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大家分享張小桃的書《你是孩子的光》,書中給出了孩子教育和親密關係中適用的成長理念,幫助職場媽媽覺察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我,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本書一共有六個章節,每個章節我將用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今天我來分享本書的第二章。
01用果斷三角邁出第一步
田甜在有了孩子,就在家做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田甜就有想法想要重新迴歸職場。有了這個想法顧慮太多,一晃半年過去了田甜還是沒有做出決定。總覺得哪裡不對,總是擔心錯過孩子的成長,同時也不甘心自己就這樣一直做全職媽媽。
這時,作者給了田甜一些建議:
邁不出那一步時,用上第一個實用工具:果斷三角,包括能做到、會做到、想做到。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寫的績效目標制定方法,提出目標要符合SMART原則。
第二個實用工具:SMART原則
1. 績效指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績效指標是要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Relevant)
5. 績效指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於是就有了用SMART原則制定一個目標,再用果斷三角的行動指南。最終田甜也如願,在兩個月以後,收到心儀公司的OFFER,離家不遠,對薪酬也非常滿意。
任何只學不用的原則都是耍流氓,現在請用SMART原則制定一個目標,再用果斷三角讓自己行動起來。
02實現目標過程中有偏離怎麼辦?四葉草來幫忙
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一家人就圍著這位全家最高領導忙得團團轉,作者寫道,石頭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不用你教我怎麼當爹”。作者一直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矛盾——如果石頭爹不改變態度,那麼作者也就不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
直到有一天,石頭爹又開始對著石頭怒吼,作者終於忍無可忍,把壓抑已久的很多不滿一次性發洩出來,到最後心平氣和的跟石頭爹溫柔的說話,石頭爹也做出願意改變的決心。
那天晚上,第三個實用工具來幫忙了——家庭協作四葉草
01什麼是共識:
真正的共識應該是給予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坦誠。多用“我們”,而不是“我”。
作者一家達成共識——給孩子一個有愛、有安全感的家。
02拿出白紙,寫出引發衝突的場景、相互不滿意的問題都列出來,總結出來一共有兩大障礙——看見自己不喜歡的就批評,情緒炸彈多。
石頭爹和作者內心認可了:和諧相處比個人喜好更加重要,接納比正確更加重要,權威不是來自高壓,而是來自認同。
03為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
辦法一:把“情緒炸彈”扔到“無人區”。
在房間放一隻比較大的玩具熊,當發生衝突,感覺自己已經無法控制情緒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向玩具熊發洩。
辦法二:設定“情緒緩衝區”。
可以用一些語言讓對方知道我在生氣了。
石頭爹“石頭,爸爸跟你說”或者“我要生氣了”
石頭爹“媳婦兒,我跟你說” 或者“親愛的老婆,我跟你說”
辦法三:表揚與自我表揚的家庭會議。
每週開一次家庭會議,輪流主持,就這一週的表現,互相表揚對方做得好的地方,再提出對下一週的期許。
注意:禁止批評。如果覺得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直接說出期許即可,不能給負面情緒。
04建立共識,找對了原因,想出了辦法,問題就解決了嗎?
並沒有。
這一切還要落成紙質的公約,張貼在家裡醒目的位置。
到這裡,也許你已經發現,“家庭寫作四葉草”就是“果斷三角”的升級版。
建立共識——想做到
三個辦法——能做到
張貼家庭公約——會做到
“家庭協作四葉草”並不是化解家庭衝突的靈藥,它的作用更像是磨合家庭矛盾的潤滑劑,讓家人之間可以更好地接納彼此。
幾十年不同的人生把我們塑造成了各自的樣子,有稜角也有軟肋。磨合不是要讓我們去掉稜角,而是讓我們像齒輪一樣,我知道你這裡有一個角,我就在這裡變軟一點,出現一個凹槽;你知道我那裡有一根刺,你就在那裡變軟一點,出現一個凹槽。這樣才能使齒輪咬合好,處處都能卡得上,進而好好運轉下去。
變軟不是退讓和忍受,甚至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隻要能看見角和刺的存在,就足夠了。
很多時候,那個角、那根刺明明就在眼前,只是我們拒絕看見而已。
03果斷做決策——化繁為簡
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常常來自於猶豫和懷疑。如果是自己做出改變就能解決的煩惱,首選“果斷三角”,可是如果遇到比較複雜的決策,就得換一種方式了。
第四種實用工具:大事必用“決策評分表”
朋友燕子買房參考的決策評分表:
小事可選“甜蜜決策區”
股神巴菲特的辦公室裡,貼著一張美國棒球手的海報:
他就是對巴菲特投資理念影響極大的一個人——波士頓紅襪隊的擊球手:泰德,被稱為“史上最佳擊球手”。
其實,在棒球運動員中,有兩類擊球手。
一類是什麼球都打,每次擊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壘打。
另一類人則是聰明的擊打者,他們只打高機率的球。
世界排名前十的擊球手,都是後面這類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這類人中的高手。
泰德有一個鮮明的觀點:不要每個球都打,而是隻打那些處在“甜蜜區”的球。
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小區域,每個區域只有一個棒球大小,只有當球進入理想區域時 ,才揮棒擊打,這樣才能保持最高的擊打率。否則如果去擊打處於邊緣位置的球,擊打率會非常低。
所以,在比賽當中,對於非核心區的球,即使嗖嗖從身邊飛過,泰德也絕不揮棒。
這種策略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比賽中卻非常難操作,特別是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幾萬名觀眾繃緊了神經,用期待的眼睛看著你,當球飛過來的時候,如果不打,就將迎來全場的噓聲。這時,堅持“只打高價值的球”就需要極強大的定力和冷靜的內心。
怎麼設定“甜蜜決策區”?
