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各位好,今天我們繼續講張勇創辦海底撈的創業路,熟悉創投的人都知道。企業做到一定階段就會遇到瓶頸,我其實能理解張勇,一個做大事的人,是要在某些方面殺伐決斷的,就拿海底撈的股權結構來說,4個人每人25%,這是一個最最最糟糕的股權結構,沒有之一。因為這就意味著,以後你只能商量著來,不可能有主要負責人,甚至最後你投票決定都沒用,兩對夫妻,各佔50%,這必然成為後來海底撈的最大掣肘。如果要想做大,就必須當斷則斷。必須要有大股東出現,也必須有大股東成為經理人。而既然張勇在這裡面說了算,那麼自然他也就成為了唯一的人選。所以並不是因為利益糾葛,只是因為經營理念。

張勇在早期創業海底撈的時候,也是在口味上下過功夫的,看了很多書,做了很多實驗,但他最後發現口味這個東西不是很靠譜。所謂眾口難調,你知道他喜歡什麼?而且麻辣火鍋,最後其實就是麻辣,沒什麼其他的味道了。所以他覺得要想勝出,就得在軟體上下功夫,比如裝修和服務上。這招一出果然靈驗,海底撈開始憑藉巨大的服務優勢,拉開與對手的差距。既然嚐到了甜頭,那就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做到極致,用海底撈的話說,要把服務做到變態,這就變成了他的名片,變成了他的核心競爭力。

人都是很奇怪的動物,如果你對他獻殷勤,反而會激發他的防禦心裡,認為你不懷好意。只有在你無意識的獻殷勤的時候,他才會認為是好意。所以張勇就覺得這種殷勤必須來自於服務員層面的主動行為,而不能是由店裡做出的。否則會讓顧客感覺不舒服。張勇這個人的性格是脾氣暴躁的。甚至不講情面,這點從他清除施永巨集就能看出。他時常是翻臉比翻書還快。有一次他跟員工吃飯,本來有說有笑。結果一個員工有一口飯不小心調到了地上,然後這個員工竟然無動於衷,張勇忍不了了,過去把掉在地上的飯撿起來,還自己吃了。然後一把把那個員工沒吃完的飯給抄走了。

還有一次,高管郊遊,那個副總楊小麗看到路邊的花很好看摘了一朵,結果張勇又翻臉了,一點面子都不給。這地長朵花容易嗎?你這人素質怎麼這麼低?一下就把這位唯一的副總給罵哭了。弄得大家的旅途都很不高興。張勇罵楊小麗罵的太多了,但他也有恃無恐,因為楊小麗比較好哄,只要他就覺得罵的有點過了,就給楊小麗買一箱冰淇淋,跟哄孩子似的。問題就解決了。

一些幹部也反應問題,說張勇這種罵人的方式他們很受不了,經常當著員工批評我們,這讓我們還怎麼樹立威信。有時候感覺很是委屈。但似乎他這狗脾氣改不了,底下人也是無可奈何。他們說我們的優點就是願意捱罵,缺點是不會辯解。因為海底撈有一個深層次的文化,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罵你說明重視你,罵你你才能進步,說白了這還是作坊式的師傅帶徒弟的工作方式有關。還是嚴師出高徒那一套。所以這東西只能是出精品,卻不能大規模複製人才。

張勇覺得自己雖然脾氣大,但還是善良的。他也能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比如管採購的楊濱,當時家裡比較困難,自己的生意不好,因為跟張勇是朋友,所以主動要求加入海底撈,張勇二話不說就同意了。2002年張勇還在縣城給他買了房子。楊濱說,你如果沒有接受過這些恩惠,你是體會不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負擔。所以他真的把海底撈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並信誓旦旦保證,他手下的採購,百分百忠誠可靠。而實際上張勇也對得起這些採購,他們普通採購的收入基本上都趕上店長了。一個農村孩子,幹到這個份上不容易,如果貪汙的話,確實風險和成本都太大了。

