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記憶的天空。
過完春節假期,銀行的同業們又要開始新的拼殺了,“開門紅”的業績要求就擺在那裡,一上班就得面對。
由於我是銀行後臺工作人員,業績壓力沒有一線那麼大,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銀行人的(當然也肯定是現在職場人的普遍現象)兩類突出問題:“無意義感”和“情緒乾涸”。
眾所周知,銀行業的壓力特別大,所以情緒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人的情緒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應對壓力。在銀行職場裡,無論是突然碰到緊急任務、工作上遇到挫折,還是被同事不公平對待,這些都十分十分常見。外界的壓力都需要銀行打工人調動情緒去應對和處理。
我自己覺得情緒其實是一個有限的資源,就像一個小水池,每應對一件煩心事,你都要從中舀一些水出來。每當上級各種任務壓下來,特別是壓力非常巨大的時候,這些情況往往是長期存在的。你就會不停地舀水,可又始終得不到喘息和補充,最終,水池裡的水就會被舀幹,情緒用光了,你也就陷入了情緒乾涸。
在銀行裡面非常普遍的是,上級突然間會給了你一個工作量特別大的任務,或者有個有背景的同事(或領導)和你“不對付”,總是話對你挑刺。這些情況無論你怎麼做心理建設,就是沒法應對。長期下來,你的情緒就會慢慢乾涸。情緒乾涸之後,就像現在在銀行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會進入一種麻木和僵硬的狀態,就好像是冷凍住了一樣,失去了活力和創造力,對待工作也會被動地、機械地應付。
當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情緒乾涸的時候,那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從情緒乾涸的狀態之下出來呢?其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遠離壓力源一段時間,讓情緒的“池子”休養生息,獲得補充(自然產生一種換工作的心態,會天天關注其他的工作機會)。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發展更加靈活、有彈性的心智。壓力雖然還在,但你能處理得更好了,也就避免了情緒乾涸。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也只能給出一點建議了。
第一是製造一個能讓情緒資源自動恢復的心理壁龕。
就是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一個特定的地方(我會躲在會議室裡面),某個佈置得很舒服的角落。安靜下來,讀一點書,聽些音樂,或者做一做冥想。讓每天都有一段時間,哪怕只有15分鐘,是完全屬於你自己的,由你自己做主。只要身處這個“心理壁龕”中,你的情緒資源就會得到補充。
第二條是建立更廣泛的人際網路支援系統。(我自己也在努力)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工作以外,你都需要尋找一些夥伴,認識一些朋友,聊聊工作和愛好,說些能交心的話題。這樣一個人際網路支援系統有什麼好處呢?一方面,是你能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工作之外,還有更多的價值,避免“去人格化”傾向的出現。另一方面,當你碰到挫折的時候,他們會給你安慰和鼓勵,變成一張心理上的安全網,把你給托起來,不讓你掉下去。
第三條是要經常想如果我控制不了的,就愛誰誰。
為什麼工作總會帶給人很大壓力呢?一部分原因就是工作中有很多事我們掌控不了,而我們的腦袋裡老是要去想著這些事,這種時候人是最消耗情緒的。當你能時刻分清什麼是你能控制的,不想那些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專心把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那你對工作就會多一份掌控感。
第四條是把眼前的工作納入你自我發展的長期規劃中。
銀行工作中最糟糕的心態,就是認為工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老闆讓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的心態,會讓你把銀行和自己當成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關係,而這個時候,你的情緒資源會消耗得非常快。但是,如果你能把這份工作看作是你主動選擇要走的一段路,專注於從中獲得的成長,那你就能從壓力中看到意義。