一個普通的上班的早晨,有人暈倒,搶救無效死亡。
那天晚上正在加班的我看到新聞心猛的一顫。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的作息有很嚴重的問題,我應當控制自己熬夜,要儘可能地早回家,要在回家後快速休息,而不是做我想要的白日夢,去花費休息時間編輯影片或者娛樂。
我非常努力的把心中的夢放到了週六週日,可是我發現睡前我一定要玩一個小時的手機,這和我到家是11點還是12點無關,睡前玩手機只是我壓住無止盡的焦慮的一種方式。
那段時間其實自己過得有點糟糕,工作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失誤。
就非常簡單的排版定時,可是我每週都能犯不同的錯誤,我非常確信不是要發的多(我手裡每週五排版採集大概80條推文),而是我缺乏一種“規避風險(錯誤)”的能力。
那個月我學到的是:不是熟練就不會犯錯,也不是足夠細心就一定沒有失誤。當你能夠預料到風險的時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事實證明網際網路很神奇,很多能力它一個月甚至一週就可以給你,那可能是你在其它地方花半年才能夠得到的東西。
這相應的代價當然就是996,007,997,無法預料的下班時間......
我沒工作之前有問過大神:“你為什麼一定要進網際網路大廠呀?”
他說:“沒有理由,只是簡單地想給自己一個高度,一個終點和新的起點,我明白大廠壓力大頭會禿,但它是我來這裡的夢吧。”
後來大神和朋友吃火鍋的時候被叫回去改bug,有一個月30天上班30天加班30天連軸轉......
如今他的夢是高額的房價,所以他依然修著bug,加著班,掉著頭髮。
他說他希望:“我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下一代一個不那麼低的起點。”
時代在給每一個人夢想的同時,會給這場夢壓上很重很重的石頭。
大神說的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也許小縣城會不一樣,可是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加了這些個班,是為輸嘛?”
很現實,誰輸的起呢,英雄夢想和疲憊生活之間差的無非就是碎銀千萬兩。
再美好的夢,沒有錢可能真的什麼都不是,這才叫社會嘛。
為了小小地研究一下996,我深挖了這背後的詞。
#社畜#
#程式猿,運營狗......
#打工人#
#乾飯人#
#職場PUA#
#裸辭#
#副業時代#
這些詞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說出了大部分年輕的職場人的心聲。
什麼是社畜呢,它和程式猿差不多,後者只是加了職業,它的意思是員工被老闆當作畜生一樣壓榨。
某多事件出現之後,我和朋友聊起,我說:“我想成為的領導,是我一定不讓我的員工加班。”
他非常堅決地否定了我,他說:“如果你是在996這樣的公司,你是一個領導了,你相信我你不會的,你一定會讓他加班甚至通宵,這是社會的規律,要不然不出一個月你就被會淘汰,你的責任是讓工作更好地迭代和運作,你的任務是給他更多的任務,而不是考慮他能不能在下班前做完,你的指標也不是員工加不加班。而且你也要考慮人的惰性,你有一次就有一百次,你怎麼服眾啊。”
我聽完他的話,一度陷入自我懷疑,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職場無溫柔,在職場要兇一點。
打工人和乾飯人大概是近期火起來的,打工這個詞有點自嘲的感覺,但我覺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抗被壓榨的方式。
網上有個小段子
問:舊社會在地裡幹活拿大缸喝水的農民和在寫字樓拿著咖啡的年輕人有何不同?
答:至少農民天黑之前能回家。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段子,它有沒有bug不重要,這種表達方式會讓人很快樂。
在當下這個時代做個快樂的人有點難,但年輕人總不能加著班抱著怨扣著錢還默默無聞一直憋著。
有的人半夜11點接到領導打來電話被罵了;有的人不得不24小時開機隨時等待工作擾亂生活;有人在生日加班明明上了計程車還是被叫回去繼續工作......