這本書的最後,作者還把海底撈的經驗擴散到各行各業,各色人等,比如在IT行業,大家就若有所思,之前那種調查問卷的方式,其實得到的滿意度以及使用者需求往往並不真實,而海底撈這種主觀上的判斷需求和主動的服務反饋,要比調查問卷的結果精確許多。所以有的時候,你要盯住的是客戶的行為,而不是他隨便在紙上畫出的幾個對勾。這個啟發對於很多IT產品經理也很有啟發。你的產品是不是解決了使用者痛點,不是取決於你的設想和使用者滿意度調查,而是他的使用頻率,你吹的再牛逼,他就是不用你的產品也沒個卵用。

另外,海底撈的一線服務員人人都能創新,很多發明創造都是一線員工提供的。而在IT 公司,這些產品經理這些程式設計師,有沒有這個主動的思維能力,值得思考。是差不多就行了,還是主動的替使用者解決問題,說白了你自己是不是你產品的使用者?很多產品開發出來,連開發人員自己都不用,這就有點太扯了。所以,當一個開發人員,具備了海底撈這種主動服務的精神,擁有了許可權,主動開始思考的時候,你的產品也就不可能差到哪去?但問題是,現在有多少公司,有這種機制呢?大多數都是老闆想做,所以才推動,而有多少公司是員工想做老闆支援的呢?張小龍的微信是一個,這是他主動跟馬化騰要求,說我做做試試看。其他公司還有嗎?這是創新的土壤,有這個土壤,不一定就能創新成功,但沒這個土壤,創新一定不會成功。

所以,綜合來看,海底撈告訴我們的故事,其實歸納起來就四個字,主動工作,然後圍繞主動工作,展開了探討。如何讓員工主動工作,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顯然海底撈的探索是成功的, 積極性跟願景、許可權和心情有關,下一個邏輯就是如何保護他的積極性,而降低權力濫用的風險,這個就需要引入監督,而監督的人必須要做到更加專業,道德上也必須更加安全可靠才行。

所以現在有一種哲學,創新是玩出來的,創新就是浪費出來的。比如Facebook的實驗室,從來都是開放的,想做實驗的隨時可以用,而他們的員工也是自由散漫的,甚至沒有任何生活負擔的。為什麼這麼寬鬆,就是要讓大家愉快的玩耍,只有玩的開森了,才會迸發不一樣的想法。而精神壓抑是不可能有心情創新的。90年代全球都在學日本式管理,但2000年之後,日本式管理完敗給美國式創新,你把人限制的太死,看似得到了績效,但卻失去了未來。牛逼的業務一定是高附加值的,高利潤的,別人無法模仿的,可以任性漲價的。而不是成本最低的,品質最好的。物美價廉這個事,已經隨著諾基亞被蘋果打死,而徹底煙消雲散了。

解放一個企業的生產力,就要先從解放企業勞動者的創造力開始。但始終別忘了,這本書的書名叫做海底撈你學不會,我們講了這麼多海底撈的內幕,以及做法。但仔細想想,這個跟麥當勞還真是截然不同,麥當勞的連鎖靠的是統一的標準化,而海底撈則靠的是人治,更強調的是主觀能動性,如果你培養不出一個帥才,還就真的開不了這個店。

所以,這就是這本書的初衷,純科學的東西,你是可以複製的,可以學習的。但科學加上藝術,或者乾脆偏向了藝術,那麼更重要的就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而悟道了,恐怕並不是簡單學習就能達到的。而海底撈的管理和文化,都是建立在這種人帶人的藝術之上,這也是他的門檻所在。你要完全複製他,你首先得成為張勇才行,你成為了張勇,才會有楊小麗,才會有袁華強和林憶這些骨幹。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大家學習複製就不必了,多想想我們書中提到的道理,琢麼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儘快悟道才是當務之急,而如果去盲目複製抄襲海底撈的經驗,很可能會東施效顰。

這就是海底撈的故事,不知道您領悟了多少,最後我們用彼得德魯克對於管理的理解結尾,他說管理就是實踐的藝術,什麼叫實踐的藝術,就是行動永遠在知識前面,管理是幹出來的,管理不是可以簡單複製的。感謝大家支援,明天我們開始新的學習。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新個稅起徵點為5000元,8000元工資要扣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