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眾所周知,電商行業在疫情期間可謂是逆勢上揚,但作為母嬰垂直類電商的貝貝集團卻是個例外。 近日,有訊息稱,貝貝集團受疫情影響,在3月27日起進行了大面積裁員,人數近200,佔集團比例近20%,涉及旗下貝貝網、貝店、貝倉等多個業務板塊。

裁員高達20%?

針對此次裁員風波, 貝貝集團釋出官方宣告表示確有此事, 但僅承認裁員50人,佔集團員工比例5%。並且公司已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對涉及員工進行溝通及N+1的經濟補償。

據上述被裁員工稱,她屬於三期員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也已告知公司自己的個人情況。在裁員時HR給了她三個選擇且 僅有10分鐘考慮時間 :1.留在原崗位 承擔未裁人前就超負荷的工作量; 2.選擇離家近,但 六休一且早10晚10的崗位; 3.拿著N+1的經濟補償離職。

不難看出,前兩個崗位不論是工作時間、時長或是工作量都違背了三期員工的規定,甚至超過了正常員工的工作負荷。是以, 在緊迫的選擇時間裡,該員工只能被迫選擇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貝貝網才剛剛宣佈完成8.6億元的第五輪融資,可不過一年時間,就因經不住疫情衝擊而大幅裁員,這也不禁令人疑惑有 著鉅額資金傍身的貝貝集團抗風險能力是否過低,亦或是資金鍊存在隱患?

由此事可見,貝貝網也並非表面那樣風光。事實上, 近兩年來,貝貝網因資訊洩露、無視消費者投訴等諸多問題遭到外界質疑。

近日,在網經社釋出的2019年度消費投訴資料顯示,貝貝集團旗下的貝店獲“謹慎下單”評級。而在 2020年Q1中,貝店獲得“不建議下單”評級。

貝貝網的跌拓起伏並不是一家所為,縱觀整個母嬰垂直類電商行業,似乎都不盡如人意。其中被譽為“ 母嬰社群第一股 ”的寶寶樹,僅上市一年多,就頻頻傳出創始人出走、原業務團隊幾乎大換血、大面積裁員佔總人數30%、股權變更等負面新聞,導致股價大跌,市值不足15億港元。

隨著寶寶樹核心團隊相繼離職,復星集團取代王懷南成為寶寶樹的實際控制人,復星系管理者陸續上位,至此從股權到運營管理,寶寶樹已經淪為資本的傀儡。

在此之下,作為寶寶樹的股東之一寧波招銀首信投資合夥企業為保自己財產不受損,於2019年10月向上海仲裁委員會申請 查封、凍結王懷南的5226.55萬元財產,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並開始執行。

擁有著大量的活躍使用者和多個明星股東加持的寶寶樹,在經歷諸多動盪之後,已經從頭頂光環資本寵兒變為了一家“落魄公司”。繼寶寶樹之後,貝貝網又陷“裁員風波”,讓人不禁感嘆,母嬰電商的熱潮是否是一場泡沫?

“內憂外患”擠壓母嬰電商流量

事實上,對於看起來整個市場都在蓬勃發展的母嬰垂直電商,卻存在有諸多的壁壘。首先需要直面的就是激烈市場競爭,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20年中國母嬰電商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6萬億。在這其中較為知名的母嬰垂直類電商平臺就包括母嬰之家、蜜芽、辣媽幫、寶寶知道等。

然而,這些電商平臺也都在自謀出路,譬如蜜芽不再侷限於母嬰品類,如將眼光放於家庭消費生態,先後推出了高階護膚品牌法蔓籣、健康輔食沛多力、天然食物品牌優培農場、星級彩妝品牌出羽之光等充盈平臺商業模式。在此之下, 仍然拘於行業品類的母嬰電商平臺就形如雞肋,難以實現擴增。使用者流量運營成本已經苦不堪言,商家投訴更是此起彼伏,讓平臺硬傷加碼。

其次, 除了要面對母嬰垂直類電商選手,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網易考拉等綜合類巨頭電商的兩面夾擊更讓垂直電商苦不堪言。 據相關資料顯示,與龐大的母嬰電商行業規模相比,垂直母嬰電商平臺的營收規模連1%都不足。

除此之外, 抖音、快手等短視訊、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分割著母嬰垂直電商平臺的流量,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由此看來,在看似龐大的母嬰市場中,母嬰垂直電商平臺想要突出重圍,衝破多方勢力的擠壓,基本是難上加難。 有業內專家表示:垂直電商平臺的終極末路就是要麼被併購,要麼被淘汰,否則別無出路。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歐陽娜娜入職阿里,首周工作成績讓人傻眼,百萬年薪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