找找快樂的理由,這樣一切才能夠順順利利。
這裡面還有一個真理,叫“早成功”,18歲成名和38歲成名是不一樣的,資本不一樣,代價也不一樣。
這是一個著急的時代。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早成功”也是時代的壓力。
現在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就一定要學早教,要培養興趣,要上各種補習班,網課。
更何況一些著急的大城市呢:房價漲的速度是存錢速度的幾十倍;地鐵站人們在奔跑,晚上大家在著急趕車,打工人們著急上班,著急回家。
前段時間和閨蜜聊天,她用的手機是iPhone6,但是已經出12了,她感嘆時間真快,手機行業的淘汰率和更新率也太高了。
我說:“真希望在這個著急的時代裡我們可以過幾天慢生活。”
職場PUA是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詞。
職場很像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大魚吃小魚的遊戲。
遊戲裡小魚如何能夠變成大魚呢?不被比自己大的魚吃,一直吃比自己小的魚。
就這樣自己就會越來越大。
所以說在職場遇到伯樂是很幸運的。
下一個詞語是我很喜歡的裸辭,並不是我會裸辭,也不是我建議大家裸辭,相反我不會也不建議。
我只是認為這個社會需要這個詞,老闆們應該給年輕人更多地可能性。
員工和資本家在階級面前是不平等的,但尊重是相互的,社會應當給年輕人更多地尊重,因為沒有這群人,公司不是公司,產品不是產品,當下不是當下。
最後一個詞:副業時代
它地意思是在高消費水平之下打工人打一份工是不夠的。
它在我這裡指,打工就是打工,哪怕是喜歡的職業也是打工,它和做喜歡地事是兩碼事。
工作的本質是勞動,並非奮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自己打工是不記得失的,給老闆打工是需要一分一分計算的。
我畢業後沒有做自由職業,我是想著自己資本不夠,那就先來社會多歷練歷練。
我現在的目標也是不會去做自由職業,30歲之前,我的規劃是在職場一路升級打怪。
工作的感覺和自由職業的感覺差別很大,大到一個是江湖一個是校園。
它目前是我的一個小小世界,偶爾寫點喜歡的東西,拍拍vlog,累了就歇一歇(之前寫過好幾篇1235的文章,比如溫暖地事,比如小小的flag,有一點偷懶,它們是我在坐地鐵的時候寫的,用碎片時間寫得很快),有廣告的話,就獎勵一下努力的自己,吃頓好的叭。
我如今是肯定我的工作的,儘管有時候有點累,但我剛畢業拿到的工資和我的累是可以畫等號的。
我小時候不懂什麼是成年人的責任,那個時候管爸爸要零花錢,要學費,根本不會考慮錢究竟好不好賺。
後來能夠月收入快過萬的時候,發現別人很羨慕,可是她也不會考慮,這背後是什麼樣的辛苦。
辛苦是這一代人生活的底色。
我選擇這個底色我心底知道這是的,只要這份工是等價的,是願意的,是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就可以。
提到996,太多人反感和無奈了。
可是基於這些情感之上的批判之後呢?
事情會過去,生活會繼續,996依然會在我們的生命裡迴圈一年又一年。
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能在哪裡規避風險?我們能獲得什麼樣的進步?
比如工作多,那可以不可以換一份少一點的,或者儘可能地將工作前置,大部分工作是按周重複的,可以拿出週六的一點點時間去前置它。
比如熬夜,可以少追劇,少打遊戲,多看兩頁書,早點睡。
網際網路促進了經歷的發展,但也消耗著更多年輕人的健康和青春。
就像手機它使科技進步,生活方便,但是它讓更多的人用眼疲勞,近視加深。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工作也是如此。
我上班半年多,加班差不多150天左右,前兩天滴滴給我發了一個報告,它幫我計算上一年我加班的天數,可能是按晚上10點計算的叭。
滴滴給我的標籤是城市夜貓。
我不喜歡這個詞,我有反思我去年的問題,今年我會努力讓這個標籤不是這樣,我會好好地照顧自己,我想資本可以壓榨我,但我一定不讓自己壓榨自己。
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都能少吃幾頓泡麵,少加班,少熬夜,偶爾工作量大的時候,給自己一個視窗,給自己一個前置的機會。
我是綠河,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