三步走:
01確定自己最關心的一點是什麼
02找到自己最認可的評價標準
03確定處理的方法
帶孩子逛超市,又不想給孩子買零食,怎麼設定這隻甜蜜決策區呢?
作者與兒子孩子商量之後,設定的“甜蜜決策區”是“只能買一種零食”,讓孩子自己在想吃的零食之間做出選擇,作者的“揮杆姿勢”就是“給一種零食結賬”。
那麼,“甜蜜決策區”是定好之後就萬事大吉了嗎?
當然不會。即便是泰德,也需要嘗試很多次才能找到最佳區域。只要你試過一次,就知道哪裡需要調整、要改進,“甜蜜決策區”自然也會更加“甜蜜”。
04養育的終極目標:培養獨立的孩子
樊勝美和蘇明玉都是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但是兩個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樊勝美對自己認知不足,也沒有對自己負責的勇氣。相反蘇明玉就是獨立女性的代表,坦然面對世界,可以準確地認識自我,果斷作出決定,並且願意承擔一切後果。蘇明玉有自己的追求,有獨立的判斷,也有支撐判斷和追求的能力。
對於孩子來講,獨立分為三步走:
01最先獨立的是行為獨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2行為獨立以後,才會有能力上的獨立和判斷上的獨立,就是知道什麼樣的事情能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
03有了上面兩個基礎,才會有各人追求上的獨立,就是知道應該做什麼。
作為媽媽想要孩子學會獨立,也不是那麼複雜,最最基礎的一點——放手。
注意:放手不是完全不管,而是在劃定一個安全區域之後,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識別,去理解,去承擔後果。
陪寫作業,父母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孩子作業的正確率和寫作業的速度,而是要教會孩子學習方法,再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練習。
孩子玩沙子,大多數孩子都是喜歡玩沙子的,沙子可以說是世界上孩子們最喜歡的的玩具了。微辣安全起見,可以跟孩子約法:不能拋灑沙子。就算衣服弄髒了也好過渾身乾乾淨淨,沒有快樂的孩子吧。
孩子吃飯,沒有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只有放不了手的父母。
實踐一直是學習的最佳方式。
有一種山鷹,它們教小鷹學習飛翔的方式很特別,針織有些殘忍——在懸崖邊,一個接一個地把小鷹推下去,飛起來則存活,飛不起來就摔死。
這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放手,但是不得不說,在動物界,實戰就是最高效的篩選和磨練。
怎麼放手?怎麼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呢?給多大的空間呢?這個邊界怎麼確定呢?
第五個實用工具——GSR法則
在孩子完成事情的過程中,家長不需要過多地參與,只需要做好三件事就可以:
01提醒孩子計劃做什麼
02和孩子共同確定完成質量
03發獎勵,或者給懲罰
如果孩子請求幫助,媽媽可以給一些支援,但是萬萬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變成全部由媽媽來完成,那樣就偏離了初衷。
善於做決斷的媽媽知道育兒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並不是裁判,也不是老師,而是和孩子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
05養育的選擇,如何給孩子選擇優質線上課程
最基礎的門檻:主題清晰、講師可信、內容準確
在孩子開發智力的階段,應該讓他們儘可能接觸到美好的、純淨的知識,這樣才可以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讓他們擁有辨別好壞的能力。
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